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物意象为诗歌更为准确的表情达意提供了重要的载体,文章将重点放在诗歌英译与动物文化的传递的具体问题上进行探讨,在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的指导下分析如何采取翻译策略与方法,最大程度的传承诗歌中的动物文化,向译语读者展示其中独特的文化蕴含。研究发现,不同动物意象隐含的丰富情感和文化可以通过添词丰意、意象转换、嫁接剪辑等方法传递,以文化为单位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2.
语际翻译中,文化缺省是不可避免的.它指译者对译文读者并不熟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补偿策略就是在文化缺省的状态下对于翻译进行的弥补和完善.通过对不同版本的《论语》英译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发现《论语》英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提出相应的文化补偿策略,帮助译文读者消除文化缺省所引起的障碍.  相似文献   

3.
翻译不仅是翻译语言,更是翻译文化。翻译的目的就是要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异化能忠实反映源语文化,有效促进两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并给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带来积极影响,是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首选翻译策略,且具有极其广阔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过程应打破对源语字字对应的束缚,以忠实源语信息为原则、满足译文委托人为导向、准确将信息传达给译文接受者为核心目的。应用文本翻译的特点恰恰与功能翻译理论不谋而合。因此,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信息型""诱导型"和"表达型"应用文本在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中的差异,并通过合理的翻译策略,得到信息更为准确的译文。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典籍在英译中常常遇到因文化因素不同而造成翻译上的困难。对文化典籍翻译中有文化色彩的词可采用 7种方法进行处置 ,即 :移译、音译、替代、解释性译法、译出含义 ,兼用意译及注音和给原文汉字加注说明  相似文献   

6.
翻译中“原味”(异化)和“异味”(归化)是辩证统一的。文化翻译中,为使译文能够体现其宏观的“原味”,应遵循以下几点翻译原则:一是保证文化信息的准确传递;二是保持文化信息的“原味”;三是目标语读者能够理解相关的文化信息。只有在文化翻译中兼顾源语言文化内涵的有效传递和目标语读者的准确理解,才不失为文化翻译的佳译典范。  相似文献   

7.
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典籍外译是构建国家文化安全体系的重要手段。国家文化安全视野下,典籍翻译者要树立强烈的文化安全使命感,在翻译方法上,既要关注顺应目的语读者的理解顺畅,也要注重灵活采取注释、音译等策略,传达中国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8.
文化和翻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译者不但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还要有双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识。由于语言之间,不同表达方式之间存在诸多文化差异,翻译中建立文化对等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在跨文化的词汇翻译方面,译者可以从下面几个途径加以考虑,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1)直译:2)移译;3)音译;4)音译加类别词;5)目的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表达方式取代源语中带文化色彩的表达方式;6)增词法;7)解释;8)对应法。  相似文献   

9.
敏公上师是当代的高僧,其摄受的弟子遍及海内外,对敏公上师生平的英译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这次翻译实践的特点:(一)佛教文化特色词的翻译当中,译者们多采用直译和音译,突出佛家的本源异域文化;同时基于表达的需要,也综合采用意译、增译、加注等翻译手段。(二)对句子的翻译中,如果英汉有类似的句型,则顺应源语句型,但调整语序,以符合译出语的表达习惯;如果英汉句子差距较大,则完全打破源语结构,按照译出语地道的表达习惯来。(三)语篇把握方面,汉语靠词汇重复等构成语篇前后连贯,英语则多用连词、副词、介词短语等衔接前后句子,翻译时去掉原文中的冗余信息,"化虚为实";另外,偈颂等是特殊的语篇,按照诗歌的韵律及排版来译。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在建构主义翻译观的指导下,通过中英企业外宣文本的对比分析,从文化信息、句子结构与语篇逻辑连贯、语体风格等诸方面获得英译绍兴纺织企业外宣材料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滇菜翻译除了传达菜肴基本信息之外,对于传播云南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探讨在滇菜英译过程中,如何将源语文化注入目的语语境,达到顺应目的语读者文化习惯,从而提高交际能力的翻译目的,从而实现云南餐饮文化的世界性推广。  相似文献   

12.
翻译是语际转换,也是文化转换.如何准确传递词汇的文化信息是决定翻译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本文从分析文化差异入手,提出以灵活多变的翻译方法对待词汇中的文化内涵,以求得理想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从翻译与文化的关系入手,讨论词汇的不同内涵在翻译中所体现的文化信息再现的问题,同时指出文化信息的再现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翻译历来以译文忠实于原文为第一要务。文学作品,却因其语言的独特性和文本的巨大解读空间,使得译者具有较大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叛逆,作为创造性和叛逆性的和谐统一体,正是译者主观能动性的最佳体现。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一方面可以拓展源语文化,丰富译语文化,促进二者之间的传播与沟通,从而引起译本文化升值。另一方面,创造性叛逆又可能引起文化信息的失落和文化意象的歪曲。合理运用创造性叛逆,需要综合考虑源语与译语的文化差别、译语读者接受性和翻译活动的时空背景等因素。  相似文献   

15.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种发生在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活动,更表现为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输入。由于翻译人员及读者的认知并不相同,翻译过程具极具主观性,因而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输入时,会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对原作品的改写,从而客观上造成对强势文化的认知认同。文章从认识语言学视角出发,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文学作品翻译为处于强势地位的英语的过程进行了分析,着重分析了翻译人员针对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差异,采用了归化策略进行改动,从而达到对强势文化的认知认同。  相似文献   

16.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古汉诗词英译。古汉诗词翻译实质也是一种交际活动,一种言语交际行为,在源语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对语码的选择所依据的是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7.
英汉翻译除了反映语句的直观意思之外,还要做到语义内涵、文化信息等方面的传达,因而文化转换关乎着英汉翻译的质量。通过对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的分析,探讨语内翻译向语际翻译转换的必要性和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8.
旅游景区公示语既能引导游客,又能展现丰富的景区文化,准确恰当的翻译对于旅游景区的发展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问题,提出了以目的语读者为指向的交际翻译策略和方法,以传递源语的语义,弘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红楼梦》杨宪益和霍克斯的英译版本来分析文化翻译的不可译性,说明文化翻译所导致部分文化信息的流失或者误译,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翻译研究提供一点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从汉语习语的英译谈文化异质的传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习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文化背景。其翻译不仅要译出其意义内涵,还要译出其民族文化特征与形象色彩,源语文化的异质性的引介必然以异化策略为主,归化为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