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汉否定表达法的比较与翻译李文革英语和汉语的否定表达法都是很丰富的,但英语在表达否定概念上,从词汇到表达方式都和汉语有很多不同之外。就词汇说,英语中表示否定的词比汉语多;按词类分,有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等;按意义分,有全部否定、...  相似文献   

2.
然字词汇释     
然,在古汉语里,常常充当应答词和指示代词的角色。在现代汉语中,它的含义变得越来越虚了,往往只跟在别的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后面,起个“人云亦云”的作用,充当一个不甚显眼然而相对稳定的配角——词尾。也许,正因为它的“虚”,而又善于扮演配角,在语言的海洋里,喜欢跟它组合在一起的词却日见增多,几乎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然氏”家族。在这个意义上讲,称之为“然字短语”也未尝不可,自然为了照顾语言习  相似文献   

3.
沈开木先生在《“不”字的否定范围和否定中心的探索》(以下简称“沈文”)一文中说: “当一个短语不是主谓短语的时候,一般地说,“不”字的否定范围在“不”字后面,常常是从“不”字后那个词开始,到动词的宾语为止。即是说管到逻辑宾语为止。 “在‘不’字的否定范围里,存在着一个否定中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社会,普遍出现新词新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语法现象。以往普遍认为名词不能受副词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可以受副词修饰,但是现在,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渐渐多起来,受到语法学界的普遍重视。《现代汉语名词的多视角研究》(刘顺著)就是一部这方面的专著。总结历来学者对此类用法的论述,本文则是结合名词的意义和用法,对各类名词及相关词类的用法做一具体分析,以更好地明确新时期这一语法现象的性质,规范汉语的使用。作为汉语中最主要的两种词类(名词和动词)之一,名词的用法也最复杂,在“副 名”组合中,名词的类型是多样的,其中有的是名词…  相似文献   

5.
多词动词系指“动词 介词”、“动词 副词小品词”、“动词 副词小品词 介词”等固定搭配词组,同一种搭配往往表示多种意义,这些意义多半不是该组成词本身含义相加的总和。多词动词在意义及用法上相当于一个动词,多数可由一个单个动词作为同义词。如:  相似文献   

6.
《常用文言虚词词典》(陕西师范大学《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编写组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以下简称《词典》)在“其”字条的助词类第二义项“用在句中,使语句和谐匀称。可不译出”下,列有《左传·僖公十五年》“以德为怨,秦不其然”一例,译为“把恩德当做怨仇,秦国必不肯这样(做)的”。我以为不妥。“秦不其然”的“其”字,用在否定副词“不”后、动词谓语“然”前,并不是助词。它在句中的作用不是“使语句和谐匀称”,而是与用在否定副词“不”前的“其”字一样,表示对动作行为的揣测、估计。它不是“可不译出”,而是可译为“大概”、  相似文献   

7.
韩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在使用否定副词"不"和"没(有)"时经常会产生偏误,在教学中把"不"和"没(有)"的用法进行比较,并将二者和韩语中对应的否定词也进行比较,以便使韩国留学生能够更准确地掌握汉语否定副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8.
对比研究发现,英语中动结构和汉语中动结构都是对惯常性或通用属性的描述。英语中动结构须依赖副词、否定形式、情态动词强调等修饰成分才可接受,汉语中动结构须依赖副词、形容词、情态动词才可接受。英语中动结构受事受限,汉语中动结构受事宽泛。汉英中动结构施事都具有任意性。  相似文献   

9.
否定词与语气副词共现时,语气副词必须位于否定词之前,这是一个跨语言的共性,汉语也不例外。“一定”既可位于“不”前,也可位于其后,并没有违反“语气副词〉否定词”这一语序规律,因为“一定”实际上是助动词。本文还讨论了负极性语气副词两个来源:一是表示极小量的语气副词,一是表示极大量的语气副词。它们都是由最初的量性实词逐渐语法化而形成的。负极性语气副词的两个来源的逻辑语义基础是:否定极小量和否定极大量都能够衍推出全量否定;语用基础是语言使用的经济性原则。  相似文献   

10.
否定副词是汉语副词中的一个重要次类,在汉语表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先秦时期的两部重要典籍《左传》和《国语》,全面梳理两书的否定副词系统,通过对两书否定副词的描写和比较,总结了两部书中乃至先秦汉语中否定副词的特点和用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转换生成语法框架下,构建了汉语谓词省略句中不同允准词的句法结构,认为“是”可以分为三种:虚助词“是”;强调“是”;主要动词“是”。虚助词“是”是正的正面焦点的显形标志,其位置是所有允准词里最高的,要高于“没有”;强调“是”是个提升动词,它与提升情态动词处于同一位置;而主要动词“是”位置要低于情态动词。  相似文献   

