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题既有常规考法:以振动图像和波形图为载体,考查描述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物理量(振幅、周期、频率、加速度、波长、波速等);也有创新考查方式:从学生思维定势处和简谐振动的能量转化处命题.本文主要谈"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新颖考查方式,供参考.一、新颖一以课本演示实验为背景,考查描述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物理  相似文献   

2.
机械波中的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的互判,以及机械波的多解这类问题是历年高考重点考查的部分.下面介绍两种可以巧妙解决此类难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机械波的图象”是机械波的难点,是整个力学的重点,是高考的热点.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产生机械波的条件:同时存在振源和介质.机械波向外传播是振动形式的传播,介质中各质点不随波发生迁移.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下面结合高考题,对此类题作一归纳、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机械波是机械运动中比较复杂的运动形式,它作为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广泛地涉及物理学的各个领域;作为同学们来说,搞好机械波的学习也可为后面大家学习电磁振荡、电磁波和光的本性打下良好的基础;机械波是高考每年必考内容.因此,机械波在高中物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学习中,我们可以发现“6字”贯穿全章:带动、重复、落后.  相似文献   

5.
波动是多个质点同时又不同步的运动,从整体上形成了波在空间的传播.在《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一节内容中,“理解机械波的传播过程和特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而关键点在于如何理解“波是振动的传播及媒质本身不随波迁移”.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运动学和质点振动的基本知识,但是不习惯多过程动态抽象的问题,所以对机械波的传播过程这种较复杂的...  相似文献   

6.
波动是振动的传播过程,激发波动的振动系统称为波源.波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机械振动在媒质中的传播过程,称为机械波.例如水波、声波等都是机械波.另一类是变化电场和变化磁场在空间的传播过程,称为电磁波,例如无线电波、光波、伦琴射线等都是电磁波.机械波与电磁波虽然本质上不同,但是都具有波动的共同特征.例如,机械波和电磁波都具有一定的传播速度,都伴随着能量的传播,并且都能产生反射、折射、绕射和干涉等现象.本文讨论机械波的特征和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题 1.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B.有机械振动必有机械波C.离波源远的质点振动得慢D.波源停止振动时,介质中的波立即停住  相似文献   

8.
机械波的多解问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难点,作为机械波中的重要知识点,预计今后仍然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时间和空间上的周期性、传播方向上的双向性和质点振动方向的不确定性等都是形成机械波习题多解的原因.如果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不能完全透彻地分析题意,合理地使用已知条件,就会出现解答不全或以特解代替通解的现象.下面,就常见的机械波的多解问题归类分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考对"机械振动与机械波"这一部分内容的考查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利用图象考查简谐运动的特点和波传播的空间关系,要想解决这一类问题,就需要通过对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的分析,找到波长、周期及超前滞后的关系,综合应用知识解决振动与波的相关问题.一、根据波动图象确定某一质点的振动情况【例1】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动图象如图1甲所示,若从此刻开始计时,  相似文献   

10.
机械波知识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考试大纲》中关于机械波的考点较多,并有“横波和纵波”、“横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等三个考点属于较高要求.几乎每年的全国高考都有对机械波的考查,下面归类谈其考查的要点.一、考查机械波的形成和机理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在2007年高考试题中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试题出现了许多新颖的考查方式,可谓别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本文略作探讨,以供参考.一、描述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物理量是高考命题的基础点描述简谐运动物理量有振幅、周期、频率、速度、加速度、相位、相位差等;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有振幅、波长、波速、周期、频率等.高考题常给出某一质点的振动图线或某一时刻的波动图线,考查描述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物理量是高考命题的基础点.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机械波的理解 1.判断质点起振方向 在机械波的传播方向上,介质中所有质点在起振时的方向都与波源的起振方向一致,即波源开始振动时向哪一方向振动,其他质点开始振动时也要向该方向振动。  相似文献   

13.
如何在机械波解题中快速建立振动与波动的联系,从而确定振动质点的运动方向,下面就以横波为例介绍六种方法供参考. 一、相邻质点带动法参与振动的各质点沿传播方向依次带动,故各质点均做受迫振动点越在先前越先振动,离波源越远的质点越在后,其振动总是滞后前面质点.例如:图1为某时刻向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波,则波形图上P点、F点的振动方向如何?  相似文献   

14.
孙国中 《新高考》2006,(10):8-12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其中命题频率最高的知识点是波的图像和振动图像,以及波长、波速和频率关系,其次是单摆周期.题型多以选择题等形式出现.试题信息容量大,综合性强,一道题往往考查多个概念和规律,特别是通过波的图像综合考查对波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把振动形式、振源的能量等信息传播出去,在均匀介质中波匀速传播,而介质质点总在各自平衡位置附近做振动,质点的振动是变速运动,平衡位置处速度最大、振幅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中机械波典型题的分析,说明深刻理解机械波的形成过程、抓住振动和波之间的联系是分析解决机械波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其中命题热点是简谐运动及其振动图象,波的图象,及其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以及单摆的周期(含实验)等.题型多以选择题、实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试题信息容量大,综合性强,一道试题往往考查多个概念和规律.特别是通过波的图象综合考查对波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高考试题与新课程理念接轨,出现了联系生活实际的试题,如北京理综卷17题鸟落树枝上,由树枝振动估算鸟的质量;广东物理卷6题列车在铁轨上高速运行时共振现象的防止等.这些探究开放性的新颖试题对2007年的高考备考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对此进行分类评析,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备考.  相似文献   

18.
对机械波的振动方向与传统波方向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左上左转,右上右转。反之亦然”的分析要领。  相似文献   

19.
蔡金艳 《教学随笔》2007,(12):14-15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什么是机械波,理解波的形成和传播特点。 2.知道横波和纵波,波峰和波谷,密部和疏部。 3.知道机械波,理解机械波传播振动形式,能量、信息。  相似文献   

20.
省编高中物理第四册(1980年上期高中二年级用)第一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系采用部编高中物理第二册征求意见稿(其中“波的干涉”、“波的衍射”移入《光的本性》中讲述)。考虑到省编教材原来未编入这方面的内容,加之教学难度较大,兹就这一章的教学谈几点看法,以供参考。一、本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所在。本章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机械振动和机械波。这些知识是在前面学过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础上研究的。机械振动(简称振动)这种运动形式,虽然比以往所讨论的复杂,但是物体振动时,各个质点对其参照物来说,都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振动仍是机械运动的一种形式,属力学范围。高中物理除讲授振动和波外,还要讲授电磁振荡和电磁波。电磁波是由电磁振荡产生的另一种波。电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