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教师对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要从研究教师怎么教,到研究学生怎么学,把滔滔不绝的讲解变为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存信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教师要尊重、理解和信任每一位学生,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教学互动。  相似文献   

2.
<正>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生动活泼,充满乐趣的,它是一个洋溢着生命律动的过程。作为语文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应该让自己的位置退后一步,把学生推前一步,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回课堂的主人,把精彩留给学生,让他们永远是课堂中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一、创设和谐情境,让互动从头开始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呼声不绝于耳.语文课堂的学生活动方式层出不穷.但当我们与很多一线语文教师谈到语文课堂的学生活动时.他们的回答引起了我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张大慧 《教师》2012,(5):61-62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学生自尊、自信,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永远充满“磁性”,活力飞扬。  相似文献   

5.
尤文君 《辅导员》2010,(2):61-61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充满蓬勃生机。”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该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呢?现谈谈我的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动;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活跃的气氛,让学生的思维接受挑战和碰撞。教育应以人的主动发展为本;认识到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营造师生互动的有效氛围,成功地关注每一个学生;认识到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注重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沟通,倡导在活动中生成,在活动中发展。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堂上学生的问题哪儿去了是一个值得所有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传统的师道尊严与应试教学的扼杀是语文课堂上学生不提问题或很少提问题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每天提问,每堂课提问,于无疑处生疑,在有疑处释疑,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而且能够做到的事.语文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提问权、质疑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学会提问,养成提问的习惯,在提问中学会批判,在提问中实现精神成长,在提问中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一桌桌琳琅满目的筵席,是一道道色香俱全的大餐.语文课堂教学本该充满生机,充满情趣;但是因为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和其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课堂变得索然寡味,毫无生机.有位教育专家说过:"课堂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在知识的探索、发现与创造上达到最佳状态,使课堂教学获得最佳效益.在全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着力实践<新课程标准>的今天,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把新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让师生在互动中教学相长,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使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像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呢?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生长气息;把创造力还给教师,让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  相似文献   

9.
史小娟 《考试周刊》2012,(22):38-39
语文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老师要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为学生思维训练的积极参与提供必要的时空;把“教”的课堂变“学”的课堂,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语文名师于永正说:"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读得入情入境,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机、灵性和情趣呢?笔者认为:真正有效的朗读指导应该体现以下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过程既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又是感染和熏陶学生内心世界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以人为本,从实践人手,落实课程标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教学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生活充满成长气息。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下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把课堂还给给学生,把课堂还给阅读,让语文阅读课成为名副其实的读书课。在语文课堂上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相结合,加强背诵记忆,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阅读情境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相似文献   

13.
杨晖 《宁夏教育》2005,(6):17-18
全面铺开的课堂教学改革,引起了我们对课堂教学的深刻反思,怎样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课堂教学释放生命的活力,让语文课堂充满勃勃生机?教学实践中我有许多经历与体验。  相似文献   

14.
陈淑芳 《教师》2013,(23):54-54
分析《狼和鹿》的教学,发现平时我们的语文课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此情况,进行剖析,课堂中学生应该是"主人",老师应该给他们提供学习空间,教给他们学法,让孩子们独立去发现,去思考。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回归儿童意义的生命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构建富有活力、和谐互动的课堂,构建张扬个性的课堂。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有一种天性那就是爱玩好动,他们总爱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想象来进行体育活动。叶澜教授曾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因此,课堂上,我们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互动”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想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最重要的是要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则需要教师通过“搭设舞台”、创设情境、采取多种评价方式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这些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提供了正确导向,真正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形式,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在教学中,我们要尽一切可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  相似文献   

17.
课堂是学生的,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的天性在课堂上得到真正发挥,让低年级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8.
徐诚  单信 《小学生》2013,(9):107-107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叶澜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叶澜教授提倡的新基础四大理念中的核心和精华,更是素质教育形势下课堂教学所追求的方向和趋势。想要做到这点,我们可以从教学  相似文献   

19.
侯治富 《成才之路》2010,(11):13-13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提出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的“新基础教育”,我想是对高效课堂很精确的表述。课堂能否回归学生主体。应该成为评价教学成败的关键。笔者在政治课教学中进行了大胆探索,努力打造政治高效课堂。切实提高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把快乐还给学生,构建充满魅力的语文课堂,要以有趣激发快乐,以自由唤起快乐,以赏识催生快乐,以成功打造快乐,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