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中莲 《考试周刊》2010,(28):73-74
以前很多教师课前准备的内容都比课本上要求的内容要多得多.而因为准备的内容多,往往在课堂上讲不完。不少教师就在课后给学生讲,这样就占用了学生的自习时间,同时又给学生印制了大量的试卷,而且试卷上有的题目难度太大。这对学生而言根本就不适合,有的学生一晚上也做不出一道难题.有的学生勉强做出来一道还有很多漏洞。  相似文献   

2.
黄亮 《时代教育》2007,(9Z):123-123
学生插嘴是课堂上常会出现的一种现象,教师讲了上句,有的学生追不及待地就接出了下句:师生正兴味盎然时,有的学生会莫名其妙地插上一句,与是课堂上哄堂大乱。针对这些现象,有的教师也许会予以制止,有的教师甚至会严厉批评。其实,换个角度思考,学生在课堂上插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每个学生个性都不同,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的活泼好动,有的爱出风头,  相似文献   

3.
唐海民 《山东教育》2011,(11):39-40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语言是连接教学内容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和教学语言有直接的关系,初中思想品德课自然也不例外。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就好比是点燃学生学习教学内容兴趣的火柴,有的教师能点燃学生的兴趣,有的教师只能熄灭学生的兴趣。所以,师欲善其教,必先美其言。  相似文献   

4.
2013年9月1日,开学第一天的第一堂课,牟平区第二实验小学的语文教师就上了一节研究课——《我们的民族小学》。课堂上教师没有提任何问题,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观课教师发现:学生读书时,有的东张西望,有的读完一遍就无所事事。教师当堂采访了几位学生:为什么不认真读课文?  相似文献   

5.
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协调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关系上融洽、和谐的程度。教师与学生心理上协调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当教师与学生心理协调时,二者在心理上的相容性就大,就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反之,其心理相容性就小,就会对学生的思维产生抑制作用,教学效果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理上的不协调有很多种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情感距离和在人际知觉上的偏见。情感距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情感交流上的差距。教师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距离的原因,一方面是由学生心理定势造成的。有的学生尤其是成绩较差的学生,由于种…  相似文献   

6.
批评学生也许是沟通中最常见、最难处理、甚至是最令教师头痛的一个问题。经常困惑于同是一个班集体的学生,为什么有的学生就能很好地接受老师的批评,而有的学生却不能接受;同是任教一个学科,为什么有的教师批评学生就能很好地接受,而有的教师的意见学生就不能接受?  相似文献   

7.
个别化教育指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适合于满足个别学生需要的教学。在现在的学校教育中,存在着学生的差异,有的学生接受能力较强,思维比较敏捷,在课堂上教师所教的内容难以满足他的求知需要;而有的学生接受能力比较差,思维不够敏捷,在课堂上,教师所教的内容对这些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就比较吃力。  相似文献   

8.
梁庆棠 《广西教育》2013,(18):59-59
很多语文教师感叹语文难教,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却怎么也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表面上认真听课,实际上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学生干脆用书本挡住头,偷偷摸摸地看课外书。笔者认为,出现以上现象,与教师在课堂上缺乏提问的艺术有关。倘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好课堂提问的艺术,那么就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无暇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一、课堂伊始,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  相似文献   

9.
吴寒梅 《小学生》2013,(11):86-86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在改变。随着课改的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有的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刻意营造热闹的课堂氛围,设计的活动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实效;有的教师盲目提高教学目标,一节课安排的内容过多,在学生没有理解和熟练操练的情况下就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有的老师与学生走得太近,致使课堂秩序松散,有的老师课堂上对后进生的  相似文献   

10.
数学学科差生问题是个老大难问题。要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必须重视转变差生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要弄清造成差生所以差的原因。我认为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从教师方面看有: 1.教师教学方法不当。有的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只顾自己讲,很少去关心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虽然有时教师也提问,让学生板演,但常常是只叫几个优等生,一部分学生只是做陪客,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这部分学生对教师的高谈阔论,听得昏昏欲睡,有的做小动作,有的思想开小差。由于教师满堂灌,学生的课堂练习在课内做不完,因而不得不留到课后去做,教师在课堂上得不到学生的反馈信息,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一部分学生课后作业中遇到了困难,就马马虎虎乱做一通或照别人的抄一遍“交差”。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就成了差生。 2.教师不尊重学生。差生的造成同教师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关系很大。有的教师不是满腔热情地帮  相似文献   

