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网络分析方法用于纳米科技领域科学合作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彩霞 《科研管理》2008,29(1):130-137
本文以SCI数据库收录的国际纳米科技领域论文作为数据来源,借助pajek技术,对1990-2004年15年间世界纳米科技领域科学合作的网络进行分析,着重对纳米科技领域科学家个人之间、国家地区之间以及学科领域之间科学合作网络的特征进行探索研究。揭示出纳米科技领域科学合作网络的集群与成果产出之间的相关特征。  相似文献   

2.
国内三种引文检索工具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996年5月中科院文献信息中心编辑的《中国科学引文索引》印刷版面世,不久推出光盘版.同年中信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和万方数据公司合作出版《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光盘.1997年1月由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制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读者见面,它是大规模的期刊全文数据库,引文检索是其功能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国际合作论文数据检索与挖掘,对纳米科技国际合作创新网络进行了系统分析,描绘了合作网络的总体特征,并利用基尼系数、核心边缘分布、中心性、聚类、数据可视化等方法分析了合作网络的结构和演进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在纳米国际科技合作网络中的地位愈加重要,正成为美国之外的另一极;法国和南非在网络中发挥了桥梁和中介作用;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纳米科技的重要性,着力通过国际合作推进本国纳米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ISI)的引文索引数据库中,检索科学合作领域研究相关的文献数据,通过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绘制该领域国家合作-主题词混合网络知识图谱,对国际科学合作领域的国家合作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当前国际科学合作领域研究的国家地域分布,探测科学合作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布局;分析中国科学合作领域研究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问题以及中国在世界科学合作领域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索全球纳米科技论文前三强机构的三螺旋创新网络,对促进我国纳米科技的发展和纳米科技成果的转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选择了全球纳米科技论文产出的前三强机构,中国科学院、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美国能源部,运用Cite Space和VOSviewer等信息可视化软件,探测了全球纳米科技前三强机构的三螺旋创新网络和这三个机构的高产合作机构,以及其中产业参与的子网络。分析结果揭示了前三强机构纳米科技三螺旋创新网络的共性与差异。美国国家实验室引领美国纳米科技发展的实践、法国更多高产机构参与纳米科技创新发展的实践,对我国纳米科技的三螺旋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6.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词频分析方法,以SCI、SSCI和A&HCI3个世界权威数据库作为数据统计源,检索到5595篇有关科学合作的文献,借助wordsmith tool词频分析工具,对科学跨学科合作活动以及科学合作对交叉学科产生与发展的促进进行了计量分析,试图从科学合作现象定量展现科学跨学科发展的规律,揭示大科学时代新兴学科产生及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张帆 《情报杂志》1996,15(6):54-54
为了反映我国计算机科学领域专题文献的分布特征,笔者选择了我国该技术领域中有代表性的检索工具作为统计样本,对所收录的计算机科学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找出该学科领域科技文献的分布规律,为我国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利用好本学科的国内文献,以及为图书信息机构对该学科领域中国内文献信息的搜集、管理、传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西藏科技》2005,(10):62-62
近日,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西藏自治区科技信息所重点科技项目西藏国际科技合作网、西藏自治区动物数据库两个项目进行了验收。  相似文献   

9.
2008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对2008年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量和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SCI 、EI、ISTP、MEDLINE、SSCI等国际检索数据库,以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的检索,分析了中国论文在世界所处位置及影响、中国国际论文收录数和被引用情况以及分布情况、中国国内论文发表数和被引用情况以及分布情况、中国科技论文的国际合作情况、中国香港特区、台湾省以及中国澳门科技论文产出情况、中国社会科学论文产出情况。提出了“表现不俗论文”的概念,并对中国表现不俗的论文进行了简要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0.
南亚东南亚国家是当今全球战略的重点区域,也是"一带一路"倡仪的重要区域,中国与之合作潜力巨大。为研究科技创新合作需求的领域与方向,文章以南亚东南亚16个国家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其近年制订出台的科技发展总体规划和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规划等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后,进行关键词检索研究,将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科技创新合作需求进行排序,得出能源、农业、生物医药和信息领域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科技合作的重点领域,并根据重点领域展望了具体的技术合作方向。  相似文献   

