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相茹 《情报探索》2013,(12):15-18
阐述了数字化学术期刊知识的生产、传播、吸收和使用中,形成一个包含不同层次、不周范围的知识网络、人际网络和技术网络的有机整体,即数字化学术期刊知识生态系统.论述了该系统中高校教师的学习范式:形而上学范式、社会学范式和实践操作范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大数据时代,从认知与挖掘学术期刊的数据视角,探究学术期刊的内容优化,传播价值重构的路径。【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学术期刊数字化以及网络传播现状;对比学术期刊数据化需求,从科研行为,学术传播,科研场域等维度分析学术传播从数字化向“数据化”转型策略。【结果】 盘活学术期刊的“数据”能延伸学术知识资源的价值链。【结论】 大数据时代,挖掘学术期刊的数据及其价值,可以促进学术期刊的“数据化”转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构开放、互动、便捷、公益的学术期刊多元传播渠道。【方法】采用网络检索调查法对作为样本的法学类、社会学类学术期刊知识传播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在“旧伤”与“新愁”之间,诠解我国学术期刊面对数字化踟蹰不前原因,通过对两种典型学术期刊个案解剖,并且延伸个案分析,探索一条体现学术期刊主体性、主动性、社会性的务实、有效、具有推广价值的知识传播途径。【结论】 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应该主动适应数字化传播媒介变革与受众阅读方式更新情势,树立新媒介时代的创新思维,拓宽并优化传播渠道,合力推动学术期刊及时传播学术新知,推动学术繁荣与学术发展。  相似文献   

4.
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一个自组织、自适应性系统,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关于数字化转型下系统演进的机制引发了学界的思考。本文在探讨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生态系统重塑的基础上,着重从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两个层面对数字化转型下创新生态系统演进的驱动机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具体而言,数字技术通过降低创新活动不确定性,激发了高频创新;增强系统的融合和生成,提升了系统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和创新知识累积与扩散速度;强化系统的沟通与协调,深化了系统治理协调机制等方面驱动创新生态系统持续演进。而数据资源通过完善系统价值共创模式,激发了创新活力;推动创新加速迭代,保持了高效创新等方面驱动系统不断演进。  相似文献   

5.
期刊数字化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为了探讨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的途径,本文归纳了学术期刊存在的数字化手段较单一、网络出版制度不完善,数字化规范标准未形成等问题;分析影响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国家建立学术期刊网络出版认可制度;规范了数字化出版标准及版权保护制度、即时网络出版、电子纸书等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背景下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在技术管理和创新研究中日益变得重要.为了集成分析现有学术文献中对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已有研究的脉络、进展及其空缺,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法,本文对创新生态系统文献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评述.首先,基于知识图谱分析,描述创新生态系统文献的基本特征,绘制文献共被引图谱、合作网络图谱和共词分析;其次,分析该理论文献的研究主题和关键词,尝试解构式地描述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现有体系和内涵;再次,讨论现有创新生态系统文献和经典组织与管理理论体系的关联性;最后,基于现阶段中国企业发展面临的特殊情境,探讨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未来主题.  相似文献   

