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杨增新、冯玉祥之间的矛盾和新疆“三七”政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增新、冯玉祥之间的矛盾和新疆“三七”政变罗绍文杨增新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正月二十八日出生在云南蒙自县莫别村一个世代书香之家.此人以青年进士入仕,赴甘肃任知县。旋中日战起,宁夏将军锺泰任其为全军营务处兼带一营,从此兼习武事,后调新疆。民国以降,...  相似文献   

2.
杨增新是云南蒙自人,中华民国第一任新疆督军。1912-1928年治理新疆期间,他为维护祖国统一和稳定新疆作出了历史性的杰出贡献。杨增新作为一位民族英雄是当之无愧的。此外,他的政绩和工作、生活作风都显示出某些过人之处。  相似文献   

3.
杨增新禁鸦片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增新(1864—1928年),字鼎臣,云南蒙古人,自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担任新疆都督、主席、省氏、督办等职,独揽新疆军政大权达十一七年之久.对于这个封疆大吏的评价,新疆史学界发表不少文章,或褒或贬,说法不一.本文不打算对其一生活动做全面评述,仅就禁鸦片一事、略谈些看法.不对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4.
杨增新与俄国难民窜扰新疆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杨增新乘辛亥革命之机,登上了新疆都督宝座,继而在短短的数年之间,逐步消除了革命党人和地方割据势力,独揽新疆军政大权,成为新疆近代史上显极一时的政坛人物.杨增新主新初期,就面临着严重的危讥:军阀割据,财源枯竭.但杨增新却能运用各种权术,巧妙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为其后来的独裁统治奠定了稳定的基础.不仅如此,杨增新的外交政策也是极其成功的.他妥善处理1916—1919年俄国哈萨克、柯尔克孜、维吾尔、回等难民策扰新疆事件.笔者拟根据有关文献材料,对这一事件的发生、发展及杨增新所采取的对策,作一简要的叙述和分析,期与同行共商.  相似文献   

5.
杨增新在甘肃王夏刚民国时期统治新疆十六年的新疆督军杨增新,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西人新疆以前,曾在甘肃任职十八年,其问职位虽不显赫,离甘时仅为候补道员,但他在甘肃的政绩,曾为当时的一些人所肯定。陕甘总督魏光焘在杨增新任河州知州期问,就向清廷奏举...  相似文献   

6.
袁世凯帝制时期,从蒙自走出的文臣武将显赫一时。新疆的杨增新、杨飞霞,广东的龙济光、龙觐光兄弟,还有直隶的朱家宝等人,均深受袁世凯器重。袁世凯以爵禄权位,竭力笼络这些蒙自人。在《洪宪封爵题名》的130人中,以籍贯而言,蒙自人,无论以县一级还是以道一级计算,人数均为最多的,分别为4人和7人;以爵位而言,最高的一等公是以龙济光领衔(后更加封为郡王)。袁世凯亟盼蒙自人能够支持其帝制自为,并派龙觐光率军攻取蒙自道以断绝护国军后路。但事与愿违,龙军在广西、蒙自均遭失败,被迫加入护国军阵营。至此,袁世凯不得不取消帝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收集了在国内刊物上公开发表的有关研究杨增新的代表性论著和论文。认为对杨增新的研究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对杨增新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感,有待学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对杨增新的研究充分利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杨增新的研究对当代治理新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俄国难民窜扰新疆始末黄建华,马文华史学界对杨增新的研究,可称得上是硕果累累,但对杨增新妥善处理1916-1919年俄国哈萨克、柯尔克孜、维吾尔、回等族难民窜扰新疆事件,史学界还没有深入的研究,有鉴于此,笔者拟根据有关文献资料,对俄国难民事件的发生、发...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之后,杨增新接替袁大化主政新疆,其执政之初便面临着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诸多方面难题,为了稳定社会局面巩固统治地位,杨增新采取了一系列吏治改革措施,对当时和以后的新疆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杨增新主政新疆17年期间,制定了闭关自守、愚民、弱兵等一系列“无为而治”的治新政策,一方面使新疆出现了相对安定的局面,另一方面又使新疆人民长期禁锢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经济文化长时间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11.
杨增新统治新疆时期,在农业、纺织业方面采取了"开渠垦荒"、创办纺织公司等振兴实业的措施,为新疆近代社会经济和棉纺织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杨增新振兴农业和纺织业的举措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杨增新在甘肃任职十八年,与甘肃教育发展有关的活动主要是其署理河州知州和担任甘肃新式学堂总办期间进行的。杨增新在河州积极兴办教育,重修和新建三所书院,开办义学,一时之间河州文风大盛。担任学堂总办时,筹备并负责甘肃文高等学堂、师范馆和武备学堂,甘肃的新式教育由此逐渐取得发展。正确认识杨氏在甘肃办理旧式教育和新式教育的活动,对进一步认识杨增新在新疆实行的文教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增新统治时期,新疆的石油工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与辛亥革命前相比没有太大的起色,第二阶段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给新疆石油工业发展提供了契机。因此新疆石油工业在此阶段出现了春天。第三阶段则由于苏联国内形势稳定,石油产品又大量输入新疆,所以新疆石油工业迅速衰落。  相似文献   

