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力、体力劳动者足底压力参数分布特征及评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脑力、体力劳动者自然行走过程中峰力值(maxforce,MF)、达峰力值时间(time to max force)、冲量(impulse)等参数特征,探讨职业对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采用比利时Footscan USB2平板式足底压测试系统对50名普通健康脑力劳动者和63名普通健康体力劳动者进行自然行走过程中动态足底压力测试。结果显示:脑力、体力劳动者左脚Toel、Toe2-5、Heel Lateral区域平均峰值(MF)存在显著性差异,右脚Mid foot、Meta5区域MF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P〈0.01),左、右双足平均峰力值(MF)最大值均出现在足跟内侧(Heel Medial)。脑力、体力劳动者足底各区域达峰力值的时间(TMF),左右双足差异均存在非常显著性(P〈0.01)。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行走过程中左足在Toel、Toe2-5、Meta1、Heel Medial、Heel Lateral区域的冲量(Impulse,IP),体力劳动者明显大于脑力劳动者且具有显著性差异〈0.01),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足底MF与足弓接触面积及足角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结果说明: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行走过程中左右双足的平均峰力值、接触面积、冲量等参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可能与长期从事的职业不同有关,建议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或定制矫形鞋垫,可以缓解足底压力高压区的过度集中,不断维护足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体育锻炼的自我身体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少年发育过程中,人们往往对脚的发育不够重视,或缺少锻炼,或锻炼强度过大,使发育出现问题,其中扁平足就是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之一。一、扁平足的判断学生赤脚蘸水,在干燥的水泥地面上留下足的印记。前脚掌与后脚掌水的印记断开,可以判断为高足弓;足弓印记连在一起,但没有超过脚的中指连线,属于正常足弓;超过中指连线,即可视为扁平足;如果足的印记前后脚掌通连,并且几乎同宽,即视为平足。平足和扁平足之间以一指间距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级别的扁平足。一般情况下,具有高足弓的学生足的弹性较好,跑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扁平足对平衡能力的影响,为运动选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60名普通大学女生,运用足印法和三线法筛选出扁平足和正常足;再采用神经肌肉控制康复训练与评估系统(HUBER360)分别进行双足和单足平衡能力的测试。结果普通女大学生扁平足的检出率为35%;左右侧扁平足发生率(P>0.05)和正常足与扁平足的平衡能力(P>0.05),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结论女大学生扁平足检出率偏高,对普通大学女生的双足以及单足平衡能力均没有不良影响;扁平足女生应选择合适的鞋子,在长时间步行、站立后应对足弓进行放松,多参加一些高抬腿和弹跳的运动锻炼。  相似文献   

4.
以南京市城区某所小学8—12岁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三个月的体育锻炼,实验前后对受试者身体成分、各项运动指标、足底压力等各个指标进行监测,收集数据,使用spssl3.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儿童足弓具有一定的可塑性;(2)肥胖儿童在行走和跑步过程中足有外翻的倾向,跑步时大于行走;(3)经过三个月的健身锻炼,肥胖儿童运动时的平衡能力增加,减少了发生运动损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足弓X线测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小引国内有不少作者,对足弓结构、足印测量、平足对体育活动的影响等,已做了不少研究,多数人认为,足弓对弹跳没有什么关系,甚至认为扁平足具有超过正常足的运动能力。本文试图从足弓X线测量和形态结构、训练年限、弹跳能力等调查,对我国女子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现状,足型及其与弹跳能力的关系等作初步的分析,为选拔运动员时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本文选择1981年2—3月在漳州训练基  相似文献   

