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八十年代的先锋小说,在进行“非人化”叙事时,人物的主体性非常明显地体现出客体化的倾向。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层面的“非人化”叙事使人物另类化;二是文学虚构层面的“非人化”叙事将人物文本化;三是本体论层面的“非人化”叙事把人物宿命化。这是先锋作家对人的主体意识所做的哲理性思考,对当代文学的创作观念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干:今年夏天三卒初遇,姜兄曾提出一个极有意义的话题: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具备“自觉的文学意识”。这个问题在我心头搁了好几个月,我越来越觉得,这是语文教育中极重要的话题,它一语道中了当前语文教学的软肋。姜:大多数语文教师的文学意识一直沉睡着,更多的是从为了论文写作这一点走上写作之路的。而我强调“自觉的文学意识”,指的是形成一种文学精神,并将这种文学精神化为精神的养料,传布给我们的学生。文学精神还不能专指文学作品中所传达出的精神,这种精神可能近乎一种宗教般的对文学的热爱与虔诚,有些时候可能还是一种书呆子气,很可爱…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主体对民俗学视角的运用,经历了由“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的漫长发展过程,文学创作的民俗学意识经历了一个由“自为”到“自觉”的渐进过程。文学自身的发展及社会的演进,是文学民俗学意识发生发展的驱动力。感性文学民俗学意识与理性文学民俗学意识是文学层面的民俗学意识存在的两种基本形态。观照文学民俗学意识的发生发展概况及其存在状态,有助于纠正当下文学批评的民俗学认识偏颇及消除某些理论误区。  相似文献   

4.
生病的外甥     
鲁本大叔到一个大城市去看他惟一的姐姐玛丽安,他们一起沿着城市的街道往前走,来到了一个小旅店前。“我们待会儿再走吧,”鲁本对他姐姐说,“我想停留一会儿,问候一下我那生病的外甥,他就住在这个旅店。”“好吧,”玛丽安回答,“你看,我就没有什么让人操心的外甥,我要赶紧回家。下午我们还能继续观光。”鲁本大叔听完了大笑。请问鲁本大叔为什么会大笑?  相似文献   

5.
读名著、解读文学人物,我们常常“入乎其内”。刘兰芝、花木兰、窦娥、葛朗台、玛蒂尔德夫人、哈姆雷特等课本内外无数文学人物的命运常常让我们心动,他们的容貌举止在我们的心中是鲜活的。这是“心凝神遇”,是文学鉴赏中的一种境界。但是他(文学人物)在戏内,我在戏外,主体与客体有一定的距离,而且“我”仅是静态旁观。那么,审美主体在心凝神遇之后,可不可以在精神世界中与客体零距离并直面文学人物,使“我”在戏中呢?在一次读书活动中,我们曾这样引导学生:你一定读过许多的书,书中的人物让你永生难忘。有个同学说:“我的床头堆满了书。晚上…  相似文献   

