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捉泡泡     
目的:发展幼儿奔跑、跳跃等动作,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准备:电动玩具“熊猫吹泡泡”一个。幼儿在场地上四散站立。玩法:游戏开始,教师出示熊猫玩具并告诉幼儿:“熊猫今天带来许多泡泡送给小朋友玩,你们看到它吹泡泡后,就可以去捉。”教师启动开关,“熊猫”向各个方向“吹泡泡”,幼儿迎着泡泡跑着、跳着捉泡泡。玩一会儿后,教师说:“熊猫的泡泡吹完了,我们也造些泡泡让熊猫来玩吧!”幼儿三三两两自由结伴手拉手成圆圈表示“泡泡”造好了。  相似文献   

2.
郑永 《学前教育》2011,(6):48-49
“玩具超市”是班级中的一个区角,是家长与幼儿将自己家中已经不玩的、齐全的、有七八成新的玩具收集于此,并按类摆放,供幼儿潜回家玩。幼儿可凭“借物证”到“玩具超市”中借玩具(可将玩具带回家),每一次限借一样玩具,并于下一个开放时间归还。此项活动深受众多家长与孩子的喜欢。  相似文献   

3.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十·一”放假逛超市了吗?我们来说说超市的物品怎么摆放的,好吗? 生:把文具放到了一起;把食品放到了一起;把玩具放到了一处;把服装摆放到了一个地方…… 师:把同样的或同种类的物品放到一起,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一起要研究的“分类”。  相似文献   

4.
娱乐玩具是指那些滑稽、幽默、诙谐的玩具,如不倒翁、熊猫吹泡泡、小熊拍照、小妹妹弹琴等等。教师怎样利用这些幼儿喜爱的娱乐玩具,启发幼儿智慧,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欢乐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幼儿园介绍娱乐玩具活动的三个实录吧。[实例一] 介绍玩具“小熊拍照”  相似文献   

5.
区域活动暂告段落。幼儿开始整理玩具。在“娃娃家”游戏的幼儿不愿意把包裹起来的物品打开放回原处,他们说准备明天“郊游”用。考虑到游戏延续的需要,我没有坚持让幼儿把玩具放回原处。而有些教师则认为,区域活动后必须把材料放回原处,否则会破坏活动  相似文献   

6.
幼儿常把玩具物品搞坏,把瓶罐杯盘打碎,把书撕烂……对此,不少家长会感到烦恼,感到束手无策。幼儿的这些行为.就是一般所说的“破坏性行为”。幼儿的“破坏性行为”,可分为“无意破坏”和“有意破坏”两类。“无意性破坏行为”主要出现在小年龄孩子身上。如递给孩子一件新玩具,他刚接过去,手  相似文献   

7.
一、多方入手,培养幼儿的操作技能培养幼儿具有分类、测量、记录等操作技能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任务之一,教师必须把这一任务渗透和落实到科学教育的种种活动中去,让幼儿学会初步的科学操作技能。1-提供多种材料,训练幼儿的分类技能。发动小孩和家长共同收集物品材料,让幼儿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进行分类。例如在“省力的轮子”活动中收集数量众多的轮子让幼儿操作,幼儿有的按材料、有的按大小、有的按颜色,还有的按两个特征分类。在上述种种分类操作活动中,老师一方面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去分类,允许有错误和争论;另一方面用语言…  相似文献   

8.
1在户外活动时,幼儿很喜欢玩转椅,浪船等大型玩具,玩得高兴时会情不自禁地扬起小手跟老师说“再——见——”一次,我问他们:“你们上哪儿去呀?”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自己想去的地方,近至余姚、上海,远至北京、台湾、日本。此时,我进一步问:“你去干什么哪?”让幼儿练习说完整句,如:“我到上海动物园看熊猫。”“我到西安看爸爸。”  相似文献   

9.
孩子的教育应从最初抓起,家长和老师要在开发孩子潜在的能力,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上下功夫。耶鲁大学儿童教育研究中心的儿童教育学专家麦克尔·卡普兰认为,幼儿从牙牙学语就孕育着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智慧的形成。同样,幼儿适当的活动也能刺激能力的增长。一些能发声和色彩鲜艳的移动玩具或其他物品,就更能刺激孩子反应。相反,太多的玩具会让幼儿失去自我保护的能力。让孩子认识“头”“手”“脚”和其他身体部位能激发他们理解文字的兴趣。卡普兰还认为,较小的幼儿玩耍较大幼儿的移动式玩具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活动能力,大人在他们面前经常阅读地图,或做假山钻山洞  相似文献   

10.
一、材料的拓展 材料是幼儿进行建构游戏的物质基础。在幼儿园增添了一部分现代结构玩具、积木的同时,我们把目光投到了色彩斑斓的包装制品上,发动全园家长、老师、幼儿平时注意收集废旧的各式包装盒,又利用暑期、春节喝饮料、送礼品的旺季集中收集纸、盒、罐等外包装物品。经过筛选消毒,部分进行加工后,分门别类陆续投放到建构游戏中,成为建构游戏的“新”材料。 这种“新”材料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四类:1.包装盒类(有牙膏、营养品等纸盒;豆腐、果冻等塑料盒;包装糖果、饼干的铁盒等);2.瓶、罐类(有易拉罐、饮料瓶、药瓶等);3.泡沫类;4.辅助材料类,主要是由教师或师  相似文献   

