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拍客"影像的传播特点 迅捷性 "拍客"以图片信息为主,借助网络传播平台,强调感知的当下性、瞬间性和冲击力.相比之传统媒介对理性分析与思考的注重,"拍客"以图片为主的传播形式强调一种影像化的视觉传播路径. "拍客"之所以能成为目前较普及的信息传播方式,是由于它比传统媒体文字传播更快捷、更生动和更形象,但这一信息传播方式并不是凭空形成的,而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没有网络的完善和普及,就不可能产生"拍客"群体;同样,"拍客"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式也促进了网络发展,使之日益成为现代化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王东  刘军 《新闻战线》2011,(1):87-88
眼下,视频和网络传播的优势凸显,读者在报纸新闻照片上停留的次数和时间也相应减少,报纸的“图文并重”应该如何改进与创新?怎样解决报社对图片日益增长的需求与摄影记者供给量不足的矛盾?2010年5月28日,齐鲁晚报依托庞大的拍客群体,成立了齐鲁拍客联盟,在打造拍客通讯员队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从拍客游击队到拍客联盟...  相似文献   

3.
百度百科中对"拍客"一词是这样解释的:在互联网传统图文时代,拍客常被指称用各类相机、手机和数码设备拍摄图文影像的人群,随着2006年中国视频元年开始,拍客的涵义开始从图文影像到视频影像过渡.从该定义看,拍客作品的呈现方式有两种:一是图片,二是图像.  相似文献   

4.
从拍客看网络视频与电视的另类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静 《东南传播》2010,(8):51-53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电视与网络媒体出现各种形式和不同程度上的融合趋势。IPTV、三网融合等概念的出现,没有打破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但是,拍客视频的出现却引起了我们对另一种信息流动方式的关注。在WEB1.0时代,视频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是从传统电视流向网络媒体的。在WEB2.0网络交互时代,由于拍客等公民记者的出现,视频信息流开始从网络流向传统电视。网络视频与电视的信息流反向流动的另类融合基础上,本文讨论了另类融合的模式、意义及其对融合中信息污染的把关等,对网络与电视另一种融合模式进行了整体论述。  相似文献   

5.
徐尚青  潘元金 《新闻界》2012,(22):39-43
移动新媒体时代的拍客传播是旧"景观社会"通向新"景观社会"的一把钥匙。拍客的兴起既是"景观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受传媒技术推动的传播结构变革的结果;拍客实现了对传统媒体时代的旧"景观社会"的全面化建构与结构性反叛,从而建构了新的"景观社会"。本文着重论述拍客对传统媒体时代的旧"景观社会"的全面化建构:一方面通过健全"景观社会"公民的图像语言和思维能力培养了"景观社会"的合格公民;另一方面通过"小众景观"的建构弥补了旧"景观社会"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6.
王东  刘军 《青年记者》2010,(11):60-61
百度百科中对"拍客"一词是这样解释的:在互联网传统图文时代,拍客常被指称用各类相机、手机和数码设备拍摄图文影像的人群,随着2006年中国视频元年开始,拍客的涵义开始从图文影像到视频影像过渡。从该定义看,拍客作品的呈现方式有两种:一是图片,二是图像。  相似文献   