12.
“副词+名词”的排列不等于副词修饰名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副词+名词”的排列现象不等于副词修饰名词,这种排列中所谓的“副词”其实是动词或形容词;所谓的“名词”也并非名词,而是形容词、短语或隐含着的动词。  相似文献   

13.
《孟子》的副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汉语的副词,历来划分较宽,基本上把在句中充当状语的诃视为副词。一些文言虚词著作收集副词达350多个。《孟子》的副词也有90多个。这种作法没有从不同历史时期的整个语法系统来考虑问题,因而混淆了副词和非副词的界限。笔者有见于此,曾写过:《“甚”的词性演变》(载《语文研究》1986.2)和《上古汉语程度副词考辨》(载《纪念王力先生九十诞辰文集》)论证程度副词的划分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古代汉语的副词,历来划分较宽,基本上把在句中充当状语的诃视为副词。一些文言虚词著作收集副词达350多个。《孟子》的副词也有90多个。这种作法没有从不同历史时期的整个语法系统来考虑问题,因而混淆了副词和非副词的界限。笔者有见于此,曾写过:《“甚”的词性演变》(载《语文研究》1986.2)和《上古汉语程度副词考辨》(载《纪念王力先生九十诞辰文集》)论证程度副词的划分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否定副词和动量词组成的"不数合"、"不数里"等句式,在《三国演义》中经常用在前后具有连续性或关联性的两个行为动作之间,充当主句的时间状语,具有体词谓语性质。"不数合"或"不数里"等结构的肯定式"V数合"或"V数里"补出了在否定式中没有出现的行为动词。否定式"V不数合"或"V不数里"的补语部分,有时出现趋向动词而成为"V不到数合"或"V不到数里"。"V不到数里"省略动词后的结构"不到数里",如"不到三里"和《战国策》中的"未至百里"结构相比,两者在表达时间的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别。"未至百里"这类结构被认为是时间短语叠合式"未VP之前"的源头之一,同样蕴含时间义的"不到三里"句式的产生则是汉语发展过程中,为适应情境表达的需要而不断丰富同义句式的一种结果。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彝语西山土语(以罗罗语为例)词缀一般可分前缀、中缀和后缀。西山土语“a-”前缀可以附加在单音节、双音节和三音节名词之前构成名词前缀;附加在单音节动词之前构成否定前缀;附加在单音节、双音节形容词之前构成否定前缀,附加在单音节叠词之前构成形容词“级”的前缀。“a-”前缀在西山土语中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可用于名词、否定动词、形容词、时间副词、疑问代词和叹词中,具有构词、构形和韵律的功能,表达了丰富的语法范畴。  相似文献   

17.
考察《淮南子》中所有的“莫”字,从其语义和句法功能分析,《淮南子》中的“莫”有无定代词和否定副词两种用法,作无定代词占优势.“莫”作无定代词表示“没有什么人(事、物)”,作否定副词表示“不”.“莫”可用于叙述句、比较句、宾语前置句、“莫不”固定结构句.  相似文献   

18.
也谈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评徐通锵先生的字本位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字本位”理论对汉语研究虽有非常有益的启示作用,但它的立论依据和推导过程是否完全符合汉语实际,能否解决汉语由于基本结构单位不易确定而带来的一系列麻烦却使人产生疑问。为了区分书写单位和结构单位,最好还是用两套术语来表示。作为语素的“字”在汉语里是现成的,而“词”则是从句法结构中分析出来的,因而“字”(语素)是备用单位,而“词”是使用单位,二者为实现的关系,“字”(语素)进入一定结构里才可以看出它能否成词,在不同结构中有可能形成几个不同的“词”。  相似文献   

19.
“被”“把”同现句与“被”字句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把”同现句是汉语中值得注意的一种句式,把它与“被”字句比较更有必要。从主语的定指性、全句施事受事的位置、谓语动词的性质、“被”的可替换性、副词和能愿动词的位置、全句宜用的人称主语的感情意义、相关句式的转换及移位等方面探讨两种句式的内在联系,从产生的时代、谓语动词带补语的情况及所加状语的最少数量、“被”是否引进施事等方面探讨两种句式的差异,可以帮助人们全面深刻地认识它们各自的特点,进一步弄清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语言中的词是表义的,而虚词大多是由实词虚化演变而成,“这”成为近指指示词,与其原有实词词义的虚化演变是分不开的。“这”无论是作动词,还是作副词和指示代词,都具有一种趋向性的指示义。这种趋向性指示义的不断强化,可看作是其由动词逐渐虚化演变为近指指示词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