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客家地区多山的地理特点决定了客家民系经济上以农业生产为主,牛在客家地区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方言中以“牛”形成的词语很多。其中体现出来的对牛的认知,有的具有普遍性,有的具有地方性。粤语也有较多的“牛”类词语,但比客家话少很多,而且并未鲜明反映出人们对牛的特征和生活习性等的熟悉程度,这说明广府地区,牛的重要性远远不如粤东粤中客家地区。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广府地区的农业生产较客家地区弱(耕田者较少)。  相似文献   

2.
气象谚语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聚下来的宝贵经验,本文通过举例,将泰语气象谚语分为与气象相关、与农业生产相关、与人生哲理相关三类,并简要分析了影响泰语气象谚语的三个因素。  相似文献   

3.
客家方言是汉语方言的一个大区,它不但在分布和演变上有自己的特点,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客家人也提炼了大量的谚语,这些谚语凝聚了客家人的生活经验,反映了他们对社会人生的普遍观念,并且成为日常生活中的规范准则,被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当作祖宗遗训、主义般的教条传授下来。在客家地区,即使是目不识丁的老太太,也可以随口搬出“老古句说”(即谚曰)来指导自身的活动或教育后代,可以说,客家谚语将生活浓缩在语言中,反过来又作用于生活,规定、制约着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本文试从客家方言谚语的某些特点探讨客家人的家庭观和家庭制。 家庭是由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它是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家庭既是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生育单位,又是社会生活中的基本经济单位,也是传统伦理规范的执行单位,同时还是灌输传统伦理道德和传授生产技能及生活本领的教育场所。客家社会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承传下来的,它的家庭具有中国传统家庭的共同性。但是,由于客家又是在离乱的迁徙和长期的艰苦生活中生存发展下来的特殊群体,所以,它除特别顽固地保留了传统社会的家庭家族这一套传统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从古自今,农业谚语被广泛运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是广大劳动人民进行农事活动的指南针。中泰两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多年的农事活动积累下了丰富的农业谚语。本文通过对汉泰农业谚语的举例,比较中泰农业谚语意象、含义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作、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集体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客家饮食谚语是流传在客家地区的一种文化。本文从大量第一手饮食谚语资料来探讨客家精神的特质:生存忧患、务实敬业、勤劳持家、敬祖尊宗、乐天知命等。  相似文献   

6.
襄阳民间谚语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襄阳人民生产经验、生活智慧的总结。它是襄阳人民劳动生活的伙伴,知识教育和道德教化的素材,具有影响深广的实用价值;它蕴含着气象、医学、民俗学、人类文化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具有弥足珍贵的科学价值;它言简意赅,巧用修辞和方言,具有不可忽视的艺术价值。因此,襄阳民间谚语对襄阳乃至荆楚文明的溯源和传承具有多重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7.
英语谚语同汉语谚语一样,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通过千百年来的流传、使用和锤炼,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英语谚语的主要特点是:英语民族约定俗成、反映人民生活和斗争;有持久的生命力、广泛的通俗性、生动的口语性;隐含着真理、充满了智慧、冶炼出经验;语言洗练优美、教诲意义深刻,代表民族精神、体现国家文明。英语谚语中修辞手段的运用可谓独特而多样化,其思想内容非常广泛,丰富多彩,反映了英国人民生活和斗争的图景,可以说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生活百科全书”。但是,目前,学术界对英谚的修辞手段和思想内容方面的深入研究还较薄弱,本文在对英语谚语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拟对其特殊修辞手段和思想内容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哈萨克族在长期的草原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这些又反映在其语言的精华──谚语中,本文从哈萨克谚语的句式和辞格的运用两个方面论述谚语的修辞特点。  相似文献   