11.
SCI是目前世界上涵盖学科最广、学术影响力最大且具有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的大型文献数据库,已经成为我国衡量科研单位、高校科研实力及整体排名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SC I国际论文发表情况的回顾,对如何提高学术论文的SCI收录率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王文平  刘云  何颖  谭龙 《科研管理》2015,36(3):127-137
基于中国学者在生物技术与应用微生物学、电子电气工程、数学、医学、神经科学、物理学等6个重要研究领域发表的SCI论文,分别将国际合作论文和非国际合作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构建论文跨学科研究程度的测度指标,评价国际科技合作对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影响程度及中国与世界跨学科研究程度的差异。结果表明:国际合作促进了跨学科的研究;但国际合作推动跨学科研究的程度受研究领域的影响,新兴的、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的跨学科研究程度较高;国际合作论文的跨学科研究程度逐渐提高;中国在多个研究领域的跨学科程度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3.
韩涛  谭晓 《科学学研究》2013,31(8):1136-1140
 科技资源全球化流动与配置的趋势日益明显,而科学研究国际合作有助于提升国家在全球范围掌控、调配科技资源的能力。基于SCI国际合著论文数据,综合应用文献计量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国际合作整体发展态势、学科领域国际合作倾向、优势和弱势学科国际合作地位差异、高质量成果国际合作依存性等四个角度分析中国2000年至2010年的国际合作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积极、广泛地开展了国际合作研究,中国科研人员国际合作的主导地位也在不断加强。然而,中国的学科领域国际合作呈现出合作率与合作地位的奇异性,而且中国的高质量工作具有较高的国际依存性。  相似文献   

14.
中印科学合作的科学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永正  梁立明 《科学学研究》2009,27(11):1634-1640
选取SCI-E数据库中的1699篇中印合著论文,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印科学合作的发展进程,考察了中印科学合作的网络结构和中印科学合作的学科分布。结论是,中印科学合作可以分为起步、缓增和激增三个阶段;中印科学合作网络包含123个国家和地区,美国、俄罗斯和德国是中印共同的最紧密合作伙伴。中印科学合作的主要领域是物理学、化学和材料科学。在物理学领域,中国和印度更多地是以参与者的身份参加其它国家主导的超多边合作。  相似文献   

15.
选取中韩建交以来被SCI、SSCI、AHCI收录的中韩合著论文作为数据来源,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中韩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合作状况进行量化分析,着重从合作规模、合作机构、合作学科领域方面进行探讨,揭示中韩科学合作的特点与规律,为中韩科学合作关系健康发展提供量化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16.
罗琳  杨洋 《现代情报》2018,38(4):142
[目的/意义]在图书情报领域,本体的研究一直受到众多学者所追捧。国内外在图情领域对本体的研究各有侧重,本文为了了解国内外图书情报领域本体研究的发展状况。[方法/过程]本文选取2012-2017年CNKI中文数据库、SCI外文数据库中图书情报领域的本体研究论文,对其进行科学计量以及可视化表示,对其研究热点关键词和热门作者进行计量分析,从研究方向、研究程度和研究新颖性3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得到国内外图书情报领域本体研究的对比分析结论,从而认识到国内外研究的差异,为后续研究者提供研究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7.
苏林伟  乔利利 《现代情报》2019,39(4):143-152
[目的/意义]探索国际合作下世界主要国家/地区高被引论文的产出情况及影响力水平。[方法/过程]以2008-2018年ESI中22个学科领域186 474篇高被引论文为基础研究数据,以高被引论文总数排名前10的国家/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样本国家/地区高水平、高影响力的科技文献产出、产出影响力及合作情况进行分析,重点分析我国进入ESI学科所属高被引文献的国际合作情况及影响力特征。[结果/结论]国际合作对不同国家/地区的科研产出影响不同;国际合作强度与成果产出影响力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国际合作对我国大部分学科领域的高被引论文均有积极的正面影响,但部分学科领域国际合作高被引论文的总体影响力却低于我国自主研发高被引论文。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科学研究活动中,各种形工的合作正变得非常普遍,环境科学是跨学科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群组,通过对我国部分环境科学期刊论文合作情况的计量分析,初步得到合作研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longitudinal trend of systemness in networked research relations in South Korea using a triple helix (TH) indicator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UIG) relations. The data were harvested from the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 and its counterpart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SSCI) and the arts and humanities (A&HCI). The total number of Korean SCI publications has grown rapidly since 1965. However, the TH indicator shows that the network dynamics have varied considerabl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policies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The collaboration patterns, as measured by co-authorship relations in the SCI noticeably increased, with some variation, from the mid-1970s to the mid-1990s. However, inter-institutional collaboration in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21st century was negatively influenced by the new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 research policies that evaluated domestic scientists and research groups based on their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 numbers rather than on the level of cooperation among academic, private, and public domain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Korea has failed to boost its national research capacity by neglecting the network effects i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