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考察师范大学生志向水平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1)师范大学生志向水平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家庭来源、专业类型差异,存在显著的出生类别差异,独生子女的志向水平显著地高于非独生子女;(2)不同志向类型学生在总体幸福感及幸福感的“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等因子上的得分差异显著,志向高远型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得分较为显著地高于志向一般型和志向低落型;(3)志向水平与总体幸福感及幸福感因子的“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结论:师范大学生志向水平人口变量的差异总体不显著,不同志向类型师范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差异显著;志向水平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叶华奇  雷孟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4):105-109,113
使用爱情态度量表和社会责任心问卷对大学生的爱情价值观和社会责任心进行测量,探讨大学生爱情价值观和社会责任心的特点及其关系。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的爱情价值观总体比较积极;男大学生的爱情价值观更倾向于奉献,女大学生的爱情价值观则更加现实;性别和学科不会造成社会责任心显著性差异;社会责任心与爱情价值观普遍存在相关,只有疯狂型相关不显著;不同爱情价值观的被试,社会责任心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以及自尊情感测试量表(SES),对西南民族大学91名彝族和180名藏族大学生的生活事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不同的生活来源背景的藏族和彝族大学生在生活事件上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4.
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测量大学生的爱情价值观,以探讨当代大学生爱情价值观的特点。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爱情价值观,更多倾向于良好积极的一面;消极、不良价值观的大学生人数比例较小。男大学生的爱情价值观更倾向于奉献,女大学生的爱情价值观则更加现实。对总的爱情价值观来说,性别差异不显著;学科差异也不显著。社会文化对大学生爱情价值观的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各种社会风险的加剧,许多大学生会产生悲观、抑郁、偏执、空虚、冷漠、安全感缺失、目标感缺乏、价值观混乱等存在性焦虑问题。文章以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中关于场域、资本和惯习的论述为视角,深入研究大学生存在性焦虑这一复杂且普通的社会问题。对北京市高校2 31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存在性焦虑可以分为孤独感、价值感、意义感和安全感4个维度;在年级和父母受教育程度上,大学生存在性焦虑总体及各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和不同高校层次的大学生存在性焦虑在孤独感和意义感上存在显著差异;年龄、专业和家庭居住地差异下大学生存在性焦虑在部分维度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从大学生“惯习”的调适与自我重构、大学“精神场域”的构建与“以人为本”的关怀、社会阶层差异的缩小与大学生“保护壳”的构筑3个方面为大学生应对存在性焦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师范大学生志向水平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师范大学生志向水平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1)师范大学生志向水平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家庭来源、专业类型差异,存在显著的出生类别差异,独生子女的志向水平显著地高于非独生子女;(2)不同志向类型学生在总体幸福感及幸福感的"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等因子上的得分差异显著,志向高远型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得分较为显著地高于志向一般型和志向低落型;(3)志向水平与总体幸福感及幸福感因子的"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结论:师范大学生志向水平人口变量的差异总体不显著,不同志向类型师范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差异显著;志向水平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成就动机测量表对西北民族大学的184名回族、汉族、藏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汉族、藏族大学生,回族、藏族大学生在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时间效能感上无差异;回族、藏族大学生在避免失败的动机上存在差异,在追求成功的动机上无差异;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时间监控观对成就动机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随机抽取的490名藏族大学生和171名汉族大学生进行社会支持的调查问卷,以期探讨青海藏族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具体情况。结果表明,藏族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父母家人、亲戚及朋友,社会支持网络具有单一性和不平衡的特点。藏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在社会支持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在其他各维度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建构平衡的藏族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重视藏族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的规模、密度和异质性程度,以及合理利用有效资源,培养藏族大学生的支持利用度等方法对合理提供社会支持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对其他地区或群体也有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9.
林盈盈 《成才之路》2023,(12):25-28
为揭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与历史使命感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卷”和“大学生历史使命感问卷”对65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得出结果。(1)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历史使命感整体处于中等水平。(2)不同群体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与历史使命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与历史使命感之间存在显著水平的正相关。(4)不同水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的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在统计学意义上表现出显著性差异。(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中的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对历史使命感各维度具有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10.
