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校长是否需要上课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支持者和反对者各执一词,理由似乎也都非常充分。主张校长上课的人为数不少,其中以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者居多。他们的基本理由是两条:一是认为如果校长不上课就丢掉了当年学科教学的看家本领(大多数校长是教而优则仕),多了一位校长的同时,就少了一位优秀学科教师,实在是可惜。二是认为如果校长不上课,长期下去必然会脱离教育教学,失去对教育教学的领导权,逐步演变成外行领导内行。反对校长上课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中坚力量是一线的校长。他们的基本理由  相似文献   

2.
张士林 《上海教育》2008,(14):48-48
几年前,《解放日报》刊出过这样一个讨论话题:“校长要不要参加日常教学?”话题的由来是上海市某区教育局的一项统计,该统计显示:该区重点中学三分之二校长不上课,三分之一兼课的校长中能完整地给一个班级上语、数、外等任何一门大学科的人也不多;一般中小学里正校长兼课的人数不超过三分之一,在兼课的校长之中,兼小学科的人明显多于兼大学科的。  相似文献   

3.
正有人认为,优质校的校长教师就"优秀",薄弱校的校长教师就"薄弱",并以此来作为交流轮岗的依据。在我看来,这种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只要对他所教的学生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他的教学就是成功的。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也不单纯是由校长的管理水平或教师个人的教学水平决定的,学校文化在其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当前,教育的不均衡主要还是更多表现为经费投入上的不均衡,政府对薄弱校的重视程度不够,薄弱校发展受限条件太多。如果投入上的不均衡不能彻底扭转,只是在教育系统内部进行校  相似文献   

4.
俞建彬 《上海教育》2008,(10):52-52
课堂是学校真正发生教育的主阵地,是最基本、最直接的教学场所。校长走进课堂,是一种示范。校长是教师的教师,现在校长很多是从教学骨干提拔上来的,有的本身就是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校长本身就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校长走进课堂,是一种文化。我们现在都在讲学校文化,校本文化,我认为校长走进课堂听课,研究课就是极好的学校文化。校长走进课堂,是一种回归。学校是什么地方?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校长走进课堂是校长工作的本职,上课、听课是校长的天职。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中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中学语文教学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中学语文教学中,并为中学语文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同时,中学语文教学也离不开创新教育,它可以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笔者认为,要搞好中学语文创  相似文献   

6.
一、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主要问题 1、对学科渗透德育的认识不正确 当前,在学科渗透德育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一些教师的认识不正确,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认为自己的主业是搞好学科教学,德育应该是德育教师的事,与自己无关或关系不大;二是认为教材内容本身已经包含了德育的因素,我按照教材进行教学就是渗透了德育,就能收到成效;三是认为学科教学与思想教育无法有机结合,即使采用一些方法进行德育也是牵强附会,搞形式主义,不愿在这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2005年4月30日的《现代教育报》上刊发了吴锡龙老师的《校长上课理所当然》一文,从校长的自身专业成长、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以及促进办学目标达成三个方面阐释了校长必须上课的理由,我认真学习了之后,联想到现实中情况,也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同时也与吴锡龙老师商榷一下。首先,校长上课并没有提升自己的专业成长。吴锡龙老师说到,校长出身于教师,是老师的老师。一些中小学校长原本都是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由于多年不进课堂,丢了旧功不说,新功又练不上,在教师面前底气不足。确实这应该成为校长上课的理由,但校长真正进入课堂了,又有什么提高的…  相似文献   

8.
张凯 《河北教育》2008,(7):43-44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校长需要关注学校教育的正常运行和顺利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的引领者,更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教育理念。作为一校之主的校长,本该有权也有理由不兼课,但是如果想心系一线教师和教学,为“师”师表,非要兼课的话,笔者认为,还是悠着点比较好。  相似文献   