6.
基于足底压力的优秀竞走运动员支撑足力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Fcotscan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测试优秀竞走运动员竞走支撑相足底压力分布.结果表明,竞走支撑足足底压力时间曲线具有双峰特征,足中部发力控制能力较强;压力中心轨迹在横向摆动幅度较小,纵向移动速度均匀,在足中部支撑时移动速度较快;支撑时所受冲量分布全足底,在鞋后跟着地阶段大多出现足跟内翻,在足中部支撑和蹬伸阶段左足偶有内翻现象出现,具有项目特有的动力定型.建议在训练中应增加侧重左足外侧副韧带和足底肌腱韧带的专项力量练习,以提高竞走运动员的足平衡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7.
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对扁平足形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MRI图像和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对足骨组织结构和外形进行三维重建。测量了43对足样本的跖骨角度、舟骨角度、足弓高度等15项指标,探讨扁平足的形态特征和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扁平足与正常足在多数指标上都有显著性差异,发现扁平足的产生大多是由于足距骨前方的舟骨、楔骨及跖骨畸形造成,且原因多样,为扁平足形态的分类和矫正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测试相同人群穿跑鞋和板鞋行走时足底压力、压强及冲量特征,结合运动学采集分析不同速度行走时人体下肢的运动学和足底力学特征,结果显示:穿慢跑鞋和穿板鞋相比,第一趾骨与第二跖骨及足跟区存在非常显著差异;行走过程中这两个区域足底平均压力峰值板鞋组显著大于慢跑鞋组(P<0.05).慢跑鞋较板鞋表现出跖骨区压力小、足中部压力大、足跟区压力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期为健步走人群不同速度行走时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尹彦  曲峰 《体育科技》2011,32(2):24-29
应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对乒乓球运动中三种步法的足底压力进行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乒乓球典型步法动作过程中双脚的足底压力主要承载区域集中在足前区,足中区受力不明显。击球发力脚足后区足底压力峰值交叉步步法最大,并步步法次之,跨步步法最小。前足中区为足前区较为稳定的主要受力区域,前足外侧区和前足内侧区所受足底压力峰值的大小与步法的动作形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体育舞蹈专业女大学生足底压力的分布特征,为参加体育舞蹈训练的普通大学生和体育舞蹈专业学生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footscan USB足底压力平板测试系统对8名普通女大学生和8名体育舞蹈专业女大学生进行正常行走、伦巴走步的足底压力测试。结果:裸足正常行走过程中,体育舞蹈专业和普通女大学生在足底各分区压力分布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普通女大学生在第2-5趾、第1跖骨、第2跖骨、第5跖骨、足中部区域左、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体育舞蹈专业女大学生除了在第1趾存在差异外,左右足无显著性差异;体育舞蹈专业大学生在伦巴走步过程中,压力中心轨迹与正常行走时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在足底各分区压力-时间积分中表现为,左右脚的脚前掌、足中部压力-时间积分变大,足跟部位压力-时间积分明显变小,且与正常行走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做舞蹈动作时,压力主要集中于脚前掌和足弓部位。结论:体育舞蹈专业女大学生在做舞蹈动作时,压力主要集中于脚前掌和足中部,且外侧跖骨受力显著。参加体育舞蹈训练时必须穿着适当高度、适当硬度的舞蹈鞋来缓解脚前掌和足中部的压力。  相似文献   

11.
有氧运动对轻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对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轻度原发性局血压患者进行3个月的低强度有氧运动,用超声测定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即含服硝酸甘油时血管舒张功能(NTG—D),记录并比较运动前、后的血压、心率及FMD、NTG—D,并与3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比较。结果:运动前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FMD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P〈0.01,肱动脉基础内径和NTG~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后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从(150.2±8.5)/(85.3±7.3)mmHg下降至(137.2±7.6)/(77.3±7.0)mmHg(P〈0.05),同时治疗后FMD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但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前、后NTG—D无变化(P〉0.05)。结论:低强度有氧运动可降低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FMD,改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2.
扁平足的形成是因为儿童少年时期生长发育迅速,有些孩子肌肉力量的增长和身高体重的增长不相适应。足部肌肉、韧带松驰无力,或下肢受到异常、过度负荷,引起足弓塌陷。多数人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症状,少数人站立过久或跑跳过多时才有足跖和小腿不适及疼痛的感觉。儿童少年患扁平足,若及时进行矫正体操的练习会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到成年时期再矫正效果较差。在对我校近三年的小学生体检分析中发现患有扁平足的学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分别占当年体检人数的11%(1999年)、13.5%(2000年)、14.2%(2001年)。扁平足人数逐年上升的原因:①…  相似文献   