论和谐社会建构中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消费价值观开始从传统“节俭”型向现代“开源”型过渡时期,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价值观上存在着一些误区,社会、学校及家庭应加强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可持续消费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安徽省三所高校55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的关系.男性和女性、文科和理科在职业价值观部分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目的性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其中成就实现因子与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各因子及总分存在显著相关,家庭维护因子与社会健康两因子及总分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理想-现实自我差异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考查了447名1~4年级大学生的理想-现实自我概念差异状况及其与抑郁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被试的理想自我概念与现实自我概念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大学生被试的理想-现实自我概念差异在学业、情绪和总分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大学生被试的理想-现实自我概念差异显著大于家庭经济状况好的被试;大学生的理想-现实自我概念差异与抑郁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情绪、人际、家庭自我差异等对抑郁的影响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3.
采用黄希庭等(1988)修订的Rokeach价值调查表对350名贫困地区大学生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贫困地区大学生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2)贫困地区大学生价值观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在个别项目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贫困地区大学生价值观的民族差异不显著,但在个别项目上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在校大学生情绪智力和职业价值观的特征及其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总体处于较高的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和专业差异;大学生在择业时最看重保健因素,其次为发展因素,最后为声望地位因素;大学生情绪智力与职业价值观存在显著相关,不同情绪智力水平的大学生在职业价值观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大学生职业心理成熟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大学生的总体职业成熟度和职业成熟度各因子的表现水平均一般。其中以职业世界知识最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比女生职业成熟度高;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四最高,整个发展趋势呈“V”型;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在是否兼职上存在显著差异,兼职过的学生比未兼职过的学生职业成熟度高: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在家庭收入上存在显著差异.家庭收入高的学生职业成熟度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与非成瘾大学生现实社会支持和网络社会支持及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方法:用Yong网络成瘾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问卷对整群随机抽取的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6.77℅;网络成瘾与非成瘾大学生在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现实社会支持总分上差异显著,在情感支持、友伴支持和网络社会支持总分差异显著;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现实社会支持总分与网络成瘾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情感支持、友伴支持、工具支持和网络社会支持总分与网络成瘾之间均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马克思阐述了自己的社会认识观、生活态度观和人生价值观,提醒青年理性看待选择职业的主体能动性,摆脱阻碍追求人生价值的功利主义思想,在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劳动实践中实现自身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基本树立了正确的职业观和成才观,但对部分价值观在认识上模糊不清,存在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倾向。《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的观点,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具有现实启示意义,有助于引导大学生科学理性择业、树立高远志向、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金丽芬 《考试周刊》2012,(54):148-150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常州市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进行调查研究.对女大学生择业和人员选拔和配置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女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施测.发现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显著特点是成就感、人际关系、经济报酬和独立性,她们不关注利他主义;(2)在女大学生各年级职业价值观的比较中,她们在智力倾向、独立性、人际关系中差异显著。其中在智力倾向这一项中.大一和大四差异显著.在独立性这一项中,大一和大四存在显著差异,在人际关系这一项中,大一和大二存在显著差异;(3)在女大学生户口所在地职业价值观的比较中.她们在美感、经济报酬和舒适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中,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出现值得关注,尤其是作为中国社会主力军的“90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调查发现,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代“90后”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倾向明显地表现为:价值取向—物质化;价值标准—现实化、功利化;价值追求—品质化、个性化;价值目标—务实化、具体化.  相似文献   

20.
肢体残疾人职业兴趣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Holland的职业兴趣理论为依据,采用肢体残疾人职业兴趣量表对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城市肢体残疾人进行抽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肢体残疾人职业兴趣各类型的顺序为:常规型C〉现实型R〉研究型I〉企业型E〉社会型S〉艺术型A;不同性别在现实型和研究型上有显著差异,男性倾向于研究型,女性倾向于现实型;不同年龄段总体没有显著差异,而17-29岁与30-39岁、17-29岁与40-49岁在艺术型上有显著差异,30-39岁与50-59岁之间社会型上有显著差异;不同文化水平的肢体残疾人在现实型、研究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且随文化水平的升高得分呈现增高趋势;肢体残疾人职业兴趣各个维度的相关大小不符合Holland的圆形顺序假设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