11.
<正>观察时间:2017年5月10日观察对象:陈××、魏××、郭××观察地点:区角游戏"快乐超市"观察目的:区域游戏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观察实录:根据孩子们游戏的需要,本学期我们增设了"快乐超市"这一角色游戏。和孩子们商量后,我们把超市的物品分成了生活用品类、食品类和玩具类。经过一周的环境布置、材料投放,"快乐超市"今天开业了,陈××、魏××两个女孩子是今天的营业员。她们戴好角色标记后开始整理超市货架上的物品。  相似文献   

12.
情况分析 我班有60名幼儿,由于人数多,大规模地开展角色游戏比较困难,必须让每个幼儿都成为游戏的主人,激起游戏的兴趣。手工课上有些幼儿用废旧纸盒做了漂亮的电视机、电冰箱;用雪碧瓶做了锅、碗、勺等。但他们不能清楚地归类,为了在游戏中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分类、速算。“苗苗百货商场”诞生了。 内容与要求 1.幼儿通过活动懂得百货商场里各种物品都是以一定的用途分类,将同类物品放在一起,就建立一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要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我们身边的许多废旧物品,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玩具制作材料,用其制作的教玩具,不仅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而且也可以让幼儿在操作中促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让其脑、手更灵巧,体验到游戏的快乐.  相似文献   

14.
做法 鼓励幼儿从家中带来各种各样的玩具,组织“玩具店”角色游戏,让幼儿轮流扮演售货员、顾客或其他角色,买到玩具后尽情地玩。  相似文献   

15.
为了弥补商品教具的不足,适应教学的需要,许多年来,我处处留心,收集自制了“六集”教具本:用不同颜色的蜡光纸折成各种各样的动物与物品,分类贴在一个本子上,就成了一本“手工集”;用彩色纸剪成形状各异的花、花边、对称动物等,粘贴起来就是一本很好的“剪纸集”;用各种几何图形拼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故事画面,就成了“粘贴集”;用不同图案的糖纸按不同种类贴成“糖纸集”;把参观各地风光的门票、留影保存下来做成“参观纪念集”;把幼儿平时的范画订成一本色彩斑斓的“绘画集”。在我十几年的幼教生涯中,我  相似文献   

16.
区域活动暂告段落,幼儿开始整理玩具。在“娃娃家”游戏的幼儿不愿意把包裹起来的物品打开放回原处,他们说准备明天“郊游”用。考虑到游戏延续的需要,我没有坚持让幼儿把玩具放回原处。而有些教师则认为,区域活动后必须把材料放回原处,否则会破坏活动常规。平时这种情况在科学角、数学角等探究性、延续性较强的区域活动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您怎样看待并解决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17.
娱乐玩具是指那些滑稽、幽默、诙谐的玩具,如不倒翁、熊猫吹泡泡、小熊拍照、小妹妹弹琴等等。教师怎样利用这些幼儿喜爱的娱乐玩具,启发幼儿智慧,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欢乐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呢?让我们先看看幼儿  相似文献   

18.
刘隽  季燕 《山东教育》2005,(27):29-30
设计意图 幼儿在活动中常常会操作各种玩具、材料,不同的操作方式会带来物品不同的运动状态,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力”已经有了许多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联系幼儿的生活,对于大班的幼儿可以提升到粗浅的科学知识,以合适的方式让幼儿形成“力”的概念。基于这样的认识与需要,我们设计了“神奇的力”的活动,让幼儿在反复操作中体验探索带来的乐趣,了解“力”的初步知识。  相似文献   

19.
一谈起民间游戏,老师们都非常兴奋,特别是年龄稍大些的老师都能如数家珍似地说出许多游戏名称,如“跳绳”“翻绳”“摔宝”“跳皮筋”“拾石头子”“弹杏核”“扣泥巴”“弹玻璃球”“踢毽子”“推铁环”“拾高粱柞”等等。回忆起自己的童年,虽然家庭生活并不富裕,没有现在的各种高级玩具,游戏材料都是一些废旧物品做的,却觉得过得充实、快乐,各种各样的游戏给自己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今天在省民间游戏研究小组的指导和组织下,民间游戏走进了幼儿园,老师们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和孩子们一起玩起了童年的游戏。在组织幼儿进行“摔宝”游戏…  相似文献   

20.
分类思想人人有. 幼儿园老师在桌上散乱地放置下列若干物品:2本书,3个苹果,1支笔,1辆玩具汽车,2个橘子,1只玩具小白兔,1块擦皮……老师对一位小朋友说:“你能将桌上的物品整理一下吗?”预期的现象发生了——这位小朋友将桌上待整理的物品分成3部分:水果、玩具与学习用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