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世说新语·文学》一门,以言说轶事这种独特精省的方式,展现了中古时期在文学观念、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等方面斐然的成就。首先《文学》篇中呈现出两个时序系统,即"学"系统和"文"系统。这两个系统有显著差异,表现出新的"文学"观念。其次《文学》篇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反对芜杂不裁,重独创、反对事事模拟,重声律等思想。这些文学观在文学品评方面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学的自觉是随着文学的发展与兴盛,从文学群体、文学创作、文学风格、文学批评等方面渗透出的一种成熟表现。在观照古人的文学创作活动时,有一个重要的领域不可忽视,就是正史史臣对文学现象的反映和对个别作家乃至一代文风的记述与评价。在南朝四史即《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中,史臣记述南朝文学的各种兴盛表现时,意见详细而具体,评价亦趋全面而完备。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一个显著的成熟化、明朗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湘南学院学报》2019,(3):70-73
王充在《论衡·艺增篇》中提出对文学夸饰的批判,表现出王充对于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的认识存在局限性。王充对于艺术真实和科学真实的不同态度,表现出在具体的历史语境影响下其整体思想的局限。王充主张重科学真实忽略文学真实的观点对文学创作中夸饰的运用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学发展至太康时期,在语言、音律等方面出现了新转变,文人更加重视文学创作的技巧和艺术表现。作为太康文学的重要作家,潘岳的作品很典型地代表了同时代文学创作的共性特征,即西晋文学“繁文缛采”的总体风格;同时,又表现出鲜明的“清新浅近”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时期十年文学与苏联“解冻”文学代表着中苏当代文学的新时期,在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在二者的对比分析中揭示社会政治、道德观念、文化传统对文学创作的制约作用,着重指出它们在文学主潮、文学观念与文学风格上所表现的同一性,以及两个民族对文学审美价值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6.
杜威对胡适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哲学方面,同时也表现在对胡适文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等方面。杜威实用主义美学思想对胡适文学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杜威的“经验美学”思想强化和充实了胡适现实主义的文学观念。胡适强调文学创作的真实性问题,认为文学作品要讲求真实,要有经验做底子,他不否认作者的合理想象,但坚决反对凭空虚构。二是使胡适的文学思想呈现出自由主义文学的倾向和风格,主要表现为倡导自由主义思想和个人主义品格,关注自由主义观念与文学创作的结合,坚持文艺创作的独立和自由。  相似文献   

7.
朝鲜朝中期的许筠与中国明朝的李贽,作为各自国家当时的异端思想家和文学家,他们在文学观念上同中有畀,异中有同。这表现在文学功能观、文学表现观、文学创作观、文学发展观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原道文学思想的发展 ,可溯源于先秦儒家学派,刘勰则第一个以此标上。其后,韩愈、章学诚各有《原道》一篇,形成了“原道”文学理论的基本体系。与原道文学理论之发展相应,原道文学是中国古代一个突出的文学现象。三篇有《原道》是原道文学理论的三块基石,它们揭示着原道文学的实质,故又是原道文学的理性表现。原道文学理论和原道文学的发展,以对“道”的阐释和表现为核心,并与当时文学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文学史意义上,三篇《原道》皆有的放矢之作,以矫一代文风为务,表现了原道文学的现“道”宗旨,但各具针对性;在哲学基础上,三篇《原道》之“道”或归儒道,或依儒道而出儒道,故对原道文学的现“道”宗旨有不可忽视的导向性,但对“道”的阐释因时因用而导,各有圭臬;在对“文”之作用的认识上,三篇“原道”皆以“文”为“明道”之“文”,突出了原道文学中“道”的地位,但在具体看法上见解不同;在“道”的表现上,三篇《原道》皆认为“道”是“文”之“道”,强调了原道文学中文辞和文采的意义,但对“文”的审美追求大异其趣。对原道文学理论和原道文学现象,本文旨在明其源流,发其精微。  相似文献   

9.
刘勰文论体系中,《指瑕》五篇论文采的文化本质,即文学文明思想,《物色》五篇论文采的生成途径,即文学文饰思想,两者构成一个五体五用的理论组合。刘勰的文学文饰思想涉及文学创作中世界表象、主体才能、文体鉴赏、主体道德、主体智性等重要相关因素,是先民原逻辑与原审美文明观念合乎逻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卡夫卡的创作建立在文学是现实生活的虚拟的艺术观基础之上。生活是实,文学作品是虚,文学创作的过程就是由实生虚、用虚来表现实的过程。日记记录了卡夫卡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也透露出他创作的秘密:重主观表现,重艺术想象。《变形记》、《诉讼》和《城堡》等代表性作品在总体构思上设置了一个虚拟的情境,但本质上又是现实的。  相似文献   

