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刘淑文 《教师》2011,(16):85-85
合作学习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当今社会竞争中不可缺少的能力和素质之一,《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本人就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如何取得实际效果,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作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我国本次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和组织实施的学习方式,《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把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由此可见,国家教育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李斌 《新课程研究》2009,(10):159-160
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其中小组探究合作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现代学习方式,《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曾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也是思想品德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不但能体现新教材的内容要求,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而且有利于实现教师角色的积极转换,使我们过去沉闷的课堂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互助学习"这种新课改倡导的新型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将"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培养目标之一而加以明确规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也明确提出:"鼓励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7.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合作学习已成为中小学课堂的一大"亮点",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并运用这一教学策略,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交流、生生互动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把教学建立在了更加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而且能增进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真正让每个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与实践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搞好"自主、合作、探究"呢?  相似文献   

9.
谢利民 《海南教育》2014,(10):53-54
交流、合作是人类社会生存至今的重要动力,新课程改革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在课程标准的"能力培养"中要求学生:"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相似文献   

10.
师生交流是新课程改革的中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交流、共同发展","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交流方式的变革。"强调在人的交往中学习,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让课堂真正地"动"起来,这个"动"不是教师或学生单方面的"动",而是一种"交流"...  相似文献   

11.
合作学习是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学生的思维、知识而不同,大家可以取长补短,为合作学习活动奠定了基础;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活泼好动,为合作学习模式的建构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林昭 《教育导刊》2006,(5):50-52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在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80年代开始为世人所关注。如今,这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之后已逐渐被广泛地使用和推广。《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提到:“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以下是笔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应用合作学习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3.
合作学习是20世纪中后期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学习方式,并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新世纪初,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要求,要“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强调合作学习业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三个基本理念之一,改变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邹丽秋 《成才之路》2011,(12):87-87
《生物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是"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充分发展"的特点,必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富有个性化,对情感的体验、科学态度的养成、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也会有很大的帮助。笔者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于携着新的学习方式上路,而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究实践"等策略是有效途径之一,它可以  相似文献   

15.
王水生 《成才之路》2010,(13):66-66
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然而,现实学校教育状况令人担忧,学校教育过分强调竞争而忽视合作,致使绝大部分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技能。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承担"育人"的目标。然而,广大体育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还很肤浅、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习方式的改变显得尤为重要,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其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中要求“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改革的指导性和纲领性文件《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  相似文献   

18.
张洁 《天津教育》2011,(9):58-59
在新课程改革中,评价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美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明确提出:"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评价。"小学美术评价,是一种发展性的学生评价。我认为,实施发展性评价,需要树立全新的评价理念,并解决好下面一些环节的问题。一、明确评价功能《标准》指出:"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19.
高金龙  高媛媛 《教师》2011,(16):19-20
[背景了解]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20世纪90年代合作学习理论传入我国,200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此后,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合作学习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并被经常应用于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此背景下,学校大力推行小组合作学习并多次进行了指导。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