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单杠练习是人体围绕着单轴做支撑和悬垂交替进行的园周运动,它在克服重力(单杠上没有慢起倒立那样克服重力的动作)和摩擦力方面(属于转动摩擦)要比其他项目小得多,故单杠练习的绝对力量要求不高,是男子器械项目中最省力的一项.由于它是悬垂项目,因而对肩、髋关节的灵活性要求较高,并要求运动员具有高度的时间、空间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单杠动作还有幅度大、内容多变(包括各种换握、转体和腾越等长短半径相结合的动作)、动作惊险而优美等特点,并能培养运动员勇敢、顽强、果断等优良品质,所以单杠是男子竞技体操最有代表性的项目.  相似文献   

2.
单杠练习,特别是高级运动员的单杠练习,多半由回环动作组成.所以衡量一个运动员这一项的训练程度高或低,可以看他是否会用各种不同的做法和连接方法来完成基本的回环动作.我们在研究回环动作时运用了电影图片分析法,并且考虑到旋转运动的一般力学规律.这种力学规律决定着回环动作的技术,这基本上可归为下列两个方法:(1)运动员借助于身体各环节的相互位置的改变,在回环的前半部尽力增大旋转半径,在后半部则先缩小,然后再增大;(2)身体各环节相互位置的改变程度,决定着由身体的一个环节转移到另一个环节的动量,此外,这种改变是否适时,也决定着回环  相似文献   

3.
在单杠教学中,初学者对学习挂膝摆动动作,容易磨破膝弯处,因此有些畏惧。其原因是:初学单杠挂膝摆动动作,由于动作不协调,用力方法不对或者膝关节夹杠太紧,在练习摆动时,腘窝与杠子的摩擦太大,使腘窝处的皮肤磨红甚至拉破。所以学生不能坚持练习,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进程。为此,根据摩擦力对动作的影响,我从1978年开始教这一动作时,在单杠上装上一个塑料管,挂膝时,腘窝处挂在塑料管上,避免了腘窝直接与杠面摩擦,而是塑料管绕杠  相似文献   

4.
十五日晚间,教务处在中体操馆召开了技术革新现场会.会上,体操系党支部书记、副主任耿国辉同志介绍了该系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情况和经验.在这次技术革新运动中,体操系站到了最前列,一马当先高唱出了技术革新第一曲.目前,体操系师生已经提出了技术革新2000多项.他们在会上当场表演了"单杠流动式滑车保护带"、"单杠轴承保护带"、"单杠双挂膝下保护法"、"吊环滑牵保护带","双杠部分动作保护法"等五  相似文献   

5.
我国与国外优秀运动员单杠技术对比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资料分析以及数理分析,对第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单杠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动作难度、完成情况和动作编排进行统计、对比与研究,结合我国团体中参加单杠的运动员技术,分析找出与国外优秀运动员单杠技术的差距,并提出我国男子单杠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单杠后空翻三周下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杠后空翻三周下,是当前各种比赛中所采用的高难下法中腾空最高和空翻周数最多的动作.该动作要求运动员在离杠瞬间具备足够大的质心速度和对质心横轴的动量矩,而这些主要靠运动员在该动作的准备阶段,即离杠前的最后一个大回环中获得.因此,研究单杠后空翻三周下准备阶段的生物力学,对提高动作质量,发展新动作,充实生物力学和体操基础理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里约奥运会单杠决赛运动员成套难度动作进行统计.指出:当今世界体操单杠项目的竞争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单个难度动作以D、E组动作为基础,并向着F、G、H组等高难动作发展,特卡切夫、马尔凯洛夫、科瓦克斯等飞行类动作是成套难度动作构成的核心,中穿转体(阿德勒类)动作连接飞行动作是连接的首选,下法呈现出多样化特征;二连接动作仍然是主流,而"杠上+飞行+杠上"或"杠上+飞行+飞行"的三连接动作将成为连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1.前言本文选择单杠直角悬垂摆动屈伸上(下称单杠屈伸上)和双杠杠端跳起经屈体悬垂摆动屈伸上(下称双杠屈伸上)这两个普修教材中较难掌握的典型动作为实验内容,目的在于探索节奏强化教学的方法。上述两个动作均为三级运动员必修的动作,又是高一级运动员的基  相似文献   

9.
在体操等级中,三级是最具有普及意义的一个等级,它共有双杠、单杠、自由操和跳箱四个项目约29个动作.因此,自国家体委颁布了"男子体操等级运动员图解"及有关规定后,全国许多大中学校和各体育院系都相继开展了三级体操运动员的教学训练工作,一些大中城市还举办了专门的体训班及比赛.为了进一步推动群众性体操运动的开展,本文仅就男子三级体操运动员的教学和训练工作,从体操教学的反馈控制;男子三级大纲动作的序列;男子三级体操运动员的练习等三个方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采用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第42届体操世锦赛男子单项决赛为研究对象,从动作类型、动作难度等方面对动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自由体操国外运动员Ⅲ类动作的使用率高,而我国运动员则大量使用Ⅳ类动作,难度动作大幅提高;鞍马Ⅳ类动作的个数最多,Ⅲ类和Ⅳ类构成了鞍马成套动作的主体;吊环Ⅲ类和Ⅳ动作都远高于其他类型动作,构成了吊环动作的主体,我国运动员在规则利用方面走在了前列;跳马Ⅲ和Ⅳ构成了跳马动作的主要部分,我国运动员此类动作单一,在高难动作的使用上我国运动员远低于外国运动员;双杠Ⅰ、Ⅲ类动作占多数,动作的选择较为分散,呈多样化趋势;单杠Ⅱ类动作占优势地位,飞行动作是国外运动员的首选,而我国运动员"掏腿"类动作较多.  相似文献   