11.
一、初识经典1.作品概说《文赋》是西晋文学家陆机的一篇赋体作品,主要讨论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如果说此前问世的《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篇文论专著(涉及文学史、文学创作、文学鉴赏等),那么《文赋》就是我国第一篇专论文学创作的著作。在这篇赋中,陆机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创作经验,分析了文学创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现象,  相似文献   

12.
刘勰《文心雕龙》从第二十六篇《神思》到第四十四篇《总述》的十九篇,刘勰称之为“剖情析采”,是刘勰关于创作论的论述。其中《体性》篇的“体”即语言风格,“性”是指文学主体的情性,刘勰从“体”和“性”之间的关系对文学风格进行了论述;又将文学艺术风格归结为了八种类型并且指出了每种风格的特点。《风骨》篇则从“风”、“骨”即从文章结构和语言方面对文学风格进行论述,提出“风骨”的主要特征就是“气”与“力”。综合《体性》《风骨》两篇对文学风格的不同论述进行分析对比探讨刘勰的文学风格论。  相似文献   

13.
郝经是元初重要的文学家,他不仅文学创作丰富,而且有系统的文学主张。他的文学观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实用”的文论观点,强调文学创作要以实用为主。二是在文学创作中提出了“顺”的概念,主张文学创作要顺应事物本身的道理和形式而不主张“作文”。三是在作家的修养中提出了“内游”说,郝经的“内游’嚏从创作的本体上解决文学创作中文与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吴芳吉是现代文学史上较为著名的“新诗”诗人,作为良师而益友的“学衡派”学者吴宓,对其在生活上进行无私的帮助和文学上细心的指导。吴芳吉应吴宓之请创办《湘君》杂志,与《学衡》“精神同”,当然“旨趣”各异,包括刊物的内容、风格、目的各有所重,且吴芳吉是《学衡》重要的撰稿人之一。以二杂志为媒介,两人进行广泛的文学交游:“矫正伪新派文学之失”;以丰硕的文学创作对“新诗”进行探讨;文学批评的“相互琢磨,斯得其正”。  相似文献   

15.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以不同于汉儒经学家的文学观念阐述了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作品风格的客观影响,广泛探讨了个性化文学创作的意义及价值,构建了新的文学审美及文学价值评判标准,促进了文学创作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6.
在欧阳修的身上,学者、文人、官僚是三位一体的,因而欧阳修的学术、文学与政事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和复杂。讨论欧阳修的经学与文学,有助于较好地把握欧阳修的文学面貌和学术成就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的考察,作者指出,欧阳修的经学成就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疑传惑经以尊经崇道;二是弃章句重义理与推人情、重人事。欧阳修的尊经崇道的经学观念和重义理、推人情、切人事的解经方法,深层地影响到了他的文学观念及创作,主要是在以下3个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是关于文与道,欧阳修既强烈要求文以明道经世,也注意到了文学自身的特性;二是关于平易畅达和怪癖生涩,欧阳修倡导并维护了平易畅达的文风,而对怪癖生涩之风严加贬斥,这与他解经注重人情、关切人事紧密相关;三是“简而有法”与“穷而后工”,欧阳修提出的这两种主张,分别与他对《春秋》和《诗经》的看法有着深层的关联。  相似文献   

17.
<正> 欧阳修是北宋杰出的古文家、史学家,又是锐意改革的政治家。其一生在文学方面的造诣尤为超卓,其为文以韩愈为宗,致力于反对浮靡的时文,提倡语言质简、内容充实的古文,是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是表现在诸方面的,且如其序文来说吧,今存《欧阳修全集》中《居士集》就收录序文三十篇。  相似文献   

18.
一般认为,金圣叹的文学本体论是“诗言志”表现说,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这并不曾揭示出其文学思想的独特本质。其实,金圣叹的文学本体论乃是:技巧即文学,技巧在文学作品中具有独立的美学意义。在金圣叹看来,文学创作是作家文学才华的表现,作家的文学才华在作品中以“文法”的形式体现出来;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它表现了什么,而取决于怎样表现,即作家付出了文学才华的多少。金圣叹的这一独特文学本体论,解释了自己评选“六才子书”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莫言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一直积极借鉴日本文学作品,因此在其文学作品中表现出丰富的日本元素。从莫言文学作品中的日本表现出发,从题材内容与艺术手法两个方面概括揭示莫言文学创作对日本的表现与借鉴,进一步发现莫言作品与日本文化、日本文学之间的联系,为中日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些许新视点。  相似文献   

20.
清初廖燕的《评文说》是较早的一篇文学评点理论的专论,该文追述了评点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并结合实例,对宋代以来评点学的发展及其成就进行了概括,同时,对于文学评点的意义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表现出非凡的批评眼光和对文学创作及鉴赏等方面理论本质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