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要解答好材料型选择题,只有掌握解题技巧,才能应对自如,事半功倍。材料型选择题是历史材料题的扩展和延伸。此类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类是题干中没有材料,而是以不同材料作为备选项,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进行选择;一类是题干为材料(文字、表格、图片等),备选项是对材料的判断和解释,要求学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作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2.
材料解析题是历史考试中的必考题型之一。材料解析题做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历史成绩的高低。但是很多同学都觉得选择题好做,材料题难以下手。即使在平常的训练中也是只做选择题,见到材料题往往是绕着走。材料解析题是真的那么难做,那么不易得分吗?其实只要我们静下心认真研读,就会发现材料解析题并不难。笔者结合自己这几年教毕业班的经验,对材料解析题的作答总结出如下三步走,即:“读-扣-写”  相似文献   

3.
做历史材料型选择题主要采用以下步骤: 第一步:分清题型结构。材料型选择题的题型结构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在选择题的题于中引入一些材料,并根据材料设置备选项;第二种是题干里没有材料。而是以不同材料作为备选项;第三种是选择题的题干和备选项都引入材料。  相似文献   

4.
李海军 《考试》2014,(3):23-26
<正>材料型历史选择题是以文字材料、图片、地图、数据图表为载体而设计的选择题。该类题型的结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选择题的题干中引入一些材料,创设新情境,并根据材料设置备选项;另一种是题干中没有材料,而是以不同材料作为备选项,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在各级各类考试题中,均以第一种类型为主。在考试能力要求上,材料型选择题对学生能力要求比较高,首先要求学生具有阅读材料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即要求学生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从  相似文献   

5.
研读近年的历史高考试题可以发现,材料型选择题已经成为高考选择题的主流题型。新材料的选取、新情境的创设会令人眼前一亮。这种情形下,作为载体的历史材料本身的选取、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真研读2012年全国新课程卷第26题,在赏析的基础上对其选材、设问、选项作了推敲,形成了一管之见,以就教于方家。第26题原题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上海高考历史卷实现了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向。首先是减少了题量,从2000年的43题逐渐减少至如今的36题,既实现了减负,又为考生留出了更多的思维时间;其次是淡化题型,将原有的各种小题型一起并入简释题中,形成了选择题、简释题、问答题、材料分析论证题四  相似文献   

7.
历史试题中的材料型选择题,是非客观性的材料解析题向客观性的选择题变换的形式,它大多在题干和选项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事实并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结合所学知识找出正确选项。【例题1】2004年高考(江苏卷)第4题: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将兵法④市易法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犤解析犦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考查阅读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以及再认历史概念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时下,历史高考题目绝大部分以材料的形式呈现。因为材料的纷繁复杂,故给人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粗略划分,材料题可分为材料型选择题和材料型问答题。如果我们注意细节,找出历史材料题中的隐性突围点,以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为基础是可以得到理想的分数的。  相似文献   

9.
<正>1.有效组织学生训练体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题,将课本上安排的例题、探究题、习题、阅读材料作为首选题进行训练。既做到懂、熟、会,又做到讲过程、讲规范、讲科学,并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阶段性反馈补救。2.有效组织学生对所配备的学习资料分批、分层训练,决不盲目求多求快。并且在练的顺序上明显进行分次、分层训练,确保每个学生练有所得,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让学生拖、累、困、弃,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0.
在作业批改中有这样一种情况:教师“评讲过”,可下次作业学生“仍又错”。这就是说教师“讲过”并不意味着学生“会做“,更不等于“能灵活应用,真正掌握”。怎样提高评讲的效益呢?关键在于教师的评讲技巧,要“讲”得有针对性、深刻性、形象性,学生“练”得实在,才能提高教师“讲”的效果,使学生通过“讲”有所得,“练”有所获。一、针对性评讲时,不要不分轻重、难易、主次,从第一题直到最后一题平均使力,“详细”地一一评讲。而要在讲前认真研究学生的作业找出存在问题,给予归类组合,弄清哪些是大面积学生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阅读理解中“考查文章的主旨大意”是重点题型之一。本文就如何做好阅读理解中“考查文章的主旨大意”题进行讲练。  相似文献   

12.
1994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充分体现了考查能力这个特点,使之成为整套试题的主线和灵魂: 一、材料解析题型的扩大。 1989年首次推出“史料分析”题,1990年推出“材料解析”题。1991年(49题)、1992年(48题)把“材料解析”引入问答题,出现“材料问答题”。1993年把“材料解析”引入选择题,出现“材料选择题”(15题)。1994年又把“材料解析”引入填空题,出现“材料填空题”(38题)。这样,能力考查的层次,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3.
当前这样提出问题,也许会引起一些非议:不是嫌老师讲得多么怎么又要强调“讲”?言下之意:你要重视“讲”,岂不破坏“精讲多练”? 其实,重视“讲”,恰恰正是为了更好地做到“精讲多练”。“精”者,高质量,不重视“讲”,不研究“讲”,“讲”岂能“精”! 在课堂教学中,“讲”与“练”是对立统一的。  相似文献   

14.
所谓说明型选择题,就是题干与题肢之间构成说明关系的选择题。这类选择题的特点是:①题干大部分是“引文式”或“材料式”;②题肢表述的理论观点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③要求指出题干解释明白或表达清楚了哪些理论观点;④这类选择题大多以某些关联词,如“说明”、“表明”为标志,有的则没有关联词,但从题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中以前是“讲风”过盛,现在却是“煞讲风”有些过盛。因此,不少教师怕“讲”了;不少领导也以讲多讲少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是否改革了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因提倡“多练”,就出现了“堂堂练”,“课课练”,“课内练”“课  相似文献   

16.
何亮 《广东教育》2008,(7):107-109
试题采用现实的事件、事例和数据作为背景材料,把考点和材料巧妙地结合起来,“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相似文献   

17.
钟振 《湖南教育》2008,(5):32-33
近年高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一般有选择题和主观题两种题型.选择题中多数是由一个背景材料作为载体采取"一材多用"的形式考查政治科知识,有时也会有同一背景材料统领几道题,同时考查政治和其他学科知识.  相似文献   

18.
2007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Ⅱ首先是保持了相对稳定。如题型结构继续保持选择题(单项选择)和非选择题两大基本题型;历史选择题为12题48分,非选择题单科题1题32分,综合题一题历史部分20分:坚持基础考查与思维能力考查相结合;基本不将“实质”、“本质”、“根本原因”等词汇用于选择题中;难度系数变化不是太大;适当关注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关心时事;问答题材料化等。  相似文献   

19.
在考试中,考生往往对材料题的应答较弱.甚至会有“云里雾里”之感,无所适从。笔积累几年教学经验,以为材料题的解答要诀,是既要求学生全面驾驭材料,能从材料中“剥”出的道理“一个都不能少”,又要求紧扣材料层次逐层分析,“有话好好说”。  相似文献   

20.
试卷做完后,还有一道相当重要的工序——检查。有的考生虽曰检查,但只是走马观花,或者至多将选择题粗粗一看,对于主观题(材料解析题等)则懒得去看。为何不检查主观题呢?一是认为会就会了,不会的即使检查出来也没有意义:二是想检查.又不知从何处着手。本文拟通过具体题例.为那些想检查而又不会检查的考生提供快速检查及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