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学是研究翻译的规律和艺术的学科,在针对于《论语》英译的实际运用过程当中,需要实时掌握翻译学的基本内容和构建模式,这样才能很好的完成《论语》的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2.
多元系统理论认为,翻译文学作为整个文学系统的子系统在整个文学系统理论中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体系,无可避免的地会因为受到整个系统中其他系统的影响,影响到翻译文学的种类以及作者翻译策略的选择。归化和异化作为两种翻译策略从来都不是绝对孤立地存在于翻译作品之内,而是杂合在一起。根据多元系统理论以《名利场》为例本文分析了译文的翻译策略是怎样受到其他因素地影响。并提到未来选择翻译策略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多元系统理论是翻译研究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给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描述性面向译语的新途径,这一系统具有动态功能主义的特点,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强调把翻译活动置于整个多元文化大背景下,拓宽了翻译研究领域。本文以分析"多元系统理论"中的文化因素来探讨文学翻译以及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用系统化的观点来看,作为开放性,综合性学科的翻译学架构分为“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有两个结构体系。翻译学的本体,是内部结构系统,有三大部分组成。翻译史、翻译理论、和翻译信息工程。其中核心结构是翻译理论,因此,建立翻译学的中心任务是建设翻译的理论体系。翻译的理论体系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翻译基本理论、翻译应用理论和翻译学跨学科了理论。  相似文献   

5.
佐哈将文学与目的语所在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因素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摆脱了仅仅研究翻译文本的传统做法,将翻译研究置放于文学、文化系统中研究其功能。这种描述性的翻译理论为20世纪后期其他翻译学派提供了有力的借鉴。翻译文学的地位不仅取决于多元系统中的地位,而且翻译实践本身也从属于它在多元系统中的地位。从这个角度看,翻译不仅属于一种双语活动,更重要的是,它隶属于文化系统中的各种关系。本文主要对佐哈多元系统理论对文学翻译策略的影响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来比较高的要求,要实时地、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翻译策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翻译策略与表达效果在课堂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了翻译策略与表达效果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应用,以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旅游立省”、提高河南的文化软实力已成共识.旅游翻译是衡量一个省文化软实力高低的标志.而河南旅游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影响着河南旅游业的发展.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支撑,分别从语言学、文化学和生态学视角对河南旅游翻译进行审视后,得出以下结论:河南旅游翻译存在的问题不是翻译本体系统单方面能够解决的,旅游翻译目标的总体实现需要翻译教育系统、翻译市场系统、翻译管理系统的协作与配合.  相似文献   

8.
综合系统的翻译研究目前需要一个科学的理论模型去串联起动态背景下翻译活动中会影响最终翻译质量的因素。翻译动态系统中的各种复杂的关联,以"蝴蝶效应"模式运行,即系统中某一个因素的波动往往会造成大相径庭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贺旺 《英语辅导》2010,(4):193-194
翻译批评研究是翻译学学科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保证译文质量、提高翻译研究水平、丰富翻译批评理论、促进译学与相关学科的融合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对翻译批评进行了界定,探讨了翻译批评系统内涵,分析了翻译批评系统功能,以期提高翻译批评研究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并促进翻译研究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一个民族的文化地位及特定文学多元系统内翻译文学的地位都会对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产生重大的影响。根据Evan-Eohar的多元系统假说,分析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夫妇及英国汉学家霍克斯翻译《红楼梦》时所选用的不同翻译策略异化和归化的原因可以发现:译者的翻译目的、对源语文化的认同程度及源语文化在目的语文化系统中的位置等诸多因素,皆会影响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本文从多元系统理论视觉,以《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为例,就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多元系统理论由以色列学者伊万-佐哈尔提出,并在以色列另一著名学者图里的描述性翻译研究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多元系统理论将翻译文学置于整个目标语文化系统内部,超越了传统的翻译研究只关注文本的语言学模式,打破了翻译学术界欧美学者占主导地位的局面,承接了翻译研究从语言学转向到文化转向的过渡。  相似文献   

12.
外事英语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宁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3):112-1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外事活动越来越多,外事英语的翻译越来越重要,社会越来越需要更多的外事翻译人才.目前,国内关于外事翻译的系统文章几乎没有,只有针对外事翻译的某些方面的文章.拟从外事翻译的概念,外事翻译的特点和标准,外事笔译和外事口译,外事翻译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方面,对外事英语的翻译做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系统科学中的辨证系统观为指导,以科学学中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对翻译辩证系统论予以辩证系统的元理论反思。认为,该理论不同于朴素整体性和机械原子性翻译理论,是一个辩证系统性的翻译理论,由关于翻译总体及其内外共时和历时的各个方面和各种关系的辩证系统理论成分按辩证系统的结构构成,存在于由翻译、相关和横断领域的学科和实践构成的环境中,以辩证系统观为观点基础,以翻译的全部为认识对象,执行辩证系统的元理论、认识和实践功能,体现为辩证系统的创生、运作和优化过程,并呈现出特定的辩证关联性、整体性、开放性和动态性。  相似文献   

14.
周朝伟 《英语辅导》2010,(3):215-219,227
把整个翻译系统看作一个“生生不息”的“有机体”是把握翻译本质的一种整体思维方式。广义翻译有机体可以看作社会有机体,翻译主体就是社会主体人;狭义翻译有机体是由五大翻译主体构成的复杂关系系统,各大主体都是“符号世界”里的“主体”,其相互之间的“阴阳互化”化生出翻译有机体的各种形态,演化出翻译有机体的全部历史。  相似文献   

15.
翻译是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根据多元系统理论,在强势文学多元系统内,译者往往采用归化翻译策略;而在弱势的多元系统内,则多采用异化式策略.闽籍翻译家严复、林纾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第三次翻译高峰期的领军人物,他们在译作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符合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学视角开展翻译研究是翻译研究领域的新发展。本文从当前国际国内研究现状出发,介绍社会学家卢曼及其社会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力图在借鉴卢曼社会系统理论核心思想的基础上,考察其与翻译研究的理论契合点,并分析将卢曼社会系统理论引入翻译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域理论与翻译实践的结合,以《冰河世纪3》的台词翻译为例,阐述系统功能语言学著名的语域理论对影视作品翻译的启迪和贡献,指出"语域翻译理论"有待完善,以期语域理论与翻译实践做到更好的相容和促进。  相似文献   

18.
翻译能力培养是翻译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当前翻译教学中存在翻译能力培养缺失的现象,从翻译认知和翻译能力的关系出发,探求翻译教学的本质,提出翻译教学研究的认知途径能够成为完整、系统、有效的翻译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徐敏  李莲花 《海外英语》2012,(2):166-168
由于早期翻译理论长期没有关注译者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导致对翻译本质的认识也往往没有注意到这个最关键的因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对翻译进行分析,发现翻译不仅是从一套符号系统向另一套符号系统的"意义"转换,而且翻译是译者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能动的实践活动,译者表现出能动性和受动性,这两者在具体的翻译实践基础上统一。  相似文献   

20.
多元系统理论是翻译研究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给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描述性的、面向译语系统的、功能主义的、系统的、动态的新途径。多元系统理论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不足以解释中国近代翻译文学这一特例;这一理论的局限性源于它只考虑了制约翻译策略选择的客观文化因素,而忽视了作为翻译主体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译入语读者接受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