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一、前言意识支配行为。如何加强对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的培养,是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为使这一改革更具有针对性,有必要对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的现状作一调查。二、调查对象与方法随机抽取太原市3所重点中学、3所普通中学、1所厂矿中学、1所农村中学共8所中学的1200名学生,对他们进行回卷调查,回收问卷1000份,有效问卷953份其中男生549份,女生404份,有效回收率为79.4%。三、调查结果1体育在中学生自由支配时间中的地位认为自由支配时间很少的学生占50.3%,认为一般的学生占44.…  相似文献   

2.
文科、理工科、体育类大学生社会支持程度调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崔小梅  郑权  吴洁 《体育学刊》2002,9(6):78-79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计分方法及参考全国10城市同龄常模,对科、理工科、体育类大学生男233人、女234人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程度女生略高于男生,但没有明显差异;被测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程度均高于全国10城市同龄常模,男生差异不显,女生差异非常显;科学生社会支持程度高于理工科学生,但低于体育类学生,男生差异非常显,女生差异显。研究表明,体育有利于增进社会支持程度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体育活动兴趣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学生能否积极地进行体育活动,常常与他们的兴趣有关。为了更好地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以便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体质,了解影响学生体育活动兴趣的原因,无疑是很有意义的。为此,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调查对象及方法调查了北安市三所中学(省重点中学、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各一所)的936名学生(男:49.7人,女:509人)。采用“体育锻炼心理问卷”、单独询问及观察法。调查结果及分析一、学生对体育活动兴趣程度的比较调查表明,无论男、女生,对体育活动特别喜欢和喜欢的均占多数,而讨厌体育活动的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调查,比较三明市体校、卫校、普通中学三类不同专业的中学生共213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全体样本各因子分(除躯体化因子分外)均高于常人组,女生心理问题比男生严重,各专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为:卫校最差,体校次之,普通中学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5.
<正> 我国城市中学学生的运动损伤情况已见报道,但农村中学学生的运动损伤情况尚缺乏研究,为探讨其产生规律,我们对山东省沿海、山区、平原地区的9066名乡镇中学学生(男:5784人;女:3282人)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计伤标准为体育运动中造成的各种伤病。调查形式为复查医院病历、体育教师记录,运动损伤调查表和分组座谈等。 1.运动损伤整体概况:在调查的9066名山东省农村中学生中发生过运动损伤者共784例,发生率为8.65%,其中男生为514例,占男生调查人数的8.89%。女生为270例,占女生调查人数的8.23%,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与男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和频次明显高于女生,且在无教师指导下体育活动较多有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5 000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体育项目偏爱、体育学习兴趣与体育锻炼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低运动量学生的总体检出率为53.7%;(2)低运动量检出率存在性别、学段和城乡差异,女生高于男生,高中高于初中和小学,乡村高于城市;(3)除表现难美类项目外,体育项目偏爱量表总分及各维度与体育学习兴趣总分及各维度以及体育锻炼行为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4)学生在田径项目上的得分对体育学习兴趣和锻炼行为的预测效果最好;(5)中介效应结果显示,体育学习兴趣在体育项目偏爱与锻炼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体育项目偏爱既直接对锻炼行为产生影响,又通过体育学习兴趣对锻炼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2000年6~22岁汉族学生血压、肺活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青少儿心、肺功能现状,利用SPSS程序,对2000年6~22岁学生血压和肺活量进行统计分析,并与1995年体质调研相关资料对比。结果发现:城市学生血压高于乡村学生;城乡男生均高于女生;城乡学生血压从10岁开始明显随年龄增高而上升。肺活量指数:城乡男生高于女生;乡村男生高于城市男生;男生肺活量指数突增年龄为14岁,女生为19岁。2000年13~18岁学生血压高于1995年同龄学生;13~22岁城市学生肺活量指数也高于1995年。结果提示:青春期是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质健康、预防高血压的关键时刻,开展学生体育卫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汉、维、哈族1130名中学生价值观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特点。结果表明:①不同民族、性别、年级、城乡的中学生体育价值观存在一定的趋同性,对体育的个体价值认识普遍比社会价值深刻。②不同民族、性别、年级、城乡的中学生体育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哈族中学生比汉维中学生、高中学生比初中学生、农村中学生比城市中学生对体育价值观有更全面的理解;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认为体育活动可以提供社会交往的场所和机会。  相似文献   