6.
理想主义精神贯穿于知青文学史。知青文学中它表现为一种具有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和追求高尚人格的精神 ,力求实现“载道言志”的文学功用 ,这也是知青文学理想主义精神的积极内核。理想主义具体表现为伦理原则和群体意识。前者指一种善恶观、道德感 ,是知青们置于首位不可移易的准则 ;后者则指知青心中“我们”而非“我”的意识。对于过于务实 ,呼唤理想的文坛而言 ,知青文学理想主义精神的积极内核 ,将发挥出借鉴甚至榜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本质论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时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简要考察,在辨析“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式”以及“意识形态的形式”等概念的基础上,需要重新审视文学与意识彤态的关系。文学不能简单说是一种“意识形态”,更不能说是“审美意识形态”。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存在复杂的张力关系。文学是在多维层面同时展开的精神文化现象,行走在现世的现实性和精神的超越性之间,是一种多元决定的“社会意识形式”。用“审美意识形态”作为文学本质的界定,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8.
文学史的分期问题实际上是对文学本质理解的问题,从文学是人的本质物化对象化过程中的感受、体验、人的情感、精神的表现这一观念出发,中国文学可作为如下的分期:1.远古至战国,是中国人意识的第一次大觉醒——“我在”;2.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人意识的第二次大觉醒——“存我”;3.隋唐到五四运动前,是中国人意识的第三次大觉醒——“保我性灵”;4.五四至现在,是中国人意识的第四次大觉醒“唯我”与“超我”之性并生。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的文学史课本,都会从“结果”层面描述先秦史传散文的文学成就。但“结果”是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这就有必要从语言、情节、人物、环境诸方面探讨这一“过程”的演进,从而认识先秦史传散文逐步具有“文学化”或进一步“文学化”的内在因素。由文本的“文学化”看出“文学”观念的变化及艺术思维的进步,有必要讨论先秦史传散文“文学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人物在叙事中的不同作用引起的叙事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文学的自觉”的时代。人格意识、生命意识、时间意识与重情感、重性情的思潮成为人们创作的源泉,文学开始成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进而从“言志”走向“缘情”,又发展为“感物”。刘勰的《文心雕龙·物色》集先贤之大成,全面地阐发了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生命精神。同时,又从历史和时代精神出发。提出了“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的思想,对山水诗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近年加拿大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她获得过多种重要的文学奖项。从小熟悉自然、热爱自然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对生态问题十分关注,曾出版过多部文学作品反映生态危机,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加拿大生态文学女皇。阿特伍德借助其作品呼吁人们要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
巴赫金的躯体理论在价值层面上凸显躯体(主体)的存在,其逻辑起点是"我与他者"对躯体的建构关系。《可以吃的女人》中的女主角玛丽安与未婚夫彼得的关系体现了巴赫金把人的躯体分为内在躯体和外在躯体的观点。玛丽安努力寻求"他者"与"我"和谐统一以构建"我"的完整躯体,表征了自我躯体的构建无法离开他者之爱,反之亦然。玛丽安寻求构建完整的躯体的历程体现了寻求自我存在价值的历程,折射出巴赫金的躯体理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的刘备是一个充满霸王气质的“枭雄”,但作为文学形象,刘备则“有德”而平庸,缺乏文学感染力。这个人物文学形象和历史形象的大异其貌,恰恰是作者在中国古代文化“重伦理”的儒家精神的深刻影响下不断“醇儒”化的结果。儒家伦理观是个自我封闭系统,不宜培养开拓进取并富于创造精神的人格,因此势必导致人物英雄气概的失落;再者由于主人公已成为某种抽象道德观念的化身,这自然极大地损害了作品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法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关注法律的精神层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必须加以改进。但培养“问题意识”不能简化为一个单纯的提问过程,而应把教学作为一个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5.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对应“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包含两篇史传(《屈原列传》《苏武传》)、两篇史论(《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个完整的历史类散文专题研习单元。设置“开启历史人物档案,探寻中华文化精神”专题学习,以制作“中华历史人物”纪录片为核心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深入研读史传文学的人物表现艺术、史论文学的说理艺术,充分感受屈原、苏武的爱国精神以及史家的历史责任感与担当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女性文学扫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的女性文学 ,从“无性文学”中走出 ,走进女性独有的“黑色意识”,进而 ,又浮到生活层面 ,展开“新写实”的描写 ,然后 ,又沉下水面 ,开始了“女性自传体”的写作。从时间看 ,这是一种顺序。从艺术法则看 ,这是一次开垦与建造。女性文学 ,开垦着另一种真实 ,建造着另一个世界  相似文献   

17.
丁玲曾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开始文学创作时,深受五四新思潮影响,热切追求自由,民主,科学,关注知识女性现实困境和精神困惑,《莎菲女士的日记》即是反映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命运的小说,其代表人物莎菲体现了作家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是作家女性意识觉醒,“人”的尊严的觉醒在文学形象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意识流文学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描写不同,在意识流文学里,人物内心活动仿佛是从人物头脑里涌流而出直接被作者记录下来,前面不冠以“李想”“他自忖”之类的导语;这些内心描写可以从这一思想活动跳到另一思想活动,  相似文献   

19.
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主张:文学应转向人的精神和心灵,力图揭示出“隐密的深处”、“生命的模式”和“真正的真实”。《墙上的斑点》是她实现这一文学主张的实验之作,也是成功之作,因而也成为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墙上的斑点》以内心独白的形式写一个女士由看到墙上的一个斑点所引起的种种联想。看似毫无头绪,内容互不关联,细细品味一番,我们就会发现作品中“我”的意识一直在一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的宋江是一个充满力量感的盗跖式的英雄。但作为文学形象,宋江则“有德”而平庸,缺乏文学感染力。这个人物文学形象和历史形象的大异其貌,恰恰是作者在中国古代文化“重伦理”的儒家精神的深刻影响之下不断“醇儒”化的结果。而儒家伦理观是个自我封闭系统,不宜培养开拓进取,富于创造精神的人格,因此势必导致人物英雄气的失落;再者由于主人公已成为某种抽象道德观念的化身,这自然极大地损害了作品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