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档案检索工作中常用的案卷目录、文号目录和专题目录的作用及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卡片式字顺目录是读者习惯使用的一种检索工具。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而言,卡片式字顺目录是采购,分编、清点、参考咨询、编印专题书目等业务工作经常习惯使用的一种目录。如何组织好卡片式字顺目录是搞好图书馆工作,提高图书馆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以彝族古籍目录整理和发表的时间为依据,将彝族古籍目录工作的创立和发展过程分草创期、恢复期、发展期和繁荣期四个阶段。总结和探讨彝族古籍目录编制中的收录范围、分类编排和著录形式等重要问题,为彝族研究、彝族古籍目录研究乃至国际性彝族古籍联合目录数据库的编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陈晓敏 《北京档案》2004,(10):34-35
民国档案整理工作是整个民国档案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提供利用的前提条件。在建国后五十多年的时间里,档案工作在民国档案整理工作中,遵循档案形成的客观规律,依据全宗原则、利用原基础原则,对全国民国档案进行了案卷级整理工作,逐步建立了包括全宗目录、案卷目录、人名目录、地名目录等在内的民国档案目录体系,部分档案馆还逐步建立了馆藏民国档案案卷级机读  相似文献   

5.
依据彝族古籍目录整理和发表的时间,彝族古籍目录工作发展可以分为草创期、恢复期、发展期和繁荣期四个阶段。彝族古籍目录编撰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学术研究工作,编撰者们通过目录著作的编撰,反映自己的学术理念,体现个人对彝族古籍目录编撰的一些思考,尤其是在目录的收录范围、分类编排和著录方式等方面的探索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若将这些经验提升为彝族古籍目录编撰的基本规范,还需从理论层面进行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6.
依据彝族古籍目录整理和发表的时间,彝族古籍目录工作发展可以分为草创期、恢复期、发展期和繁荣期四个阶段。彝族古籍目录编撰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学术研究工作,编撰者们通过目录著作的编撰,反映自己的学术理念,体现个人对彝族古籍目录编撰的一些思考,尤其是在目录的收录范围、分类编排和著录方式等方面的探索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若将这些经验提升为彝族古籍目录编撰的基本规范,还需从理论层面进行积极探讨。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7.
北宋时期的图书整理与目录工作--宋代目录学研究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宋时期,从总体上讲是书在官府,整理藏书、编制目录皆由中央政府主导,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秘阁等三馆四库的校书编目,构筑起官修目录学的兴盛。但随着书籍与读书人的增加,私人藏书渐多,目录工作由官府垄断的局面开始受到冲击,民间目录事业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8.
黎霞 《浙江档案》2004,(6):18-19
档案专题目录就是按照特定专题,以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目录.目前建立数字档案馆已成为档案事业发展的趋势,它以为用户提供更为广泛及完善的信息服务为目标,促使档案工作者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信息资源的检索、研究和服务上来.档案专题目录是检索工具的主要形式之一,在信息时代更有其突出的作用,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10月22日,国家档案局科技处蔡学美处长在上海主持召开了由上海市档案局等承担的“专题档案目录数据标准及其管理系统研究”和“归档电子文件载体鉴定与存储寿命的研究”两个科研项目的鉴定会。来自浙江、山东和本市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对两个科研项目成果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是“专题档案目录数据标准及其管理系统研究”这一课题利用上海市区县专题档案目录管理系统,接收并整合了18个区县档案馆470万条专题目录数据,通过政务内网和互联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戏曲目录文献具有丰富的戏曲史价值、文献学价值和文化史价值.中国古代戏曲目录文献的发现、整理、使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戏曲研究在20世纪的长足进步.本文回溯了20世纪至本世纪初100多年时间里数部重要的古代戏曲专科目录文献的整理研究历程;回顾了与戏曲著录关系密切的中国古代私人藏书目录的整理研究状况;客观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古代戏曲目录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为今后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这项工作我们是本着利用频繁、重要及需要的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优先逐步完成室藏档案全文数据库、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建设。目前,数据库已建有案卷目录、文件目录、卷内目录、信息目录和专题目录30多个数据库,共计录入130万条。、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戏剧作品的搜集与整理,逐一分析了戏剧目录的编撰特色,包括目录体例、著者、专门目录等,指出戏剧目录的构建对目录学具有补充和发展的作用,而许多戏曲目录中有关戏曲作者和作品的记载,都成为如今研究古代戏曲的唯一根据。  相似文献   