7.
从学术期刊群数字化平台构建看高校学报数字化平台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在学术交流和科学传播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为学术期刊出版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目前学术期刊群数字化平台建设比较成熟,而单一学术期刊的数字平台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通过对中外两个有代表性的学术期刊群数字平台进行分析,对比不同数字化学术平台的特点,提出适合我国高校学报数字化平台建设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服务转型背景下,为提升出版服务能力,打造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生态闭环,寻求学术期刊知识服务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之路。【方法】通过生态隐喻和系统构建法,构建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框架,并在明确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寻求优化策略。【结果】基于学术期刊知识服务对象不同层次的知识服务需求,循序渐进地构建学术期刊知识“生产—传播—应用—反馈”全程化服务系统。【结论】进行对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的深度思考,可助力学术期刊服务转型和出版服务能力提升,提升学术期刊知识服务影响力和增值能力,推动中国学术出版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从互联网时代的学术传播的特征出发,论述了加强学术期刊多渠道、全媒体传播的必要性。【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对当前学术期刊面临的困境作了回顾和分析,力图从多个维度来构建学术期刊的多元化共生模式。【结果】 在国际化、数字化与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下,学术期刊亟需二次转型,运用互联网思维,融入信息化因素,从传统出版模式转向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知识服务产业。【结论】 结合互联网法则和逻辑来重新整合学术出版的运作模式,推演学术期刊与学术共同体、第三方数据库、社会政府之间的多元共生路径,提升学术期刊的知识服务能力和信息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网络化组织特征,从系统成分和系统关系2个维度对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通过对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实证分析发现: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结构不均衡,表现在以整车制造企业和零部件企业为主的创新消费者种群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创新生产者、分解者种群以及创新生存因子出现明显的边缘化现象;创新种群间尚未形成紧密的群落结构,技术流动效率不足;区域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作为"基石物种"占据着重要的结构洞位置,具有较高的整合力和媒介作用;知识链型、产业链型和地理邻近型网络关系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间互惠性强;而知识链型网络关系与产业链型网络关系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抑制。基于以上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学术期刊的出版和传播模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本文对网络环境下学术期刊的出版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学术期刊实现数字出版的几种主要的出版传播模式以及针对目前的出版现状,学术期刊编辑部应采取的应对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为有志于实现期刊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编辑部提供了一条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12.
沈秀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1):1232-1237
[目的]从政府与社会、出版单位和编辑个体三个层面,探索在数字出版时代学术期刊出版编辑力提升的策略与路径。[方法]分析学术期刊的现实困境并指出,复合型人才缺乏,公共出版资源建设不足,出版技术难以转化为出版能力等是数字时代学术期刊出版编辑力没能快速提升的原因。[结果]政府和社会应该从多方面加强政策落实,出版单位应该在坚持传统优势的前提下实施数字发展战略,编辑个体应该加强学习,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数字出版的挑战。[结论]学术期刊要抓住政策与环境的机遇,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出版编辑力,发挥学术期刊对科技文化发展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在新技术环境下,图书情报学领域期刊影响力评价与排名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为了完善学科排名体系,文章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提出一种新的排名思路--从知识传播角度考虑期刊排名。[方法/过程]文章以近十年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中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简称LIS)专业的来源期刊为研究对象,应用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方法,运用UCINET软件,对这些期刊的知识传播模式进行分析,在知识传播网络中按不同特性对期刊进行排名,并且探究了LIS期刊在知识传播网络中子群的构成。[结果/结论]LIS各个期刊知识传播的出度与入度差距较大,少数的期刊传播领域内大量知识。按照LIS期刊在知识网络中的不同特性排名与按照影响因子排名有差异,在知识传播网络中也可提取出具有相似的出度入度的LIS期刊的子群,以便对LIS期刊影响力进行更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In the past several years, researchers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computer science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have claimed that knowledge workers will transform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work due to increased access to digital libraries over the Internet.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digital libraries on knowledge work,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use of paper and electronic materials by academic researchers in four disciplines at eight US research universities. This study found that at a given point in time, the match between `material mastery' and features of using a particular digital library could explain its use. This paper discusses findings about digital library use, work characteristics and how material mastery explains patterns of digital library use.  相似文献   

15.
具有开放性、可供性等特征的数字技术使得传统企业形成了数字化转型企业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的新组织型态。然而,当前对其研究还处于概念探讨和特征归纳的初级阶段,急需对其构建研究形成系统性理论框架。因此,首先基于相关概念的梳理,尝试明晰“何为”数字化转型企业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即其内涵界定;其次,结合当前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企业两大研究基础,厘清“为何”急需开展数字化转型企业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研究;最后,初步提出包括“型态识别→构建动因→构建逻辑→构建过程”的研究框架,指出未来“如何”开展数字化转型企业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研究,以期为数字化转型企业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研究夯实理论基础并指明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李翠侠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3):165-165,164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数字资源。由于资源数字化的特点以及所处的开放网络环境,使数字资源的管理面临着传统信息管理所不面临的问题。本文在分析高校数字资源所面临的安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图书馆的特点,从技术和管理的角度提出了相应安全问题的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17.
科技期刊强化宣传推广的若干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针对科技期刊传统的宣传策略大多存在效率低、影响范围小等缺点,提出一套依托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期刊精细化宣传策略和技巧。【方法】 以《自动化学报》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实践为例,从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两个方面阐述了精细化宣传的实施步骤和方法。【结果】实践证明,自借助网络和数字新技术实施精细化宣传工作以来,两刊实现了精确定位宣传目标和细化宣传工作流程的目的,促进了宣传效果最大化和期刊影响力的提升。【结论】有效地将先进的网络、数字技术及管理理念引入期刊宣传工作中,有利于期刊品牌快速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美国数学学会期刊出版布局、刊群建设和学会对期刊发展所起的作用,为我国数学领域学会期刊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网络调研法,研究美国数学学会期刊建设情况,并总结我国数学领域学会的期刊发展现状和特点。【结果】 创办新刊,发行电子期刊,OA出版,期刊集团化、集群化发展,建立国际化出版平台,建立评奖制度等是美国数学学会促进期刊发展采取的措施。我国数学领域学会在期刊出版、数字化平台建设及国际化发展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 采取优化科技期刊出版结构布局、推进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化学术出版和传播平台、加大对期刊的宣传推介和政策扶持力度等策略,可促进我国数学领域科技期刊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丹  刘烜贞 《现代情报》2018,38(3):138-144
为了相对全面地统计数字环境下学术期刊的利用情况,本文在Altmetrics理念指导下,以期刊被引指标框架为标杆,建设性地提出一套适于我国数字期刊的利用统计指标框架,为学术共同体就数字期刊利用评价问题提供参考,有助于提高期刊的质量与利用率,且进一步丰富Altmetrics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