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高考考点整理自然灾害是指由于纯自然的原因而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或严重人员伤亡的一类自然现象。自然灾害直接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和高考关注的热点之一。自然灾害与地理环境因素直接关联,按成因可分为天文灾害、气象气候灾害、地质地貌灾害、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目前的高考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气象气候灾害和地质地貌灾害。1.天文灾害太阳活动的表现、标志、周期及对地球的影响是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太阳活动的表现分别是黑子和耀斑增多,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其活动周期约为11…  相似文献   

2.
一、自然灾害的直接之“利”首先以地球各圈层中不同的灾害分别来进行说明。台风(或飓风)是地球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其狂风暴雨及风暴潮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居各种气象灾害之首。如1970年11月,飓风袭击了孟加拉国,高达6~9米的风暴潮瞬间夺走了二三十万人的生命。2005年8月底,来自加勒比海的“卡特里娜”飓风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东南部登陆,  相似文献   

3.
德国科学家最近提出,恐龙灭绝是由于当时恶劣的“空间天气”造成的,也就是说,来自宇宙的强烈粒子流闯入地球并导致地球气候发生剧烈变化,从而致使恐龙灭绝。其实,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类似说法还有几种,如:有人认为曾有一颗小行星与地球相撞,粉尘弥漫天空,遮住了射向地面的阳光,造成大批生物灭绝;还有人认为是一次太阳黑子暴发到达地球的高能粒子破坏了地球磁场所致……对恐龙灭绝的原因,目前还是众说纷纭,暂无定论,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恐龙灭绝是由天文灾害造成的。自然灾害是以自然变异为主要原因而给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3.16亿人受灾,死亡2006人,直接经济损失近1600亿元人民币……”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截至2006年8月15日的统计表明,我国正在遭受自2001年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损失。统计数据还显示,2006年以来各类自然灾害造成624人失踪,1295万人被紧急转移安置;农作物受灾面积近3600万公顷,绝收面积440多万公顷。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面临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天文灾害、生物灾害等,其中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总损失的70%以上。一、气象灾害大气对人类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等造成…  相似文献   

5.
一、加强灾害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区域性和季节性强、灾害损失严重。如汶川地震、西南旱灾、玉树地震等,都给我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魏亚妮 《陕西教育》2009,(12):60-60
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是灾难性的。我们在抱怨自然灾害的无情和质疑楼房质量的同时,学校师生对灾害的应变能力也直接关系到减灾效果。疏散演练可以进一步提高师生自护、自救抵御灾害事故的能力,对于学校来说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地理高考命题越来越多地关注有关我们生存环境的、国计民生的、有重大影响的持续性热点。环境问题是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内容和高考热点之一,本考点在近五年的高考中重现率为100%。【考点分析】环境问题是指因自然变化或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的各种现象。环境问题的产生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1.自然原因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一般是指自然灾害,包括天文灾害(如超新星爆发、陨石冲击、太阳辐射异常、电磁异暴、宇宙射线等),地质灾害(如火山爆发、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如台风…  相似文献   

8.
人为灾害是由人类的各种活动所引发的事故灾害.一方面指纯人为灾害如火灾及爆炸、交通事故、企业工伤事故、城市生命线系统事故、卫生类灾害、环境公害、高技术事故等;另一方面也包括人为型自然灾害如水库地震、大量抽取地下水引发的地面沉降或地陷、森林人为火灾等.对于科学带来的黑色文明,哲学大师尼采指出:“……地球有一张皮,这张皮有一些疾病.例如,其中一种疾病就叫作人”.现在看来这种疾病更多以负效应、负发展反映出来即人口爆炸的“人灾”;资源成倍损耗的“缺灾”;水陆全面污染的公害;现代技术发展与人性倒退,致使技术与人类命运成为必须研讨的专题.  相似文献   