11.
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导致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形成师生互动的局面,教师与学生缺乏有效地配合。教师自认为态度端正、备课充分、教学投入,应当达到教学目的,但学生的认知与教师的预期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课上,有的学生在全神贯注地倾听,而有的学生注意力分散,甚至看小说、私语等。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激发起学生必要的课堂活力,学生没有  相似文献   

12.
二年级的一节语文课上,当教师即将上完一课,在指导学生书写课后生字时,教师一边在黑板上板书生字,一边提醒学生们要注意笔顺和一些主要笔画的名称。最后,教师要求学生们在语文课本的田字格里描一个写一个。学生们埋头在田字格里写着,可是有的学生写着写着,头越低越下,几乎要把整张小脸凑到桌子上去了;有的学生手指头快握到了笔尖,他们弓着腰,小脑袋和肩膀一个劲地往一边倒。还有的学生一下子就写好了,  相似文献   

13.
教师在课内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都属于组织教学。搞好组织教学是上好课的保证。尤其是体育课,学生都在操场上上课、活动,如果教师稍一放松,学生就容易放任自流,所以组织教学更为重要。下面就谈谈体育课的组织教学。 第一,组织教学要贯彻在一节课的始终 1.上课开始时的组织工作。学生刚从教室走向操场时,精力比较分散:有的在嬉笑谈话,有的在回想刚才教师所讲的知识,有的在商讨刚才所做的习题,有的在温习或考虑着下一节课的测验或考试……上课铃一响,就应把…  相似文献   

14.
有的教师认为,课堂上学生为某一问题争论起来就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师一般不主张让学生在课堂上争议。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课堂上争论只要教师引导得法,非但不会影响教学计划的完成,往往还会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记得我教《鸽鹑》一文时,学生最后概括出了中心思想,认为这篇课文颂扬了母爱。但一部分学生提出了异议,理由是鸽鹑是动物,怎么会懂得母爱呢?有的学生干脆就谈,这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一时,课堂上争论不休。教者没有轻  相似文献   

15.
如何克服焦虑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多年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笔在课堂上经常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兴趣不高,课堂气氛沉闷;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活跃,有的学生则萎靡不振;教师提问时,有的学生立即低下头,避免与教师的目光发生接触,惟恐被提问;有的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大脑一片空白,心跳加快,手心出汗,语音变调,甚至发不出声。那么,是什么因素削弱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妨碍了他们的语言学习呢?笔认为这是消极情感之一——焦虑在起作用。下面仅就英语学习中的焦虑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教学过程一般可分为传授、批改、分析、示范、启发、复习、讲解、作业等八个步骤。传授是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步骤。传授主要是通过讲课来实现的。讲课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反应。往往有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台上讲得唇焦口燥,而台下的学生却无动于衷,没有什么反应。如果观察一下学生的动静,就会发现有的在“鸿鹄将至”地开小差,有的在欣赏窗外的桃红柳绿,有的在纸上涂涂写写,还有的边看手表边小声嘟噜:“怎么还不下课?!”……作为一个教师,就怕在课堂上出现这种得不到共鸣的“冷场”现象。一旦碰到这种情况,有些教师就会因为不知所措而思维混乱、语无伦次;  相似文献   

17.
文言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古代文化并更好地掌握现代汉语的作用。但就目前初中文言教学的现状来看,着实令人担忧:有的课堂还是满堂灌的方式,有的课堂教师主要以串讲方式进行教学,有的课堂就是教师让学生自己串译,甚而于直接就把文言文的翻译抄在黑板上让学生记下来回家背诵默写。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知道这些教学方式远远达不到文言文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在日常英语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充满热情,有的则比较冷淡;有的教师讲课条理清楚,有的则比较凌乱;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善于运用激励机制,有的则显得比较呆板被动;有的教师鼓励学生自己研究寻找结论,而有的只满足于将所有的信息提供给学生。这就是教师不同教学风格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郑彦芬 《云南教育》2004,(19):48-49
走进当今的小学课堂,合作学习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有的教师不清楚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人家搞,自己也搞。有的教师一节课进行两三次合作学习,即只要教师一提出问题,就宣布合作学习,前排的学生很快回过头去,与后排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每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给学生充分合作讨论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如何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这是当前教育战线上争论得颇为激烈的问题。有的说:“启发思维就是要把知识讲得清楚生动,使学生的思维能跟着教师的思维跑”。也有的说:“启发、启发、就是你启我发、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诚然,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把知识讲得清楚生动,否则,学生就会觉得索然寡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