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国近代教育的改革、发展是近代体育兴起的基础。洋务运动使中国的学校教育首先出现了体育,维新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形成,教会学校的体育和基督教青年会的体育活动对近代西方体育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军国民教育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教育思潮,是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下产生的.军国民教育在对中国传统教育变革的同时奠定了中国近代体育思想,规范了学校体育形式,丰富了课程内容,促进了社会体育的推广和普及,孕育和加速了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代我国学校体育的演进轨迹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近代我国学校体育的演进轨迹进行分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历史和体育等方面,对近代学校体育从酝酿萌生、形成发展到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校体育体系的演进历程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提供理论咨询。  相似文献   

4.
学堂体育是近代学校体育的开端,是体育进入中国教育制度的标志,也是中国近代中国学校体育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葵卯学制是张之洞"融通中西"、会通中西文化、"中体西用"的教育改革途径,他的学堂体育思想,在我国近代体育思想的传承和演变过程中起到了承上(严复)启下(蔡元培)的作用,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回顾、分析了近代中国体育师资教育及其课程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认为:“体操科”的普遍设置是体育师资教育形成的直接动因;学校体育课及课外体育运动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体育师资培养的课程内容;随着学校体育模式的变化,体育师资培养之课程模式由“日式”向“美式、转化;近代体育师资培养及课程模式的演变,与学校体育、学校教育、师范教育等制度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试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近代社会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进代,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挑战,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西方近代体育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逐渐发生演变,通过承认、吸收、融合西方近代体育文化的过程,充满生气的中国近代体育文化终于形成。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方法,就近代张謇体育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探讨张謇体育教育思想与实践在近代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挖掘张謇体育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精髓.张謇构建的中国近代比较超前的学校体育教育体系和近代社会体育教育体系以及两者比较完美的结合,成为20世纪初中国体育教育史上发展的重要标志,具有重要的开拓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8.
范桂玲 《红领巾》2004,(5):117-118,152
在现代社会中,及时掌握世界范围内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分析各国学校体育的教育现状、教育制度、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对中外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教学手段等主要因素进行比较研究,对形成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不断地完善、充实和发展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开创我国学校体育的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约翰是中国近代体育的开拓者之一,我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他关于体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的观点、体育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思想及其所论体育运动的价值,可以迁移并影响社会的体育理论,它不仅对中国近代体育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且对我国当代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也具有不可低估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康有为体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康有为的教育思想是其学校体育思想之本;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角度强调学校体育的作用;重视各级学校的体育卫生教育;重视身心健康发展的学校体育思想;康有为的学校体育思想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与体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翻开人类文学的历史,我们从历史起源、哲学基础、心理功能3个方面可以窥见"体育"与"文学"的不解之缘。体育文学以语言和它的书面符号——文字为物质手段构成体育形象,表达对体育运动的审美感受,从而反映体育的文化内蕴及艺术本质。在古希腊神话及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体育文学"的萌芽开始破土而出;在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和古希腊《荷马史诗》中,"体育文学"已出现雏形;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顾拜旦先生的《体育颂》对体育的形象生动的文学描述及对体育运动的深刻认识,昭示着"体育文学"的现代勃兴。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爱国主义思潮以御外、强国、改革、进步为主旋律,经历了四个大的历史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有新的时代特色和阶级特征,形成了结构复杂、层次繁多的近代爱国主义思潮,并从一个浪潮走向第一个浪潮。鸦片战争后的经世、洋务、维新、革命等社会思潮,无不首先作为蕴藏着爱国主题的社会思潮出现。  相似文献   

1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不仅仅表现在经济上,其对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这个运动开展的本身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保守势力和保守观念;同时,随着西方文明成果的引入,人们对西方文明的态度和传统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洋务运动开始,中国通过创办新式学堂和选派留学生,培养了大批新型知识分子.他们是推动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相似文献   

14.
洋务运动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开端,而晚清法律近代化则是作为中国社会近代化一部分的中国法律近代化的起点,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洋务运动为晚清法律近代化提供了物质基础、人才支持,而且洋务派是晚清法律近代化的倡导者和支持者,其指导思想"中体西用"思想也是清末法制变革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本文谈及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切入点是:思想观念上的转变,重点说明洋务派冲破顽固派封建保守思想的束缚,为封建地主阶级思想意识注入新的活力;引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重点谈其付诸实践,实际操作;奠定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社会改革的物质、思想、人才基础,主要探讨一些企业的后续存在,一批科技人才的造就,具有维新思想知识分子队伍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留学教育是洋务运动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近代留学教育本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为中国近代化造就了各种新式人才,留学教育也对中国融入近代国际社会,推动了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对促进“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社会学理论体系起源于欧美,它是借"西学东渐"之风,通过对国外(主要是欧美和日本)教育社会学理论著作的译介,在中国从无到有渐渐兴起的。国外教育社会学的译介与导入对于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发展来说,既是基础性的工作,也是必经的过程。近代学者正是借助这些译著,通过吸收和借鉴其中的理论和方法,建构出我国自己的教育社会学学科理论体系。认真总结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的译介和导入,有助于我们对这门学科建设有更加清晰的历史认识。  相似文献   

18.
The authors studied and compared the 1898 Reform of China and the Meiji Restoration in an attempt to determine and show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mainly from three aspects: (1) go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reforms, (2) introduction and features of the Western democratic thought into China and Japan, (3) establishment and guiding ideology of the modern educational system.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foundation of the State Education Ministry for retumed overseas Chinese scholars.  相似文献   

19.
现代新儒家中的主要人物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反传统”都进行过多角度的反思,其中以徐复观的反思最具代表性。他的反思主要体现在反对颠倒学术思想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强调对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与传统思想文化应加以区分;拒绝形而上的穷究,强调传统与现代并不矛盾,力主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疏释;主张不应有中西之争,反对全盘西化,重视传统思想文化的历史考索;客观评价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强调知识分子对传统和对历史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提出了“文化自觉”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20.
薛福成是我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其近代教育思想十分的进步和丰赡。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对中国的侵凌对其教育思想的形成影响至大,特别是他在出使欧洲期间考察西方教育,对其构设超越封建的近代教育思想的作用更大。从剖析薛福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演变入手,分析了他批判科举制度,倡导教育立国、科技兴国的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认识其对现代教育的先行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