11.
向后大回环是单杠回环动作中最基本的运动技术之一.对于从事体操运动,并力争成为优秀运动员的人,它是一项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近年来,单杠运动的竞技水平不断提高,日本运动员塚原光男在慕尼黑奥运会上成功地完成了"月空翻"动作就是其中的一例.迄今为止,体育科研的中心议题是"体力",像田径、游泳、举重等受体力因素影响较大的运动项目,即是它的主要研究对象,至于与技术因素关系密切的器械体  相似文献   

12.
对中日两国运动员的形态、专项素质、技术以及训练方法,进行了比较.从形态上日本运动员的体重略重于中国运动员,而中国运动员的身高则略高于日本运动员.两国运动员在专项素质方面没有明显的区别.日本运动员跑的动作比较合理,在跑动时,髋和膝积极向前,身体重心前移的幅度比较大.中国运动员在跳远的空中动作比较合理.在力量训练方面,日本运动员采用大量的跳跃练习,但对练习的速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中国运动员现有的力量练习方法还有待改进.此外,中国运动员还应对跑的基本动作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3.
以参加北京奥运会、第41届、第42届体操世锦赛单杠决赛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当前单杠连接加分动作组合的特点和趋势做了全面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保证获得较高动作难度分和完成质量分的前提下,各国运动员正在大力发展连接加分动作组合;"扭臂握和后悬垂动作及背对杠完成的动作+飞行动作"占连接加分动作组合的71.43%;越杠非空翻类动作成主流飞行连接动作。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研究和比较我国优秀运动员尤雅男和罗马尼亚运动员蒂卡完成的“单杠直体前空翻转体360°再抓杠”的高难度E组动作,分析他们共同的技术特点和差异点.研究结果表明:该动作在杠水平部位两手同时撒手,直体前空翻转体360°后两手几乎同时抓杠,抓杠时身体位置也在杠水平部位,重心抛物线轨迹几乎垂直向上向下运动.为我国运动员发展和改进此动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04年苏州全国体操锦标赛上肖钦、滕海滨完成的单杠特卡切夫腾越动作技术的比较分析,找出了两名运动员在振浪、越杠、再握技术环节的优势与不足,为二人以及其他高水平体操运动员对此技术的掌握与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消防官兵引体向上练习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研究运用遥测肌电和录像同步解析法,对单杠引体向上正手宽握、正手中握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单杠引体向上动作主要锻炼的肌肉是:前臂的屈肌、背阔肌、胸大肌和肱二头肌。前臂屈肌群的力量,对于完成单杠引体向上动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手宽握动作对胸大肌和背阔肌的锻炼效果好于正手中握动作,正手中握动作对桡侧腕屈肌的锻炼效果好于正手宽握动作。  相似文献   

17.
梁富亮单杠团身后空翻一周半越杠再握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了我国优秀运动员完成的单杠团身后空翻一周半越杠再握动作的运动学规律与技术特点,对于进一步发展此类动作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抓举训练中提拉杠铃是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员提拉杠铃的技术动作、提铃能力和发力特征直接影响着运动成绩的好坏.在举重训练实践中教练员常常采用宽速拉、窄速拉、宽硬拉、窄硬拉等练习方法来提高运动员的提铃能力.因此,对8名优秀举重运动员在抓举训练中采用这四种练习方法的相关运动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速拉类练习动作中,宽速拉对抓举提铃能力的促进作用大于窄速拉.(2)在硬拉类练习动作中,宽硬拉对杠铃的提起幅度要好于窄硬拉,但在对杠铃的提拉速度上要小于窄硬拉.所以,深入了解这些练习方法与抓举提铃技术之间的关系,不仅能加深对这些练习方法的认识,还能为更合理的应用提拉类练习方法来提高运动员的成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魏栩  姚侠文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4):141-144+封三
为持续提高我国男子体操单杠实力,保持该项目在世界竞争格局的优势地位。通过录像分析、文献资料查阅、专家访谈以及数理统计与比较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伦敦奥运周期以来世界单杠的发展特点,论述了我国单杠取得突出成绩的成功经验以及面临的挑战。结论阐明:里约奥运周期,世界单杠技术更趋成熟。我国男队拥有的优势在新的奥运周期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发展与创新高难动作力度不够;缺少飞行动作串的连接加分且成套动作质量亟待提升。指出:针对运动员的个人擅长、能力等特征,加大对单个高难动作的挖掘力度,打通飞行动作直接连接瓶颈,在此基础上新老队员要注重对成套动作稳定性和高质量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20.
主要通过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揭示了我国优秀运动员肖钦和滕海滨完成的单杠并腿特卡切夫腾越的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为我国运动员发展和改进该类型动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对于提高我国单杠的技术水平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