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学数学教育应充分重视"问题解决"的教学。什么是"问题解决"教学?即"问题解决"教学是指":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学生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对问题进行探索,并获得问题的最终解决,从而掌握一定的思想方法。""问题解决"教学中所指的"问题"是一些"非单纯练习式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讲应该是不熟悉的、全新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问题解决"的学生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是"十一五"期间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在北京市规划办申报立项的课题。该课题是学校在"十五"期间进行"问题意识"研究基础上,以"问题解决"为切入点,重点研究:问题解决在不同类型学习内容中的运用及小学生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策略两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3.
基于"问题解决"的"解决问题"教学,是《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研究》的子课题.说到"解决问题",大多会联想到"应用题",有的教师甚至认为"解决问题"就是"应用题"的改称.其实,"解决问题"比"应用题"所涉及的对象、内容更广,无论在课程目标、内容广度、教材编排、呈现形式、解决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本文探究的是"问题解决"与"解决问题"概念的界定,"问题解决"目标内涵和"解决问题"内容特点,以及基于"问题解决"的"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问题解决"的教学已经成为新课标教学的一种主要模式,而"问题解决"教学的前提是更好地提出问题和提出更好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中品尝数学的乐趣,开发其潜能。  相似文献   

5.
刘羽中 《林区教学》2010,(10):105-106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核心,"学生没有问题才是最大问题"。"问题解决"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主线,引领学生以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领悟知识、发展能力、培育情感的教学方法。将对"问题解决"模式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当我们把教育定位在只是"脱贫致富"的手段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实际上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因为它没有重视"人",没有从文化特色和具体情况出发来发展教育。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提出"共生教育"理念。所谓"共生教育",解决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人类自身的生长同它外部世界的良性发展形成一个共生互补的系统。另一个问题是在与其它民族、其它文化相处以及对待自己的文化和现代化发展这些问题中形成的文化"共生"。一个是自然"共生"、一个是文化上的"共生"。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我们才有可能解决我们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问题发现和解决的过程。问题发现教学法,很早就引起了心理学家、教育家们的兴趣,最有代表性的是布鲁纳的"发现法"和前苏联教育家马赫穆托夫提出的"问题教学法"。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事实上,不仅学习从问题开始,人类的每个发展创造或进步,也是从对问题的认识开始的。"问题发现与解决"教学法就是将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相似文献   

8.
谢佳军  张晓灵 《教师》2011,(17):83-83
爱因斯坦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问题的解决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蒸汽机的发明源于"水壶盖为什么会冒起来"问题的提出;万有引力的揭示源于"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问题的发现。问题的提出是解决问题的必要前提。但是不是所有问题的提出都会带来"问题的解决"呢?  相似文献   

9.
曹丽萍 《教师》2012,(13):82+115-82,115
"说话"是快速提高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活力源"和"动力加速器"。怎样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在特定情境或特定条件下"述说"出一句"个性鲜明,构思精巧,语句流畅"的话语?这是小学语文课改亟须解决的问题。为了切实解决这一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问题解决"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问题解决"作为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表现内容之一,也是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研制组组长李艺教授明确提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技能,  相似文献   

1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如今也是我国现实和学术研究的重点和焦点问题。能否合理解决"三农"问题关系到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和实现现代化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三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探索性问题是高中数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教师应以研究探索性问题为突破口,切实提高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在探索中不断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本文分析了探索性问题的特征及其教学原则,并研究、总结了几种探索性问题的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13.
城中村"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城市建成区或发展用地范围内处于城乡转型中的农民社区。"城中村"改造的完成,有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制约着"城中村"改造的进程及彻底性,直接决定着"城中村"改造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14.
宁长兴 《考试周刊》2010,(29):160-161
力学平衡范围问题是高中学生最棘手的问题,学生掌握有效的方法,将有助他们解决力学问题,本文以"从题目涉及的具体参量"、"从与之相关的参量范围"、"从一些条件不等式"、"从临界状态"几方面为切入点,阐述解决力学平衡范围问题,可以使学生解题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义务教育资源分配和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分析"择校"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利弊,缓解"就近入学"和"择校"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从根本意义上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进而解决"择校"问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习数学的关键是解决数学问题。"问题解决"的过程具体表现为教师对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指导过程。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无论是总体目标还是分段目标,都明确表述了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7.
语文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理解语言的过程,从语言到内容解决"表达什么"的问题,从内容到形式则解决"怎样表达"的问题。但是阅读离不开语境,语境是语言构成的言说环境,在文本中,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中,目前仍有两个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一是分科研究导致的教师知识结构与教学的整体性要求不适应的问题;二是分科教学和研究与深化教材内容不适应的问题。整体性是"协作式"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现有状况下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是进行基本原理课"协作式"教学。  相似文献   

19.
解决校车问题,就校车论校车是不够的,应该将它放到教育系统和整个社会系统中统筹考虑。从"物品效用的可分性"这一自然属性看,校车不是公共物品,但是从体现"个人自由""社会公正"等社会属性看,校车是政府的责任。财政投入不足直接导致校车事件的产生,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是解决校车问题的必要前提。今天中国校车的问题是教育的问题,更是社会的问题,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在于建立宪政秩序。  相似文献   

20.
徐丹军 《新课程研究》2010,(6):74-74,85
数学学习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因此问题解决教学能够彰显"数学味"。本文从引导自主探索、指导问题解决、架设创新桥梁等方面阐述了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