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些年来,新闻文稿中越来越多地注进了文学性的情采和笔墨,这是很好的事,是新闻素质日益提高的标志。新闻稿是一种限定性极强的文字形式,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相比来看,文学创作的限定性则要小些(但不是没有),将小说写成了散文体,将散文写成小说模样,或是将散文写成诗,将诗写成散文,都有很大的灵活余地。当然,这不是说文学创作是绝对无限定的,怎样“突破”都可以,将现实题材写成神话小说,在散文中容纳大量虚构,在诗中抽掉了起码的节奏和谐韵,写成比散文还拗口,这都会给人一种  相似文献   

2.
博览     
「散文式新闻」的提法更准确徐占焜在《散文式新闻漫谈》一文中认为:「散文式新闻」较之「散文化新闻」提法更准确。它是指在新闻中要以新闻文体本身的特点、规律为主,运用散文笔法,增加散文色彩。运用散文的优势来克服僵化的新闻八股。它是有主有次的。而「散文化新闻」的提法则不够准确,「化」的意思一般解释为「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这就容易理解为把新闻「转变」成散文,把新闻化成散文。  相似文献   

3.
魏禧是清朝初年著名散文三大家之一,他才华出众,交游活动广泛,散文创作极具特色,对清初的散文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介绍了魏禧生平和交游活动,对他的文学创作成就进行了简略探讨,希望能为此人物的历史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宋清  邢连军 《兰台世界》2014,(12):139-140
魏禧是清朝初年著名散文三大家之一,他才华出众,交游活动广泛,散文创作极具特色,对清初的散文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介绍了魏禧生平和交游活动,对他的文学创作成就进行了简略探讨,希望能为此人物的历史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现在文学创作的可喜现象之一,是写散文的人很多,作家们写散文,许多业余的青年作者,也运用散文这种文学形式写出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感。现在还有一个散文创作的好条件,那就是很多报纸的文艺副刊和文学期刊,为广大作者提供了发表散文的园地。作为散文的写作者,就要认真想一想这个“许多”了。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同类性的题材,许多作者在写,那就要在这个“许多”面前,想出你怎么写法的路子来。  相似文献   

6.
光之色     
光之色林清玄《林清玄散文》摘编林清玄是台湾地区作家中最高产多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赏最多的一位。他的文学创作尤以散文独树一帜。林氏的散文因得益于东方美学智慧和宗教哲学情怀,开创了台湾乡上散文的一个较力大气的现象。他擅长将眼前的与记亿中的景物,现...  相似文献   

7.
想象,对我们人类来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领。从我们出生开始记事起,感觉和记忆就开始存储关于这个世界的印象和信息,比如对某种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的观察和认识。想象有如心灵的眼睛,通过这双眼睛把你的感觉经验组织起来,产生某种抽象的概念或图像。  相似文献   

8.
博览     
‘散文式新闻’的提法更准确徐占焜在《散文式新闻漫谈》一文中认为: ‘散文式新闻’较之‘散文化新闻’提法更准确。它是指在新闻中要以新闻文体本身的特点、规律为主,一匹用散文笔法,增加散文色彩。一匹用散文的优势来克服僵化的新闻八股。它是有主有次的。而‘散文化新闻’的提法则不够准确‘化’的意思一般解释为‘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这就容易理解为把新闻‘转变’成散  相似文献   

9.
在文学领域的几种文体中,比较而言,散文与新闻是最接近的一个。从某种角度上看,它们之间还有一定的姻亲关系。因为:散文的形式一般都比较短穴现在当然也有上万字乃至几万字的所谓“大散文”,又当别论雪;内容也相当广泛;加之为大多数人公认的要求是,散文应该是写实的,基本上没有  相似文献   

10.
范爱菊  李伟 《兰台世界》2014,(7):124-125
韩愈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他为官多年,但在官场一波三折,于是醉心文学创作。无论是创作散文还是诗歌,韩愈都追求创新、崇尚奇险,其文风别具一格而又令人赏心悦目,展现了他高超的文学造诣。  相似文献   

