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科技法的最基本问题,如科学与技术、科学理性与技术理性之间的区别入手,深入分析了科学与技术的不同本质,指出科学与技术不应混同立法,而我国目前的科技法,其混同立法的现状很难有效地调整、促进科学与技术的发展;通过分析科学理性与技术理性的时代特点,指出正是技术价值理性的缺失引起技术理性危机,需要相关法律进行引导和控制,标志着以鼓励和保护科技发展角色的混同立法模式的时代终结。并对我国科技立法的重新构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杨丽娟  陈凡 《科学学研究》2005,23(4):449-454
科学与技术,作为人类不同性质的理性活动,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差别。但我国1993年颁布实施的《科技进步法》却将两者混同加以规范,这种混同立法方式很难有效地调整、促进我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因此,本文从科技法的最基本问题,如科学与技术、科学理性与技术理性之间的区别入手,深入分析了科学与技术的不同本质,指出科学与技术不应混同立法,并通过分析科学理性与技术理性的时代特点,指出正是技术价值理性的缺失引起技术理性危机,需要相关法律进行引导和控制,标志着以鼓励和保护科技发展角色的混同立法模式的时代终结。最后,对我国科技立法的重新构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国际示范法和部分国家计量立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计量法的监管法与科技法的双重属性。在梳理分析国外立法框架基础上,立足我国《计量法》的科技法属性及其承载的科技建制价值,建议《计量法》修订工作应建立以国家计量机构为中心的国家计量科技基础设施制度,以充分彰显其科技法属性。  相似文献   

4.
论科技法产生和发展的两大文化基石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杨丽娟  陈凡 《科学学研究》2004,22(4):362-365
本文论述了科技立法得以产生、发展和完善的两大文化基石———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正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文化的渊源、冲突、融合及演化,构成了科技法产生、发展的文化条件,这是许多学者很少或根本没有关注的。作为回应,科技法从它产生之初,就承担起承载两大文化价值追求即真、善、美的历史重任,并以此获得了科技立法的最高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关于科技行政法的性质问题一直困扰了很多人,但以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科技法学界。本文从科技法与行政法的关系入手,在评析科技法学者观点的基础上,认为虽然科技行政法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属于交叉范围,但根据行政法的基本理论,其本质上仍是属于行政法的基本范畴,并初步确立了科技行政法的本质涵义和基本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6.
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不仅直接影响着经济生活,也往往大规模地影响着社会生活以及人类的思想观念。当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行为与思维方式甚至各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无不在于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影响。它是关系到一个民族兴衰的大事。正因如此,与历史上任何时期都不同,当代世界各国出现了大量的科学技术的立法。以科技法来调节人类从事科学技术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类关系,已经日益成为国家立法活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科技立法工程”在构建科技创新法律体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立法工程是一种可尝试的进行科技立法的新视角.在构建科技创新法律体系的工作中,不断寻求和论证这种新方法是必要的.对科技立法工程的基本理论进行解读,以找出科技立法工程的应用方法:从抽象推演和案例分析两种角度上探索其在整个科技创新法律体系构建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意义,以便得出在构建科技创新法律体系中引入"科技立法工程"十分必要这一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8.
李尚志 《软科学》1989,3(4):70-72
<正> 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和决定性的因素。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已深刻地影响到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建设现代精神文明的重要基石。运用法制手段,组织、管理科学技术事业,用法律调整科技活动中的社会关系,以保障科技事业的顺利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密切关注的问题。科技法制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从静态的角度分析,科技法制首先包括有关科学技术方面的法制、法规和与此相关的制度。科学技术法制,通常简称科技法,包括了科学和技术两方面的法制,是科技法制的灵魂或前提。没有完备的科技法体系,科技法制就难以实现。从动态角度分析,科技法制的内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以笔者的调研和经历为基础,阐述现行研究尚未提及的、该国在立法过程中的一些典型案例,主要从现行科技法制体系、科技法制体系的建设与科学界的关系、现行科技法制体系如何促进了高科技转入市场等角度审视日本科技法体系及其确立过程,以期为我国的科技立法和体系建设提供一点参照。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其对科学、技术的论述中,明确指出技术是生产力的一种要素,改变着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他反对技术理性的思想,认为技术并不能解决人类的一切矛盾,技术不过是人的本质的体现。分析了技术变化已对现行科技立法制度、伦理、道德等方面产生冲击,提出了在技术变化语境下科技立法应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价值取向,协调科技发展与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确保在推进科技进步的同时保障人类根本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刘波  陈燕 《西藏科技》2011,(11):3-5,30
科技是社会发展重要的推动剂。西藏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更需要科技进步以推动,也需要科技法律对科技进步进行规范、促进和保障。科技立法是我区立法的一个相对较为薄弱的环节,文章对加强西藏科技立法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日本科技法制与我国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法制对推动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从科技法制的角度出发研究日本科学的迅速崛起,通过论述日本科技法制的结构和内容,对日本科技法的制定实施、科技制度改革、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和研发成果实用化等宏观科技体制方面做出归纳总结,从而表明了科技法制对日本科学迅速崛起的明显推动作用.最后,根据日本科学崛起与科技法制之间的依赖关系,就我国完善科技法制、加快科技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山东省科技法制建设有了较快发展,科技立法工作得到了普遍重视和加强。目前,经全国人大和国务院颁布的有关科技方面的法律、法规已有数十部之多。山东省改革开放以来,也通过省人大制定出台了三部地方性科技法规。这些为促进山东省科技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相似文献   