9.
指出日语谚语中,比喻修辞方法使用的频率很高,日语谚语带有浓厚的民族、区域、历史、文化色彩,在汉译的过程中,要兼顾或再现谚语本身的文化寓意和比喻修辞的特殊性。对使用比喻修辞的日本谚语汉译,应把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10.
关中方言话语叙述的核心是农业生产活动,农耕经济下的乡村生活是关中人修辞的文化语境。关中方言中的修辞表达积淀了秦人群体对民族历史与艰辛生活的沉重记忆,蕴涵着古朴凝重的民俗风情和丰富的民间智慧。关中人的思想性格、生活情趣、价值取向,以及关中地区悠久的文化传统都弥漫于关中人的修辞活动中。  相似文献   

11.
任宏 《现代语文》2006,(4):68-69
隐喻是谚语中最常用的修辞形式,而通过对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中的隐喻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二者在喻义和喻体使用上的共同、共通和相异之处,从而可以让我们了解两国在风土人情、生活哲理等方面的异同,感受东西方语言文字的不同魅力.  相似文献   

12.
古往今来,谚语在人们的言语活动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从语法的角度,还是从修辞的角度看谚语,其研究价值都让人欣喜不已。在现代汉语教学中,谚语往往也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钻研精神的制胜奇兵。  相似文献   

13.
藏族民间谚语反映了藏民的生活方式、历史背景、宗教信仰以及民族文化,是民间口头创作和文化遗产中的珍贵宝藏。在搜集大量藏族谚语的基础上,浅析藏族谚语的句式结构、韵律修辞、语言风格等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4.
杨理  何春晓 《考试周刊》2009,(19):26-26
谚语是民族历史语言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本文从谚语的句式、音韵、修辞、道德观念、宗教信仰、历史典故和生产生活经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汉英谚语无论在语言形式和内容上都反映了中西文化相似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5.
试论英语谚语中的重复与对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谚语是英语语言中的精华,重复与对称是英语谚语中的两种重要的修辞手段。本文通过对重复与对称这两种修辞手段在英语谚语中的表现形式、修辞功能以及美学价值的探讨,阐明了重复与对称在英语谚语中的作用和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16.
英语谚语的音韵、修辞特点与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谚语有着独特的语音形式和丰富的修辞色彩。在音韵方面 ,采用多种韵格如头韵、双韵、谐音等以增强声音效果。在修辞方面 ,为了表达的生动 ,采用常见的明喻、暗喻、重复、对语、轭式搭配等辞格。因此 ,英语谚语颇具音乐美与形式美。文章分析了谚语音韵、修辞特点 ,并探讨相应的翻译策略 ,旨在把谚语的涵义与韵味在翻译中尽可能地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客家谚语是客家人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总结而成的,内容极为丰富,是我们初步探索客家男女两性意识的重要窗口。文章从有关教育观念和婚恋婚俗的客家谚语中,探讨客家人因受重男轻女及传统社会风俗的影响,在对待男女两性的态度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修辞学、俗语学、民间文学等角度对汉英德语言中谚语的修辞与风格特点进行了对比。进一步揭示了各民族谚语为世世代代传播民族智慧、生活经验、朴素道德训诫等而共同遵守的艺术原则,从而印记了谚语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为所有文学之滥觞的论点。  相似文献   

19.
林小兰 《红领巾》2004,(2):42-45
英语谚语有着独特的语音形式和丰富的修辞色彩.在音韵方面,采用多种韵格如头韵、双韵、谐音等以增强声音效果.在修辞方面,为了表达的生动,采用常见的明喻、暗喻、重复、对语、轭式搭配等辞格.因此,英语谚语颇具音乐美与形式美.文章分析了谚语音韵、修辞特点,并探讨相应的翻译策略,旨在把谚语的涵义与韵味在翻译中尽可能地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客家传统体育及其文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运用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客家传统体育的表现形式及其文化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客家传统体育活动由于自身的文化特征,往往与客家的节日文化、宗教文化等文化形态相互结合在一起,在历史上对于改善和活跃客家人的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当今挖掘整理切合客家族群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对于推动客家地区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弘扬优秀民族体育文化,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