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提升西部新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就业力三维测度和西部新办高校的定位,文章提出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三点对策:摆正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位置;加强学校的对外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  相似文献   

2.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高等院校的重要工作之一,然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的规范化对于高校毕业工作的开展极其重要,关系到学校就业率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就业情况。通过提高学生、高校就业教育工作人员的认识,加强毕业教育管理,规范毕业教育行为,使高校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3.
提高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民族地区、学校、学生的利益,西部高校面临就业的区位劣势,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目前在就业现实中存在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总体上就业率有下降的趋势,就业领域分布具有地域性特点,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意向倾向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毕业生就业能力受到制约等。这些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西部高校必须从遵循国家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思路;充分利用西部的资源优势和大开发政策;实施"一把手"工程,健全就业工作机制;创建丰富的就业资源体系等方面提升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4.
英国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经验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是解决高校毕业生与社会之间的"就业鸿沟"、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英国高校重视学生就业力的培养与提升,在具体实践中采取了吸收雇主参与课程设计、将就业力嵌入课程、重视学生实际工作经验的获得、重视创业教育以及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服务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本文拟对这些措施和经验展开详细的阐述,以期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新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不完全是由高校扩招造成的。就业难问题的实质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转变难的根源,主要是因为我国社会为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城乡及区域差距。毕业生的就业力低是造成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是:改变就业观念和就业心态;国家在制度上采取保障措施;高等学校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学校要准确定位,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6.
高校就业工作创新与拓展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基,兴国之策.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的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因此,高校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从一切为了学生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使毕业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7.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提高学生就业力是当务之急。基于此,以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为例,构建有利于学生就业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首先,改变原有的课程理论模式及编排,将有利于提高就业力的应用性课程与理论课程结合进行开设;其次,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心理学专业的硬件设施并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从实践中培养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力;最后,加强学习通识教育,使之发挥扩大心理学专业学生就业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浅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作为职能部门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结合工作实践 ,不断加强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 ,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笔者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对此谈点粗浅的认识。一、要充分认识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 ,社会影响大 ,时间集中 ,任务繁重的工作 ,它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稳定 ,关系到学生个人前途及其学生家庭切身利益的问题。然而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 ,就业…  相似文献   

9.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对电大系统来讲,更是关系到电大普通班这一办学类型的生存和发展。做好电大普专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要从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优化就业服务,强化就业指导,发挥特色优势,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人才的角度出发,为毕业生充分就业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  相似文献   

10.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其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关系到学校就业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关乎着学校教育教学的稳定.本文针对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与日俱增、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结合工作实践,客观的分析了高校毕业生思想状况以及加强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独立学院的不断发展,学院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备受关注。独立学院的就业存在着自身的不足之处,如何寻找更有效的就业途径让学生能就业、就好业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学生就业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通过建立毕业生人才信息库、加大毕业生回访力度、疏通长效的就业通道、充分做好就业指导工作、鼓励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多渠道自主创业等途径,有效地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成本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伴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过程中发生的大学生就业成本引起了社会的关注。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学校付出的努力对学生就业有显著影响,学生付出的费用对找到工作的起薪有显著影响,两者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因此,应该加大学校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力度,重点在专科院校、高职院校和一般本科院校提升就业指导机构,以利于提高就业率。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就业高峰的到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种种问题和挑战。高职学生为了提高就业,学校、家庭、毕业生纷纷增加就业成本,虽然就业成本与就业率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正比例关系,但两者关系并不是绝对的,我们应转变理念,从多方面降低高职学生的就业成本,同时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进行机制创新,从而真正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4.
王赟 《辽宁高职学报》2013,(7):94-95,105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就曾提出,通过政府杠杆调节,努力帮助高职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随着政府的干预和社会状况的好转,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逐渐得到一定缓和,然而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应该详细分析高职学生的特点及其就业心理,通过社会、学校、家庭多方面的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加强他们的能力,帮助他们顺利走向社会,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为动态掌握毕业生的工作情况,了解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有效推进和强化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做好我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我们对本校2008届部分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下,独立学院以其合理的专业设置、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等优势大大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但独立学院学生因社会认可度低、就业观念存在误区、实践能力不足等因素导致不能充分就业。独立学院应扬长避短,突出办学特色,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加强就业指导,正确引导就业预期等来提高就业质量及就业率。  相似文献   

17.
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事关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通过对温州市3所高职院校2014届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进行随机调查,结果表明,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工作信息不对称、搜寻能力不胜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不匹配等问题。为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高职院校应加快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  相似文献   

18.
面对日益困难的就业问题,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毕业生开始出现焦虑、自卑、依赖、攀比、等待等心理。为帮助学生消除负面的心理影响,学校、家庭应积极引导毕业生客观、公正地认识自我,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强化实践教育,加强幼儿园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建设,为毕业生就业创造各种条件,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广大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特殊时期的冲击下,高校就业形势更为严峻。结合大学生心理及国家政策对于特殊时期下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问题展开分析,探讨了特殊时期基层辅导员指导毕业生就业应采取的对策,指出辅导员应将就业工作渗透到平时的学生工作中。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新疆的经济高速发展,而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却日益突出,引发高度关注,特别是每年都有大量少数民族毕业生未就业离开学校,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已成为促进少数民族就业工作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此,结合工作实际,在查阅大量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对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离校未就业的原因的及对他们开展就业服务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并从高校层面上提出了做好离校未就业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服务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