14.
近代,云南对外贸易的开展,以1889年蒙自设关为起点,晚于中国沿海约半个世纪。在其经营环节上一开始便表现出与沿海地区不同的特点,即在进出口贸易中,主要由中国商人经营。这主要是因为云南地区早就具有对外贸易的悠久历史和便利的商贸通道,以及云南人民对外国侵略者的有效反抗等原因。这种经营特点使云南外贸商人可以较自主地发展,但也因其资力有限而影响着云南丰富自然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的新疆学校教育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由于地处边陲 ,民族杂居 ,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对落后于内地 ,历史上文化教育的情况也是如此。民国以来的二三十年代至 4 0年代 ,教育情况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变 ,特别是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 ,在当时苏联的影响下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新疆的文化教育事业有了突出的发展。一、杨增新、金树仁时期的新疆教育1 91 2年 ,杨增新主政新疆后 ,一度不重视教育的发展 ,借口财政困难 ,起初不愿恢复关闭的学堂 ,后虽恢复 ,但经费不足 ,到 1 91 5年时 ,全省教育经费只有 4— 5万两。即使已有的学校 ,也是设备简陋 ,教员薪俸不足糊口 ,学务废弛。当时全省…  相似文献   

16.
杨增新主政新疆期间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有利于近代中国西部的开发与发展;对这些具体问题进行反思,揭示其给予今天西部大开发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朱自清先生曾在《蒙城杂记》里写道:“蒙自小得好,人少得好……正像坐惯了普通火车的人,乍踏上个碧石小火车,会觉得像玩具似的。”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的蒙自,辖区内共有汉、彝、苗、壮、回等19种民族,总人口39.08万人,总面积为2228平方公里。蒙自虽小,却是云南建县最早的24个干年古县之一,  相似文献   

18.
1928年7月7日,新疆都督杨增新被戕,引发新疆乱局.这一偶然性事件为南京国民政府统合新疆提供了一个契机.随后,国民政府就经略新疆之人选引发了一场风波,白崇禧卷入其中.从国民政府试图统合新疆的历程来看,面临着三重困境:一是自身力有不逮,无法掌控新疆局势;二是所得人选的个人心境;三是来自新疆地方政府的反应.但从结果来看,显然实现了多赢的效果:中央政府获得了新疆地方的高度认同;新疆地方得到了中央政府的授权,维护了统治的合法性;白崇禧则掌握了舆论上的主动.  相似文献   

19.
清末蒙自海关对外贸易体现出极强的转港贸易特色。凭借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转港贸易使云南与世界市场联为一体,蒙自迅速发展成为云南对外贸易的中心和物资集散地。到了20世纪初,随着滇越铁路和个碧石铁路的相继通车,引起了云南交通格局的变化和外贸中心北移昆明,使蒙自转港贸易的地位逐渐旁落,城市迅速衰落。  相似文献   

20.
车辚 《毕节学院学报》2013,31(2):117-122
蒙自是晚清云南的涉外中心、外贸中心、邮电通讯中心和滇东南重要的货物集散地,法国将修筑滇越铁路的前沿指挥部和后勤补给地放在蒙自,提升了蒙自在区域经济中的商务地位.1910年滇越铁路通车后,进出口商品均由火车运输,不再通过蛮耗水运码头和蒙自县城中转,蒙自口岸开始衰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