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是不断发展的,不仅表现在汉语词汇双音节词占优势,词汇量扩大,同时还有词汇意义的发展演变。关于词义的演变,主要包括词义的主要部分即概念义,以及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色彩义。而概念义的变化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古今词义完全不同,词义范围有差异(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本文主要是就当下网络语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进行分析,这里以"奇葩"为例。这个词语,古已有之,但是当下出现在口语及网络语言中时,其概念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也由一个褒义词变为贬义词。本文主要分析其词义演变的过程,并且针对之前的先例,对该词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吴鹏 《德州学院学报》2011,27(5):65-68,74
"行"义动词在古汉语中不胜枚举。"概念要素分析法"是通过维度分析,运用"概念要素"来剖析词义结构的方法。概念要素进入到一个词的词义结构之中,叫做词化。运用"概念要素分析法",以主体、对象、方式、目的等多种维度作为考察重点,既能很好地对古汉语"行"义动词词义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总结基本的词化方式,又能清晰地展现其演变模式。以词义为中心,探究词化方式,梳理历时演变,有助于我们对古汉语"行"义动词的词义进行深入考察。  相似文献   

3.
基本颜色词是具有专门性、代表性和确定性的词的聚合。基本颜色词自产生以来,词义一直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基本颜色词词义可以分为隐喻义和象征义。语义不断扩展并表现出不平衡性,由表示颜色义扩展到表示性状到象征义的产生,语义不断抽象化。基本颜色词词义的这种演变是隐喻思维的结果,而象征义是隐喻义进一步抽象的结果,它们的产生都有一定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4.
《日知录》有丰富的词汇、词义研究内容,如解说词源、词的历史发展、复合词构成理据、词义演变、词义分化、词的多义性、词的古义和僻义、复合词的偏义性、古籍正确释义等;这些对现代词汇学、词义学研究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考英语越来越注重考查熟词生义,熟词生义的学习和融会贯通是英语学习的重要一环。文章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高考真题中出现的熟词生义进行分析和解释,发现高考英语中出现的熟词的语义范畴存在原型效应,即熟词多个义项是通过"原型义"扩展、引申而来的,并得出以下五点教学启示:重视熟词原型义项,激活学生认知思维,构建熟词义项网络,鼓励"英英"词义阐释以及结合语境分析生义。  相似文献   

6.
词汇作为一种体系,属于历史范畴。每个词所具有的属性,都隶属于一定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一些词的词义扩大或缩小了,一些词的词义转移了,一些词的色彩意义发生了变动,还有一些死去的词又复苏了,这就是词义的演变。词义的演变就象晴雨表,总是记录着变革时代脉膊的跳动,反映出社会情貌、风尚的变异。本文试图从一些原有的词在新时期所派生出的新的引申义、新的褒贬义、新的比喻义以及词义的复苏四方面  相似文献   

7.
词的多义义场是一个系统,运用“概念要素分析法”来分析常用词多义义场中各义项之间的异同,可以厘清常用词词义历史发展的脉络,还可以揭示词义演变的规律,是研究词汇系统历史演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土豪”一词的词义几经变迁,演变过程褒贬交替,感情色彩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如今作为网络热词,“土豪”在词性上不断丰富,其理性义和色彩义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它的词义演变折射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等现实问题.从大众的认知心理角度可更好地解释“土豪”新义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语法化是一种语言演变的过程。语言形式的意义从卖义词向虚义词转变,由功能实词向语法功能词转变。英语中许多单词和句型也是英语语法化的结果。语法化研究在英语教学中应用于介词搭配,词义引申,时、体系统等方面。对于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予词“给”[kei]的来源没有定论,但可将“给予”义作为予词“给”最先获得的意义。从历时的角度对“给”的词义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并把“给”的词义演变分为三个模式,以历史文献资料为佐证可以说明“给”词义的语法化历程。  相似文献   

11.
郝懿行的《尔雅义疏》中使用了两种训释方法:一是同义词同训法;二是同源词同训法。两者都不仅仅是对某一个词的训释,而是注意到了一组词的词义同步运动的过程,这对于研究词义的系统性和词义演变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认识论范畴、语言学范畴、民族文化对词义的渗透影响方面完整地分析词义内容,把词义内容分为三个层次,概念义、句法义、语境义。概念义是词义内容的基础部分,同时也是词义内容发展的根本。概念义到句法义是从认识论到语言学范畴上转化。句法义,本文主要从词进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受到各种句法成分的影响而激发词形成的句法义。概念义与句法义在语言的普遍意义上来分析词义内涵,而语言同样具有民族文性,体现在词义内容中就是语境义。  相似文献   

13.
英语阅读理解中的猜词悟义民勤县五中潘发勤,邱立忠在阅读英语文章时,少不了要猜词悟义。一是平时阅读中为了不影响阅读速度,可猜到词义的就不必去查词典;二是考试中做阅读理解题时遇到生词无词典可查,只好猜测词义。下面是几种猜词悟义的方法。1.定义线索(Def...  相似文献   

14.
关于现代汉语词的基本义与引申义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汉语词的基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问题既与词义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有关,又涉及词义的历史发展,因此,必须严格区分共时与历时两个方面,对词义从应用和演变两个角度进行不同的划分,才能看清二者的关系。另外,基本义的判定可以从词义的应用中找出几个具体指标。  相似文献   

15.
在汉语词义演变的过程中,除了词义的引申,词的误解误用同样会产生新义。词的误解误用现象在上古、中古和近代汉语时期都有一定程度的反映。"终风""谷风"和"耿耿"等几个词都存在误解误用的情况,并且这些词的误解误用义与古书的错误训释有关。具有误解误用义的可以是词,也可以是成语等熟语。但目前对词语误解误用义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有待于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6.
从语义学角度看,词与词之间不仅存在同义关系、反义关系,还存在上下义关系.上下义关系即上义词的词义包含下义词的词义.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在范畴理论的框架下,探讨英汉上下义词的构成方式.研究发现,英语在上下义词构成方面,处于最上层的上义词和直接位于其下的下义词倾向于用独立的词表示,只有位于第三层次的下义词才采用"定中构词法";而汉语在上下义词构成方面,倾向于从上至下都采用定中构词法.  相似文献   

17.
词义的演变受到内在动因及外在因素的双重影响。传世典籍中"呷"最初表示"众声杂沓",且是一个非独立语素,词义较虚。但中古以来,"呷"的意义不断实化,至唐代固化为"小口喝"义。本文认为,"呷"这一演变历程与摹声联绵词"吸呷"有一定关联,"呷"受到了"吸"的词义感染,加上原有吃喝义的更替变化,使"呷"完成了由虚到实的词义演变。  相似文献   

18.
"地理"一词是汉语中较为古老的词汇,其词义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多次演变,既有"对山川地貌描述"之义,又有"地理学""行政区划"之义,甚至一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风水"的代名词。通过对"地理"词义的考释,结合具体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以探索其词义变迁的社会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从认知和历时的角度研究语言象似性在词义演变过程的作用。通过对一词多义历时演变方式的分析,发现词汇的基本义和衍生义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理据关系,表现为象似性。这种象似性以事物之间多种相像关系为依据,是隐喻产生的基础。在词义演变过程中,人们利用隐喻达到词义的引申。  相似文献   

20.
以《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聊斋俚曲》三部语料为基本材料,对明清山东方言中的一类词——拟声词发展为动词进行探究和分析,发现很多拟声词发生了"从拟声到言说"的词义演变,即这类词既表拟声,又有由拟声而来的动作义,而且在山东方言中,这些拟声词演变出的表动作的动词词义,不再是临时用法而成了词的固有义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