7.
视频拍客虽然以"画面"说话,但是"标题党"现象也普遍存在。本文通过从优酷拍客抽取3378部视频拍客作品作为分析样本进行内容分析与话语分析,却发现视频拍客"标题党"现象明显存在真实与虚夸的并存、大众化与随意化的并存、流行与暴力、庸俗或低俗的结合等非专业的缺陷;同时从播放次数和评论条数两项指标来看,作为形式的"标题党"的效果还是较为明显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普通市民由“看客”而变成“拍客”,利用网络、微博等技术随时随地将图像或视频传输到一个又一个传播终端.新形势下,公民的新闻、维权意识觉醒,不但通过眼睛发现生活、通过影像记录生活、分享情感观点的意识越来越浓厚,而且利用媒体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在拍客队伍不断壮大和对传统媒体冲击越来越强的背景下,传统的电视媒体如何发挥拍客作用,如何更好地整合拍客资源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下面就近年来淄博电视台《手机拍起来》栏目的发展经验,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9.
新闻短视频是融媒时代伴随着短视频的蓬勃发展而内生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新闻分发形式。本文聚焦于一点资讯旗下的"沸点视频"新闻短视频平台,借助笔者在"沸点视频"实习的优势展开田野调查,通过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结合对"沸点视频"内容层面的剖析,从拍客体系的搭建、线性生产流程的再造、奖惩刺激与导向把关、全网矩阵的构建等方面考察其新闻短视频的内容运营策略,以期为融媒背景下新闻短视频的生产与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伟迪 《现代传播》2017,(11):117-121
基于对资讯类短视频平台梨视频的观察,发现原有的组织结构与方式并非完全被消解,而是按照新的生存规则逐渐演化成新的组织形态。梨视频甜甜圈式的生产结构呈现出扁平化特征,通过引入"产品经理人"进行分层治理,并利用个体资源的差异化构成进行网络布局,形成高度组织化的拍客群体;梨视频通过提供组织支持,对拍客进行专业重塑,使个体资源内化到网络创新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特有的内容生产逻辑和业余者共同体,产生新的传播边界;从筛网式的开放性边界到自然组织系统的协作生产以及理性组织结构在深加工区域的保留,新媒体的再组织化结构呈现出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孔灵 《传媒观察》2013,(9):14-15
2013年5月31日,延安城管在执法过程中与商户发生肢体冲突,城管采取暴力手段,跳脚踩商户头部。当事人多次采取不同途径,通过拍客传播行为维权抗争:当晚便上传受害照片并寻求帮助,无果;四天后上传视频并制作动图,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关注。同一个事件,同样以拍客传播作为抗争手段,通过网络进行雏权抗争,为何有如此大相径庭的传播效果?维权式拍客的传播效果到底有哪些决定性因素?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其传播效果的?这是本文要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林慧 《今传媒》2012,(9):97-98,133
由于拍客文化从一开始以一种小众文化的姿态出现我们不妨利用亚文化"抵抗、风格与收编"的观点对这一新型的网络文化进行研究。拍客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首先呈现出一种普通大众对抗精英阶层的姿态,形成了独有的风格,同时又因为其具有信息传播、娱乐等商业价值成为了资本追逐的目标。可以说,技术革新和商业力量等因素共同形塑了中国当代的拍客文化。  相似文献   

13.
美国公共新闻运动缘起的历史和社会因素可以从今天我国的媒介环境中找到相似之处,其理论和实践探索的经验与教训,可为我国方兴未艾的公民传播提供借鉴。本文在考察当年美国公共新闻实践的兴起缘由、实践范围、实践议题等基础上,相应地分析了我国网络拍客传播所面临的媒介环境和网络拍客传播的主体、内容、特点和优势等问题。结论是在中国当前的媒介环境下,网络拍客传播是践行公共新闻理念和促进传统媒体创新的有效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4.
王开余 《传媒》2012,(7):52-53
从问世之初仅作为人类传递语音信息的通讯工具,到今天融合了采集和传播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综合信息的多重功能,从"一对一"的语言交流到"一对多"的信息发布,手机因媒体特征日趋显现,被新闻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  相似文献   

15.
当下的视觉化时代,图片和影像对快节奏生活的人有着更大的吸引力。随着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博客,播客,换客,闪客,威客,拍客等网络客文化更是层出不穷。而拍客的兴起则更是为受众提供了一个展现图片与影像的平台与空间。  相似文献   

16.
闫思齐 《传媒》2011,(11):58-59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度发展,技术条件的进一步提高将我们推向了一个消息即时发布的"人人皆记者"的自媒体时代。微博就是这样一个以快书写、快发布、快阅读见长的Web2.0的代表产物,140个字附一张图片或一段视频的微传播成为当下最热门的信息传播方式。2010年被新闻传播学界、业界称为"微博元年",用户在数量上不断升级,微博从一个粉丝膜拜明星的工具逐渐转变为公民发声甚至表达政治意见的平台,微博上的公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4,(7):57-60
<正>目前,大多数融合新闻的呈现方式为将视频、音频和图片按照行文逻辑进行混合传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融合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则呈现出更多的媒体元素样态,除图片、文字、音频、视频以及信息图表之外,融媒新闻报道还可以依靠"互动"提升用户体验,降低阅读难度。交互视频(interactive documentary)即为一种新型的融合方式,通过结合视频与互动,使得原本线性的视频叙述过程呈现非线性的特点,即用户不再需要完全按照制作者的叙述  相似文献   

18.
赵尚 《东南传播》2012,(10):77-78
专门化、机构化、只拍视频的拍客媒体在当今社会已渐渐崭露头角,本文认为具有较大新闻价值的突发性公共事件是拍客媒体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本文以一则重大交通事故的拍客媒体报道为例,分析了在突发性的公共事件发生时拍客媒体的特点、优势和作为,并认为它可以和专业化的媒体形成共生关系,共同满足受众日益快速和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9.
卢佩 《新闻窗》2008,(6):88-89
当今视觉时代,快节奏生活的人们对于图片和影像情有独钟;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博客、播客、换客、闪客、威客、拍客等网络客文化更是层出不穷。其中,拍客的兴起为受众提供了一个展现图片和影像的平台与空间。  相似文献   

20.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视频摄录设备的家电化,使得拍客博客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颠覆了传统新闻学上独家新闻、抢新闻的意义。海量的信息,各家媒体基本上是"你有我有全都有",而如何"横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