9.
王莹 《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55-25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嘉定区高中生体育学习兴趣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总体比较高,男生多源于内在驱动,女生多受外界影响。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关注程度较高并有一定的理性认识。男生比较喜欢集体性和有身体对抗性项目,女生喜欢相对柔和一些的运动项目。学生希望体育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并希望对课堂有一定的自由支配权。  相似文献   

10.
主要研究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控制力的特点,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自我控制力提供有益的帮助。对543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心理测量,结果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控制能力不存在着性别差异,男生总体水平高于女生;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控制能力存在年级差异,总体水平依次是大三、大四、大一、大二;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控制能力不存在生源差异,总体水平依次是农村、镇郊、城市。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以南京4所大学部分学生为调查对象,旨在了解普通高校体育舞蹈体育选项课学生学习满意度。结果显示体育舞蹈体育选项课学生学习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学生个人、教师、学习环境、教学内容;在获得学习乐趣方面,女生的学习满意度显著高于男生;在对教师动作示范水平满意度上,有显著性别差异;在教学内容方面,女生的学习满意度显著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12.
对农村中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当前农村中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结果表明,农村中学生有较强的健康意识和体育观;学生体育消费以实物消费为主;学生的体育动机以测试动机为主;影响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主要有:学习负担过重,活动场地较少,家庭不支持等。  相似文献   

13.
杨万程  合俊聪  倪利 《精武》2012,(31):49-49,51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学校体育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城市农村教育还存在很大差距。本文通过随机对鹤庆县几所中学的部分学生抽样调查,了解影响农村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因素,对此提出几点结论和个人建议,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大学生体育学习自信心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我国大学生体育学习自信心的调查,得知:①大学体育学习自信心的自我评价的总体水平呈正向性;②男生自信心的发展水平高于女生;③随着年级升高。大学生自信心反而下降;④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自信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学习体育感受”、“体育成绩”、“老师态度”、“家长要求”等。  相似文献   

15.
通过查阅文献及问卷调查,对辽宁省普通高等师范院校99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辽宁省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学生SCL-90各症状因子略高于全国常模;心理健康状况明显高于全国大学一年级学生平均水平并存在着差异,男生落后于女生,乡村落后于城市。本文提出了结合师范院校的特点,构建高师体育教育新体系,通过体育教育的特殊功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校学生体育考试与焦虑水平的相关研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运动竞赛焦虑量表”对学生进行了考试前的心理测试,结果表明:女生体育成绩高于男生,但焦虑水平别明显低于男生,且男、女生之间具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差异。通过对体育成绩和焦虑水平相关分析发现焦虑水平与体育成绩呈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身体锻炼活动量与初中生生活事件之间的关系,采用文献资料法、心理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对江西省会昌县两所中学的363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男生参加身体锻炼的比例要高于女生。在生活事件的6个因子中,男生与女生的健康适应产生了显著性差异,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的人际关系因子有显著性差异。身体锻炼与生活事件的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其他因子及生活事件总得分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自带准备活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革  卓莉  唐海军 《体育科研》2003,24(2):69-71
通过对湘潭工学院96、98级12个男生班和8个女生班的教学改革实验研究发现:大学体育课中学生自带准备活动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参与意识、发挥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对大学生的体育素质、体育能力、体育意识、锻炼习惯和融洽的师生关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的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文忠  林杰  何应凯 《体育学刊》2004,11(2):107-109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以华南理工大学为在校本科生男生10436人、女生2928人为对象,对当前理工科大学本科学生的体育态度和行为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体育态度基本处于良好水平。低年级(一、二年级)学生和男生体育态度得分高于高年级学生(三、四年级学生)和女生。  相似文献   

20.
针对武术专业学生与体育系非武术专业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了定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1)武术专业学生幻想性高于其他专业学生;(2)武术专业男生敢为性、世故性、自制性、敏感性高于非武术专业男生;(3)武术专业女生忧虑性、幻想性、独立性优于非武术专业女生;(4)武术专业女生聪慧性、幻想性优于男生,而独立性和敢为性弱于男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