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西南采风录》是一本薄薄的民间歌谣集,它采编于1938年,194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想不到的是, 1991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将此书重新影印出版。最近,北京商务印书馆也将此书影印出版了。 为什么这部民间歌谣集会受到海峡两岸出版界和学术界如此重视,至今仍一再重印呢?我想原因有三:一是这些歌谣是此书采编者六十多年前脚踏实地,亲自在湘、黔、滇三省边远山区采访所得的,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史料价值;’二是因为在抗战时期,由于日本鬼子的侵略,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被迫举校南迁,在昆明建立西南联合大学。这些歌谣,…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发轫,北京大学《歌谣周刊》的刊行及相应的学术活动,呼应着五四新文化运动.文章依据相关文献,认为《歌谣周刊》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具有眼光向下的学术转变、开创中国民俗学、培育-代民间文化学者等意义.  相似文献   

3.
韦大列的《北京的歌谣》及其中提出的"真诗"这一说法,可以发现来华西方人在建立"诗"和"poetry"的对应关系的过程中,如何确定了歌谣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如何通过将民间歌谣引入"诗"的范畴,进而对晚清以降的中国新诗实践产生了影响,并进一步促成了中国知识分子对歌谣的"文艺的"价值的认同。而《北京的歌谣》一书中对歌谣的注解,也恰恰从白话语言与"民族心声"两个方面,为中国学者采集歌谣提供了一个"文艺的"范本。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在学术出版与传播机制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学术出版素养成为研究人员不可或缺的技能。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学术出版素养教育有一定成功经验,能够为中国的学术出版素养教育提供指导。[方法/过程] 以美国排名前10位的高校图书馆和中国40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为调查对象,对这些图书馆开展的学术出版素养教育实践进行调查,主要从教育形式与教育内容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中美学术出版素养教育的异同。[结果/结论] 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学术出版素养教育的启示是:深化教育合作,促进学术出版素养教育的不断完善;选择适当的教育形式,兼顾教育的系统性与针对性;针对学术出版需求,构建全方位的教育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5.
专业学术出版业态正在被不断发展的数字技术所重构,CNKI(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学术社交网站等网络平台成为新型的学术信息交流渠道,以学术期刊为核心的传统学术交流系统受到了挑战.本文以媒介融合为研究背景,对网络学术平台和专业学术期刊间的竞合关系进行解读,从功能定位、传播效果、赢利模式等层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并对学术领域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协同立体出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歌谣周刊>是北京大学歌谣学会的机关刊物,其出版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为自1922年12月17日创刊到1925年6月28日停刊,共出版97期,由周作人、常惠主编.后一阶段为自1936年4月4日<歌谣周刊>复刊到1937年6月停刊,共出版53期,由徐芳、李素英负责编辑.另为庆祝北京大学创办25周年和<歌谣周刊>创刊一周年,还出版有一本<歌谣周刊纪念增刊>单行本.<歌谣周刊>在中国民间文艺学、民俗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关其在这方面的作用和地位已有人从学科史的角度进行了充分的肯定,这里只想对其版权意识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的学术不端问题已引起多方关注。为有效防范日益严重的学术不端现象,中国正积极加强学术出版伦理建设,并取得初步成效。论文从学术出版伦理宣传教育、学术出版伦理规范建设、学术出版伦理技术手段建设三方面阐述了中国近年来的学术出版伦理建设状况。  相似文献   

8.
学术社交网站的兴起和发展,为全球学术科研人员即时、快速地交流学术信息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也为传统以期刊为主要形式的学术出版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从Web 2.0环境下学术信息交流系统的整合重构入手,分析了学术社交网站的发展对学术出版的影响,并以实际案例说明两者可以互相补充、共同发展,从不同角度承担互联网时代的学术信息交流功能。  相似文献   

9.
中国台湾地区闽南语传统民间歌谣具有传统音乐的本土气息,受到闽南传统民间歌谣的影响较大,同时能够较为深刻全面地反映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状况和精神气质。中国台湾地区传统民间歌谣和其他地区的民间歌谣一样,同样属于特定社会文化的产物,而这些歌谣的歌词及其旋律之中,可较好地体现该地区闽南语传统民间歌谣的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10.
云南佤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自己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谣,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佤民族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佤族民间歌谣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着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但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佤族的口承文化正日益消失。佤族民间歌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自身文化的传承逐渐进入学界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1.
台湾的高等教育出版 大学出版社在台湾,堪称聊备一格,出版品多锁定在校内共同必修课程的教科书(例如,大一语文选),再不然就是校内教师的学术论文集,经营取向十分学术化。主要支撑高等教育出版的,反而是民间专营学术出版的出版社。  相似文献   

12.
佤族民间歌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佤族社会历史河流的一个重要支流。佤族歌谣蕴含的物质民俗主要表现为劳动生产习俗、饮食习俗及服饰习俗等。分析研究佤族歌谣所蕴含的民俗文化有利于更好地保护传承佤族文化。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各民族民间文学组联合编选的《中国歌谣选》(第一集近代歌谣),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大型《中国歌谣选》的编选和出版,贯彻和体现了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生前的遗愿。早在一九五八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就提倡搜集民歌。当时,在我国出现的新的采风运动的推动下,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决定编选这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学术期刊从体制保护和评价的温床中走向数字学术出版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线学术出版平台尽管还是纸质出版和数字出版两条腿走路,但还是给期盼已久的中国学者带来了曙光,一个创新的学术出版时代似乎就在眼前。数字出版为学术论文的质量评价提供了确实的依据,构建了学术出版的新秩序。  相似文献   

15.
台湾的高等教育出版大学出版社在台湾,堪称聊备一格,出版品多锁定在校内共同必修课程的教科书(例如,大一语文选),再不然就是校内教师的学术论文集,经营取向十分学术化。主要支撑高等教育出版的,反而是民间专营学术出版的出版社。  相似文献   

16.
提升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学术话语权是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应有之义。鉴于现有研究主要从国际论文发表的情况对国际学术话语权进行评估,本文将国际学术话语权界定为学术话语主体在国际学术场域所拥有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学术领导力和学术传播力的统一体,并通过国际论文发表、书籍出版、期刊建设、学术任职、会议交流等综合指标,对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学术话语权的现状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学术生产力获得了大幅提升,但是学术影响力、领导力和传播力仍然弱小。未来,需要加强话语传播顶层设计,推动中国原创理论创新,重塑国际学术出版体系,使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相似文献   

17.
学术出版是专业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编辑创新的角度考察学术出版,尝试从学术出版的特质和价值、中国学术出版呈现的状态、中国学术出版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升我国学术出版质量和水平四个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8.
3月20日,《沙家浜石湾山歌集》被征集进馆,该书于2011年10月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70万字,收录沙家浜石湾山歌计826首,多为近年来普查搜集的具有代表性、全面性的各种形式的沙家浜石湾的民间歌谣,以记录歌词为主,选录有代表性的曲  相似文献   

19.
海飞 《编辑之友》2011,(3):18-20
2010年,对于中国童书出版是个什么样的年份?据统计,2010年是中国童书出版界和儿童文学界召开各种类型的研讨会、论坛最多的一年,平均每月超过了3次,达40多次;据统计,中国少儿出版在经历了十多年的10%以上,甚至15%的环比高速发展后,2010年继续以两位数的增长率"领涨"中国出版业。"准备好了吗?时刻准备着!"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红色儿童歌谣的前两句。2010年初,新闻出版总署提出中国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的奋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中国新诗的发展,虽然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象,但是,向歌谣学习,从民间传统中汲取营养,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仍然不失为一条正确的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