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论思想政治新课程的生活性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新课程已从传统的科学世界回归到了现实的生活世界,因而生活性品质便成为其内在品质。这种生活性品质,在教学目标上主要体现为知识目标的生活性品质、能力目标的生活性品质、情感态度目标的生活性品质、价值观目标的生活性品质,在教学内容上它联结了学生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未来生活,在教学过程上它使学生体验着人化生活、情感生活、交往生活。  相似文献   

2.
王晓红 《考试周刊》2014,(36):188-188
"生活即教育",幼儿的生活就是幼儿的活动,幼儿的活动就是幼儿的经验。幼儿园课程应当反映幼儿的生活,将幼儿生活中有益的经验纳入幼儿的学习,在幼儿生活中寻找教育机会,在社会生活中寻找教育源泉,在区域活动中开展生活教育,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练习生活技能,让教育真正回归幼儿生活,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相似文献   

3.
生活在何处     
范秋明 《湖南教育》2014,(10):57-57
很多人都对当下的生活很不满,身在生活之中,心在生活之外,心与生活相脱离。这非昆德拉笔下超越平庸的"生活在别处",而是逃避现实的另一种"生活在别处"。  相似文献   

4.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忌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  相似文献   

5.
休闲沙龙     
声音如果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忌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  相似文献   

6.
王文芳 《江西教育》2003,(13):22-22
“生活化”的习作,就是让习作走进生活,通过创设条件,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习作,形成在实际生活中有用的技能,并在习作中学会思考、透视生活,并形成改造生活、提炼生活的意识,提高生活的质量。一、“生活化”的习作内容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习作是为生活而作的,  相似文献   

7.
1动物和环境一、填空题。1.各种动物都必须生活在__________的环境里,动物生活的环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由于各种动物都必须生活在__________的环境里,所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__________的动物。二、连线题。蝴蝶生活在炎热的丛林蛾子多在白天活动猴子只能生活在水里白熊生活在干旱的沙漠中鱼儿多在夜间活动骆驼生活在寒冷的北冰洋三、简答题。1.我们可以在什么地方捉到蚯蚓?2.蚯蚓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2植物和环境一、填空题。1.各种植物都必须生活在__________的环境里。植物生活的环境包括__________、____…  相似文献   

8.
正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事实上就是幼儿生活的世界。幼儿的一日生活、与幼儿有关的社会生活及幼儿的游戏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我国幼儿园教育早期,陶行知先生就已倡导"生活教育思想",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我们在不断研究、学习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以幼儿的主题活动为有效途径,积极开发和利用生活教育资源,让教育融入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9.
<正>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在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一直牢记着着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思想,作为一个班主任,承担着教育孩子的方方面面,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教育,因此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有意识地坚持用生活化的语言及生活中的例子来教育学生,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从生活中领悟学习的  相似文献   

10.
卢文艺 《学子》2014,(7):40-40
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事实上就是幼儿生活的世界。幼儿的一日生活、与幼儿有关的社会生活及幼儿的游戏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我国幼儿园教育早期,陶行知先生就已倡导"生活教育思想",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我们在不断研究、学习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以幼儿的主题活动为有效途径,积极开发和利用生活教育资源,让教育融入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1.
学校德育应引导学生幸福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就是那种对作为生活整体的善的寻求”,①生活目的本来就在生活的努力中表现出来,它指向生活本身。生活目的不是某种结局(或目标达成)而是生活本身那种具有无限容纳力的意义。也就是说,生活本身具有自成目的性(autotelicity)。②那么,追问生活的意义就是追问什么使生活值得生活,按赵汀阳先生的论证,即追问生活所追求的效果。这一效果其实就是每个人都明白的“幸福”———好的生活。③人的好的生活是在寻求好生活之中度过的生活,人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也就在人寻求“幸福”的生活过程之中。德性,按照麦金太尔的…  相似文献   

12.
正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幼儿的一日生活、与幼儿有关的社会生活及幼儿的游戏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事实上就是幼儿生活的世界。在我国幼儿园教育早期,陶行知先生就已倡导"生活教育思想",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我们在不断研究、学习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以幼儿的主题活动为有效途径,积极开发和利用生活教育资源,让教育融入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生活教育的内涵及本质,分别从五个方面阐述了生活教育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应用:生活教育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联系;生活教育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中的应用;生活教育为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增添元素;生活教育在幼儿园安全教育中的应用;生活教育在幼儿园创新活动中的应用。总之,未来的发展之路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教师更加努力,幼儿教育的发展才会更好。  相似文献   

14.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它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知识内容上比较注重突出与生活、社会、学生实际之问的关系,在课程实施中也特别强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就是指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适当做些变形处理。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进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15.
语言来源于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通过观察生活、再现生活、体验生活等形式引导学生走向生活,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相似文献   

16.
一位教育专家说: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赏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学会忧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周围的人们。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相互帮助中,他便学会关心他人。如果孩子生活在亲情、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环境造就人才@舟辑~~  相似文献   

17.
语文从生活中来,也要回到生活中去。语言来源于生活,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气息在洋溢。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那么,如何将生活与语文教学联系得更和谐呢?  相似文献   

18.
生活对教育来说具有根源性、本体性的意义——教育源于生活,教育即生活,且为了生活。儿童在生活之初走进教育,在教育中开始一种特殊生活。教育既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又要关注儿童的未来生活,更要关注儿童的可能生活。  相似文献   

19.
适应思想政治课改革的需要,我们积极探索生活化教学策略,努力把基于生活、关注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逻辑理念渗透于课堂,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过程,追求生活逻辑与学科逻辑的有机统一,让学生在生活中求知,在求知中生活,在学习生活中发展自我。  相似文献   

20.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美术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略美术的独特价值"。因此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打开生活的窗户?作为中学美术教师,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谈艺术,联系生活学美术,把生活经验艺术化、美术问题生活化,体现"美术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艺术就在身边,感受到美术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