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屈光耀 《中国教师》2010,(16):19-20
<正>"您的一个鼓励的眼神让我克服了胆怯,您的一个会心的微笑让我增强了信心,您的一个轻微的弯腰让我感受到了关注,您真心的倾听让我感受到了尊重"。这是一个学生在毕业后给我的感  相似文献   

2.
从我"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您就开始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呵护着我。是您教我牙牙学语,让我感受到了交流的快乐;是您在我跌倒时告诉我:"自己勇敢地爬起来!"让我感受到了成长  相似文献   

3.
包天仁教授(以下简称包):孔老师,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IATEFL(英国)的会议上,是吗? 孔德惠教授(以下简称孔):第一次见面在那之前,是在南京。当时是召开中心2001年工作年会。包:但我对您印象比较深的是在IATEFL的York会议上,您是作为中国大陆的唯一代表在大会上发言。后来中心秘书处请您参加了一些中心的学术活动。扬州会议您参加了吗?  相似文献   

4.
查德智(以下简称查):陈校长,您好!您现在是襄樊市第一中学党政一把手。请您给我们谈谈您的办学思想好吗? 陈宗豪(以下简称陈):谢谢!我现在是襄樊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兼校长,这既是上级和群众对我的信任,也是上级对我领导能力的考验,同时更是上级给我的担子。对此,我既感到荣幸也感到责任重大。至于办学的指导思想我认为就是十五个字,即:育人为根本,教学是中心,质量是生命。通俗的说就是一定要把学校办好、把人育好。真正做到让上级放心,让人民满意,让社会欣赏! 查:陈校长,1997年您从原襄阳师专调任襄樊市第一中学任党委书记,2004年9月又被…  相似文献   

5.
正王木春(以下简称"王"):在今天这个时代,谈读书几乎是一件比较冒险和可笑的事。所以,今晚我们窝在电脑旁聊读书,更像两个白痴在说梦。谢云(以下简称"谢"):的确,国民不读书的现状很可怕,虽然,造纸和印刷术都是我们发明的,而且,这个国家有五千年文明史,但很奇怪,"读书种子"在这个时代好像有些"水土不服"。但是,言说美好的事情,至少能让我们显得美好一些吧。关于读书,我想到英国作家吉辛说的:"不读书的人和读书人的距离,就像死人和活人的距离那么远。"  相似文献   

6.
包天仁教授(以下简称包):文老师,非常高兴能有这个机会见到您。很早以前就读过您的一些东西,主要是文章,还有很多人引用您的一些论述。这次参加"TeachingLearning Strafegies"的高级研修班,之前我也看过一下这方面的书。因此,想对您进行一次采访。在国内,专门研究"Teaching and Leaming Stralegies"的著名学者当中,您是时间较早,成果较多的一位。那么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研究英语学习策略的呢?  相似文献   

7.
正成长之梦: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梦想会因之发生改变。阅历的丰厚带来的是对自身更加清晰的认识,唯有适时调整人生坐标方能顺利前行。身处不同成长阶段的四位教师将同我们共话梦想与成长。彭荣辉(以下简称彭):孙校长,今天想与您谈谈梦想的话题。首先,能说说您的人生梦想吗?孙双金(以下简称孙):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梦想。有人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只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做梦;第二件事,是圆梦。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是大地哺育了我。作为一个农村娃,我的生活空间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8.
正赵志伟(以下简称"赵"):今天我们来谈谈光华大学另一位教授何仲英的国文教学主张。吴炜旻(以下简称"吴"):好的。若非特意研究过民国国文教学的书刊,恐怕多数读者对"何仲英"这个名字还是有些陌生的,不过您倒是曾提到"他是语文教学改革家"。赵:是的。李杏保、顾黄初老师称他为"‘五四’时期致力于白话文教材教法研究的重要人物之一",我则认为他是早期研究白话文教学第一人。只是我们对他的介绍和研究是不够的。吴:学界目前对何仲英的研究确实稍显不足,不过在我们惯常的认知中  相似文献   

9.
记者(以下简称"记"):杨先生您好!可以请您谈一谈安永的用人理念吗? 杨先生(以下简称"杨"):好的,简单地说应该是"以人为本".因为会计师事务所是一个对人的行业,可以说我们卖的就是员工的良好操作技术.我们在企业里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学习的机会,并给每一个员工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正郭向纯(以下简称郭):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幼儿园(以下简称总院幼儿园)的美术教学特色是什么?黄剑锋(以下简称黄):我园的美术教育立足于"美的教育"的园本文化,以"诗性智慧、游戏精神、艺术享受"为文化环境背景,尝试将流行视觉文化纳入幼儿美术教育,关注教学内容选择的多元性与适宜性,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形成"多媒体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天黑的路上,时常会想起那时训练结束后,您陪我走过的那段回家的路;金灿灿的舞台上,总能看见您望着我们时那热泪盈眶的眼睛;学习的考场上,耳边时常回响起您常说的那两个字:‘淡定’。老师,谢谢您四年的陪伴,是您让我找到了最美的声音,是您让我在这个团队里学会了合作与倾听。虽然有时您很严厉,但是我知道您是为我们好,不严格要求,我们就不会进步。老师,谢谢您带我们走进了贺绿汀的音乐厅,谢谢您让我们在成长之路上收获到自信的喜悦!"  相似文献   