13.
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自行车运动能耗,结果显示:佩戴在脚踝处的加速度传感器记录的各个方向的counts平均值明显大于佩戴在腰部的counts平均值(P〈O.05);运用FreedsonVM3计算模型计算的腰部预测MET平均值显著低于标准MET平均值(P〈0.05),而脚踝部预测MET平均值则显著大于标准MET平均值(P〈0.05);本研究推导的模型计算的预测MET平均值与标准MET平均值基本一致,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分析儿童青少年足形发育特征,厘清裸足/着鞋运动规律及下肢生物力学功能。方法:运用布尔逻辑运算在Web of Science、PubMed和CNKI等8个国内外数据库中检索2000年1月1日—2020年4月1日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使用改良版《Downs和Black量表》对研究文献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最终纳入40篇研究文献,涉及儿童青少年的足形发育及功能特征、裸足运动生物力学特征、裸足/着鞋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对比和着鞋运动生物力学特征4种类型。样本量共计30 450人,年龄为1~19周岁,其中具有裸足习惯的1 490人。结论:1)儿童青少年不同足形特征如足长、足围、足弓等对应不同的发育敏感期和年龄阶段,需依据足形发育特点及时调整鞋楦设计;2)鞋具束缚降低足部小关节活动度,抑制部分足功能,儿童青少年裸足运动习惯可能有助于正常足弓形态及功能形成,增加足部肌力,降低踇外翻风险;3)降低儿童鞋具扭转刚度等,遵循“保护大于功能”设计原则,可能有利于降低对低龄儿童的足部外力刺激,增加力学正向反馈及本体感觉输入,提升步态稳定性,促进足部形态及功能的正常发育。建议:未来研究结合大样本长期追踪研究及...  相似文献   

15.
运用鞋垫式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前中国男排主攻队员隋盛胜四号位扣球起跳技术的足底压力参数进行了采集和分析。结果表明:右腿贡献大于左腿;右足后区首先着地,之后由足中区过渡到足前区。左足后区首先着地,之后依次是足前区和足中区,足后区、足前区和足中区的着地时间均相差2ms;蹬伸到离地阶段,左、右足均有内旋动作;左、右足的最大压力峰值和平均压力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均出现在足前区、足后区和足中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女子优秀跳高运动员起跳过程足底压力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3名女子优秀跳高运动员起跳过程三维摄像和足底压力的同步测量分析,结果显示:起跳过程足底总压强变化呈双峰型;单个传感器上最大压强出现在外侧足跟区的后外侧;各区最大压强大小排列顺序:内、外侧足跟、中间跖骨最大压强位于前4位,内侧足弓、大拇趾区受到的最大压强位于后4位;中间跖骨区累计压强最大,内侧足弓区累计压强最小。  相似文献   

17.
以秧歌舞练习为干预因子,探讨长期秧歌舞练习对老年女性BMD(骨密度)及平衡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的BMD值和左、右足的闭眼单足站立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说明长期坚持秧歌舞练习能有效地维持较高骨含量。改善机体的平衡能力,对老年女性防治骨质疏松症和防摔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快速驱动方法模拟激烈运动,测定心室内压、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和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探讨疲劳时心脏活动变化。方法:以虎纹蛙心脏为实验材料,采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通过心室插管,分别记录驱动前和驱动后心功能的四项指标,即最高室内压、最低室内压、+dp/dtmax、-dp/dtmax的曲线变化。结果:快速驱动2min后。心脏收缩期室内压最高压力显著下降(P〈0.05),舒张期室内压最低压力无显著变化(P〉0.05);收缩期室内压+dp/dtmax和舒张期室内压-dp/dkmax显著降低,与驱动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快速驱动后心肌收缩能力显著减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高胆固醇血症、AS形成过程中的内皮损伤的影响机制。方法:高脂膳食诱导小鼠高胆固醇血症且有氧运动8周,检测各组血脂(TC、TG、HDL、LDL),用光镜观察各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1、AS组TC、TG、LDL较NC组明显升高(P〈0.05),HDL较NC组明显降低(P〈0.05),而HE组较AS组TC、TG、LDL明显降低,HDL较AS组明显升高(P〈0.05);2、光镜显示,HE组血管内膜完整,内膜无明显增厚,少数病例管腔有轻度局限性病灶隆起。内膜下可见少量散在泡沫细胞,但数目明显少于AS组。结论:有氧运动有预防高胆固醇血症血管内皮损伤、SMC增生、阻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山药多糖干预对4周大强度训练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脾NK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单纯运动组、山药多糖运动组,单纯运动组和山药多糖运动组进行大强度训练,山药多糖运动组每天补充山药多糖,安静对照组和单纯运动组补充等量的生理盐水。结果:单纯运动组大鼠CD3^+%、CD4^+%、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安静对照组(P〈0.01),CD8^+%无明显变化(P〉0.05),单纯运动组NK细胞的活性明显低于安静对照组(P〈0.01)。山药多糖运动组的CD3^+%(P〈0.05)、CD4^+%(P〈0.01)、CD4^+/CD8^+比值(P〈0.05)明显高于单纯运动组,CD8^+%无明显变化(P〉0.05),山药多糖运动组NK细胞的活性明显高于单纯运动组(P〈0.05)。结论:长时间大强度运动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而山药多糖能明显拮抗大强度运动引起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