9.
肖凤 《考试周刊》2013,(89):171-171
就班级学科教育而言.学科教学设计往往是针对班级大多数学生的,但现在班级人数一般相对较多,少的四五十人,班级人数多的有六七十人,这么多学生。教师不可能一一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对班级成绩相对较好一点的学生来说,没有什么问题,但对于学困生而言就会大有不同.由于他们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学习本身就比较吃力。加上教师上课针对学困生的讲解较少,久而久之,学困生的成绩越来越差。如果教师不引起高度重视,情况就会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育报》曾报道:一位中学教师发表了一篇散文,在向校长报喜,却被校长告诫"要务正业"。分析原因,可能是这位教师的教学成绩不太理想。换个角度思考,如果这位教师教育教学成绩优异,又很受学生、家长欢迎,一般情况,校长不会这样说。当然,这样的处理一定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笔者认为,看待教师的"非教学业绩",应该三步走:第一步是先扬后引,第二步是扬长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进行审美教育是每一门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一,英语学科也不例外。英语是一门语言教育学科,它的美既不像艺术美那样容易被人赏识和接受,也不像语文学科,名篇佳作,俯拾皆是,容易使学生动情激思。许多教师则把英语课的美育看作是可望不可及的神秘地带。其实,美育的标准在于教与学本身具有美的精神和形式,为“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主动表达美的能力”这一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2.
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德育要与其他学科相辅相成,与智育等协调发展,教师就必须在讲课时适时渗透德育。教育专家认为,教育和教学不可分,教育是教学的最高目的,而教学是实施德育最根本的途径,也就是说教师要把德育放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英语学科自然也不例外。英语教师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还要寓德于教,把知识教学和德育培养融为一体,这是时代赋予英语教师的责任。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呢?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对于学校而言,核心工作是教育教学。校长是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校长有效的教学领导,则是学校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强调教学管理,重在提升校长的教学领导力。一、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校长要提高教学领导力1.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决定了校长必须提高教学领导力。学校工作中,教学是中心,质量是生命。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校长不同于一般教师,要面对所有学科,要能够跳出自己的学科,在更高层面上看待教学,实现对课程的管理和引领。校长通过听课、上课、参加教研活动,关注教师的教,也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师生双边活  相似文献   

14.
校长是学校前进方向的领路人,校长的教育思想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长,要有其自己的教育思想,本人认为,校长的教育思想就是对教育规律的把握以及对教育前景的判断。一个对教育规律不了解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位优秀的校长的,也不可能让其学校可持续发展。校长的教育思想决定其教育心理,影响其教育管理,导致其教育效率的高低。  相似文献   

15.
熊生贵 《四川教育》2014,(11):38-39
群文阅读的强势推行,让人始料不及.由于教育行政部门的介入,大有“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之势.以行政力来助推一项学科教学改革,好处是迫使相应学科教师立即行动起来,使课堂快速改变.潜在风险是,如果不按教育规律办事,不遵循学科规律教学,极可能弄巧成拙或者因噎废食,变成一种折腾。  相似文献   

16.
希贵说管理     
教育顾问制度教学是一门专业,一个人如果没有接受一定年限的学科教育就无法承担某一学科的教学,这是被教育界普遍认可并遵循的事情。教育更是一门专业,尽管我们同样认可其专业性,但在许多学校,没有接受过班主任培训  相似文献   

17.
很少有一位校长像他这样痴迷于课堂教学和课堂教学的研究;很少有一位校长像他这样对自己专业之外的学科教学同样满腔热情且钻研的深度一点也不逊色;很少有一位校长像他这样对课堂教学有如此深刻独到的见解并率领教师团队矢志不渝追求理想教学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一、学科知识的基础性 所谓学科知识的基础性,是指教学要体现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学科之所以存在的根基。美术教育是建立在美术学科基础上的以延续和发展美术文化或获取教育教学效果为目的的教育门类,美术技能作为美术学科的基础,这一基础确定了美术教育不是其他教育的一些重要特征。而美术知识和技能恰恰是美术课程的学科“标签”,没有了它,美术学科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据和理由。但在美术新课程的教学中,仍有许多教师忽视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片面追求美术课堂的热闹,讲究课堂教学的形式,因而失去了美术学科赖于存在的学科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一、学科教学为主,心理健康教育为辅学科教学为主,心理健康教育为辅的原则是指学科课程本身的内在规定性目标是"主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副目标"。基本要求是:1.教学设计主要围绕完成学科目标进行,心理教育目标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不能把本学科的课上成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不能本末倒置。  相似文献   

20.
陈志敏 《成才之路》2009,(19):16-16
加强德育或者说是加强思想教育,是所有学科应承担的教学任务,但长期以来在学科教学或课堂教学中,德育工作往往得不到贯彻,而是把德育工作交给专职分管思想教育的部门去抓。这样,教学工作就不可能真正到位,离开了学科教学的德育工作,也就成了无根之草,不易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