12.
正对话人物:彭佩烘,1963年生,三明工贸学校特级教师,福建省第三届"杰出人民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高技能人才。他不仅让学生感受幸福,也让自己的人生收获幸福。我们试着寻找他能够获得诸多殊荣的缘由。肖晨(以下简称肖):您成长在一个教师家庭,这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您选择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很多教师只是把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而没有充分了解教师职业的精神内涵。对此,您怎么看呢?彭佩烘(以下简称彭):我从小就很向往当教师,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兼班主任,近些年来,我经常能听到家长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您上课时能不能少讲些课文内容,多补充些课外知识?""老师,我想给孩子报网络课程,您能不能给一些建议?""老师,您能不能经常在班级QQ群里晒一些书写整洁的作业,以此来激励孩子们把字写好?"……这些问题,体现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对孩子成长的关心,是让我们教师高兴的。但与此同时,一些有思想、有见地的家长往往也会对教师有更高的期待。面对这些越来越"挑剔"的家长,我认  相似文献   

14.
【正】之前,我的一个学生与人发生纠纷、与人殴斗进了派出所,我第一时间赶到后,她对我说了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老师,您说怎么办,我就怎么办。我什么都听您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在担任辅导员的几年时间里,我经历了兴奋与失落,感悟了憧憬与平和,学会了包容与奉献,树立了一种理念:不论学生犯了多大的错误,多么...  相似文献   

15.
骆程 《班主任》2004,(2):16
老师,我想给您画张像,把感情融入笔端,画出一个我喜欢的、真实的您. 眼--这是心灵之窗.这里映射出您丰富多彩的个性:自信、真诚、和蔼、慈祥.当然,这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偶尔也会射出两道可怕的"凶光",让那些违反校规的同学感受到恐慌.不过,一旦他们改邪归正,您的眼神又会变得温柔、亲切.  相似文献   

16.
记者(以下简称记):听说您以前曾经在中学里为师生们作过国际时事评述,您觉得上海的中学生对时事的了解程度如何? 杨元华(以下简称杨):是的,我至今都还能回想起当时开讲座的火爆场面,尽管我的知识有限,但同学  相似文献   

17.
我常常思考名师成长问题:究竟什么是名师成长的核心因素?最近,我把思考的结果聚焦在名师"行走"的方式与速度上。于是,脑海里冒出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的诗句来:人是一支队伍。是的,人是一支队伍。人总是在整个队伍里行走,队伍会给你向前奔赴的勇气和力量,会让你获得集体行走的节律感,还会让你感受到汹涌澎湃的气势。名师,正是队伍中的一员。他(她)会在这队伍潮流中磨砺自己的意志,调整自己的步伐。当然,名师的脚步声在队伍行走的节律中更加铿锵。  相似文献   

18.
"老师,您记得我吗?我前几天在您主持的在线节目里发过言,您表扬过我。"原来你就是论坛里的'舞空',终于见面了,握握手吧。"这是10月16日上午,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以下简称北外网院)首届毕业生典礼现场。在毕业典礼开始前,来自各地的学员们纷纷寻找着他们敬爱的老师和网络同学好友。多年在网  相似文献   

19.
钟玲(以下简称"钟"):张老师,您好!我一直想问您一个问题,我们的工作站冠以"浙派"这个称谓,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接受"浙派"这样的提法.那您认为我们"浙派"有哪些共性的东西?我们又该如何保持特色又能兼容并蓄?  相似文献   

20.
时间     
时间究竟长成什么样子,无人知晓。爱因斯坦说时间和空间是人们认知的一种错觉。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从一个奇点(大爆炸宇宙论所追溯的宇宙演化的起点)开始,这也是时间的起点。时间是虚无缥缈的存在,时间又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它的气息。时间常常被正值青春的我们不屑一顾地忽视,时间又被濒死的病人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时间是毫不留情的,它使人在自己制造的镜子里照见自己的真实。时间是温柔的,它会悄悄地收拾好我们乱了的心情。"有些事情我不说,并不代表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时间贴心地收拾好那些难以遗忘却又不能被提起不能被想念的事,使人们逐渐遗忘那些事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