13.
《浙江档案》2006,(11):9-9
10月23日至26日,全国明清档案目录数据采集(华东、中南地区)工作会议在浙江召开。会议旨在进一步推动全国明清档案案卷级目录采集工作,讨论细化工作方案与标准化工作细节。全国历史档案资料目录中心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邢永福,全国历史档案资料目录中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建平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档案局、馆局、馆长关继南到会致辞,全国明清档案资料目录中心主任胡忠良主持会议并作专题发言。  相似文献   

14.
《档案与建设》2003,(2):44-44
一般单位的会议记录是一个或几个本子。《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规定,一册或一本为一件,这就是说,会议记录只编制一条归档文件目录,如“党组会议记录”、“局长办公会议记录”等。在以前的立卷工作中,为了很快检索到每一次会议,我们要求在编制卷内文件目录时,按照每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每次会议编制一条卷内目录,保证了档案的查准率。现在归档文件整理中只有归档文件目录一种检索工具,如何解决一件内多内容的检索问题,这就是推行《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后出现的新情况。为了保证查准率,我们把立卷工作中的卷内文件目录借用到这里,在每…  相似文献   

15.
专题目录自动编制系统(SAMC)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晓玲  刘琅 《图书与情报》1998,(2):35-39,18
本文简要介绍了图书专题目录在社会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及其手工编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详细描述了利用计算机实现专题目录自动编制系统(SAMC)的设计思想、实现方法、各模块的功能以及系统的优点和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6.
目录号是表述全宗内各案卷排放序列的代号.通常档案经过系统整理、分类立卷后,就要用档号来反映和巩固其整理的成果.档号包括全宗号、目录号、案卷号、件、页(张)号,每个号直接相关的下位号不允许有重号.目录号作为档号的组成部分,在全宗号与案卷号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巩固了案卷分类排列的顺序,而且为档案的保管利用奠定了基础.因此,目录号的编制,是档号编制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档案学文献目录建设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可以从各种期刊目录、目录性书籍以及网络数据库等系统中查找档案学文献.但是这种现状有种种不足.因此有必要建立档案学文献系统.吸纳学位论文和研究报告.丰富目录类别,同时加强专题目录建设.努力做好档案学的口述工作。  相似文献   

18.
段晓林  庄雷 《图书馆》2021,(1):107-111
民国时期编制的目录著作的数量,应不低于1500种。2000年后,文献整理机构及学者收集整理并汇编出版了20余种大型影印文献,收录的原版目录著作超过700种。文章对新版文献的出版概况进行了详细梳理,总结出版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并分析出版趋势,以期对民国时期目录著作的进一步出版整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建国五十多年以来,档案工作者在民国档案整理工作中,遵循档案形成的客观规律,依据全宗原则、利用原基础原则,对全国民国档案进行了案卷级整理工作,逐步建立了包括全宗目录、案卷目录、人名目录、地名目录等在内的民国档案目录体系,  相似文献   

20.
<正> 一藏经洞(敦煌莫高窟第十七窟)中原来庋藏的那些各种文字的写本、刻本,以及绢本或纸本的画幅画幡,还有若干法器等,经过多次劫夺、收集,现在分散各国各地,人为地造成了重新整理工作的困难。目录是整理工作的基础。从半个世纪以来公布的各种目录来看有关敦煌学的目录工作,可以看出,它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具体表现: 其一,劫夺的本领大,偷得快,可是整理的本领小,整理编目公布的工作做得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