11.
韩愈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他为官多年,但在官场一波三折,于是醉心文学创作。无论是创作散文还是诗歌,韩愈都追求创新、崇尚奇险,其文风别具一格而又令人赏心悦目,展现了他高超的文学造诣。  相似文献   

12.
我从事文学工作,至今已有38年。我是从文学创作活动开始,进入编辑工作岗位的。长期以来,一边担任编辑工作,一边坚持业余创作。这种“两栖”生活,实践表明是可以互相促进的。由于生活环境的熏陶,我自少便爱上文学。进入中学以后,便开始尝试文学创作。初中二、三年级时已在报刊上发表过几篇小说和散文、诗歌。其后不断写作。1945至1949年的整个大学时代,在广州市《建国日报》副刊《国风》(当时基本上由我地下党掌握)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凡六七十  相似文献   

13.
在通讯员队伍中,多数人写写消息或通讯还是驾轻就熟、一蹴而成的。而一提笔写散文就感到文思滞塞。这除了平时散文练笔少外,不善于捕捉散文创作的灵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通俗地说,“灵感”就是外界的某种情境骤然唤起人內心的某些思绪,使沉睡的文思顿时活跃起来。日本作家小泉八云则更形象地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睡着的情绪唤醒起来了”。撞击和触发灵感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听到潮涨潮落的声音,使鲁彦蓦然体味到了人生“伟大的乐章”,而诞生了琴韵悠扬的  相似文献   

14.
陈巧霞 《大观周刊》2011,(21):49-50
上海沦陷时期,文坛沉寂,苏青恰在这种背景下进行了大量文学创作,以散文创作尤胜。其叙写内容不外乎饮食男女之事,并以个人体验来再现生活真实,同时又特别以“苏青式”话语方式将其呈现。纵观其散文品格,处处洋溢其独特之美一生活美、个性美、自由美。  相似文献   

15.
罗念生是外国文学的开拓者之一,他以等身的译著和丰富的文学创作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从美欧游学归国后,罗念生将多年所学和自己的才华用于翻译事业,翻译了大量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作品。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1903-1988),中国著名的文学家。20世纪2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30年代创作最丰,主要是小说和散文。他对图书评论也比较重视,写过一批有影响的书评文章。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的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某种产品或者服务,更多的是寻找消费的“感觉”。视觉消费在当代消费行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各式各样的形象成为消费的对象,消费者的行为或隐或现地受到各种商品及其形象的影响。本文试从视觉文化角度,浅析豆瓣网中的视觉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18.
学人风采     
陈长吟,笔名常音,男,汉族,陕西安康人,中共党员。编审、研究员、教授职称。1980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担任《汉江文学》杂志主编,《美文》杂志社副主编、副社长,西安作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艺术研究所副所长、书记,陕西省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等职务。现为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散文学会会长,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文学院院长、文学创作研究院院长、现代散文书院院长、中国散文研究所所长、现代散文网总编辑、《散文视野》杂志主编等。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老教授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  相似文献   

19.
曹世钦老师:您好! 《新闻与写作》上您的散文讲座大多都看了,觉得收获挺大,并由此而产生了向您请教的念头。我从小就喜爱文学,特别喜爱散文,初三开始搞课余文学创作,自己写的散文发表过,也得过挺不错的奖,我写散文爱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喜欢把自己的个人经历和对生活的感受融于自己的作品,我不喜欢一些托物言志的散文,我以为,散文的天地,应如小说般广阔。散文,首先应服务于社会。中学时写作文,大家叫好,我也满意,都说我会成为挺不错的散文作者。今年考上大学,看了几篇文学评论,看了几本  相似文献   

20.
汪曾祺是以文学创作著名的。由他为主执笔的京剧剧本《沙家浜》在中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他创作的《受戒》、《异秉》、《大淖记事》等一批汪派小说及一系列汪味散文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留下了精彩的篇章。他的作品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中国的文学创作灌注了一股生气,并在评论界引起了“轰动效应”,汪曾祺研究成了“热门话题”,至今有关文章、报道已近300篇之多。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诸多的文章、报道中,却很少有人论及佛教对汪曾祺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