14.
樊松林 《情报科学》1991,12(2):16-22
文本指出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同样需要有健全的法律机制,并从法与政策的关系,社会管理现代化;社会心理学等方面论述了我国的科技情报立法必须考虑的几点依据和应遵循的若干原则,着重勾勒了科技情报法与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科技法和经济法的关系,进而对科技情报法的体系结构、基本内容进行了讨论,针对目前科技情报立法所面临的几个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同样,现代工业社会也要求把科学技术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科学技术法制化的目标是实现科技法治。科学技术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科技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后果都迫切要求实现科技法治。调整科学技术的法律有具有弱意识形态性。因而要尽可能地较多运用其他国家的科技法的现有成果,并逐渐获取本国科技法的独立地位。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6月1日,北京科技大学科技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首届科技法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文联权益保障部和科技部监督司诚信办的有关专家、领导,北京科技大学的教师、学生代表以及媒体记者30余人出席了会议。论坛以"科技伦理与法治"为主题,专家们围绕科研行为的伦理约束与法律控制、人工智能中的技术伦理与价值选  相似文献   

17.
我国科技创新法律环境的反思及其完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注重和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科技创新必须有良好的法律保障制度.我国现行科技立法中仍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科学性、系统性不足,这种不足严重地制约了对科技创新保障作用的发挥.立足国情,在科学的原则指导下,精心设计各项法律制度,就技术创新的法律运行机制、创新主体、技术权益保护等进行重点剖析.  相似文献   

18.
自18世纪以来,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促使主导技术与技术群、工业领域发生了巨大变革,同时也让新的科学概念替代了原有的理论与体系。进入21世纪,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领域发生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改变了原有的人类社会组织方式,大幅提高了生产力。但遗憾的是,科技发展至今,已经基本上用尽了目前科学能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技术发展空间。本文通过分析和归纳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科技革命的概念、趋势与历次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变革,并以此为依据,对未来科技革命的主要发展方向进行科学性的预判。  相似文献   

19.
科技创新政策及法律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政策的出台与科技立法的完善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有力保障,法律对科技创新的影响首先表现在相关科技政策的制定,而科技政策又是科技立法的基础,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受法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分析了目前我国科技政策与科技立法的发展情况,针对如何规范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与保护等科技创新活动,阐述了科技立法工作的重要地位和对科技创新的保障作用,提出了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和法律环境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罗先觉 《科学学研究》2019,37(2):193-195
科学性是现代立法的基本属性之一。经考察发达国家立法实践发现,为实现立法的科学性,科技界建制化参与立法已成趋势。而我国科技界建制化参与立法的制度保障明显不足,并进而导致立法过程的科技论证与支撑不足、立法对科技迅速发展的挑战应对不足等问题。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立足国情,为科技界建制化参与立法提供制度保障,建立科技界与立法机关的常态化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