9.
我们不时可以看到有关飞碟(不明飞行物)的报道,听到外星人光临地球的消息。这些来自遥远的星际、发生在茫茫的苍穹中的充满科学挑战与幻想的宇宙之谜对于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飞碟、地外生命和外星人》的作者高衡是一位天文工作者。和许多天文爱好者一样,他对宇宙的探索充满了兴趣;和大家不同的是,专业的优势使他的思考少了盲目但具有科学性,专业的素养使他的想像少了冲动但更具有理性。科学常识告诉我们,生命的产生需要三个简单条件:一点有机物、一点水和合适的温度。地球就是碰巧满足了这三个条件而产生了生命。在…  相似文献   

10.
明朝末期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其灾害的发生频率高于中国的任何一个朝代的任何一个时期。但是面对这样的情况,晚明诗人的诗歌创作在记叙灾害方面的灾害诗仍然比较少。讨论了晚明诗坛的概况;然后从晚明叙事诗记录的自然灾害的方面,关于雪灾、干旱、洪涝、饥饿等自然灾害的记录,加上对灾害史的考证;最后以陈子龙诗歌为例,浅谈晚明诗人对频发灾害的入诗程度以及自然灾害这样的社会题材在晚明诗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大气科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当今大气科学的研究内容和发展特点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种类繁多,频度高,强度大,影响范围广.在经常出现的自然灾害中,70%左右属于气象灾害或由气象原因而起.每年我国都有一些地区因气象灾害而遭受惨重损失,如1998年长江流域的洪灾导致该流域的受灾面积达318亿亩,造成2 600亿元的经济损失;再如,2000年北方大旱,引起大面积蝗灾,导致大范围的农业歉收.平均说来,每年由于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  相似文献   

12.
西南自然灾害性旅游资源的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人们对自然灾害防治措施十分重视.本文另辟蹊径,提出旅游开发利用这些自然灾害资源.自然灾害旅游资源是旅游利用的特殊资源,但文化发掘仍然是灾害旅游资源开发的核心和灵魂.本文以西南地区自然灾害旅游资源为例,分析发掘自然灾害资源的科学文化、审美文化、虚拟文化,试图揭示自然灾害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灾害造成的损失约占全球灾害总损失的四分之一左右,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3~6%,而发达国家灾害损失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3~0.5%。尤其是灾害高风险区内人口、资产密度迅速提高,使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与危害程度均在增长。除了自然灾害,诸如环境污染、安全生产等人为灾害也对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了威胁。  相似文献   

14.
乡土知识在民族地区的减防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彝族分布在地貌复杂、气候多样的西南山地.在对大自然的不断适应中,彝族形成了独特的灾害文化.谚语来自民间,反映了彝区各地的自然风貌,彝人对灾害的认知,灾害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彝人对于灾害的预测和减防灾举措等,承载着彝人适应生境的诸多体验.谚语是彝族灾害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对于彝族谚语的研究,有利于民族地区灾害文化的保护和社区层面的减防灾实践.  相似文献   

15.
改变地球面貌的力量除传统的内力和外力外,由于地球和宇宙中许多天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又不可忽视天文因素对地球的影响.对地球影响较大的天文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灾害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要认识和探究灾害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及规律;另一方面,也要强调防灾和减灾知识的普及和落实。近几年来,高考在考查灾害中的自救能力方面有所强化。因为这部分内容可充分体现生活中的地理、实用的地理,因此,高考对此的考查广度和深度有可能进一步加大。一、考点扫描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二、考点解读1.自然灾害的概念: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  相似文献   

17.
尘埃,也就是漂浮在空中的尘土。它们来自宇宙空间,来自地球本身的火山爆发,来自土壤和沙子的飞扬,来自人类的工农业活动……这些“小不点儿”借着大气的浮力,自由地到处闲游,无孔不入。人们普遍厌恶它们。可是,你知道吗?它们其实是生物和人类的朋友。近一二十年的天文观测表明,在浩瀚的宇宙空间可能存在诸多有生命的物质,火星等行星以及彗星上也可能有低等生命形式存在。那些进入地球的尘埃、陨石带来了生命的“种子”,为地球燃起了生命之火。所以,有人认为,地球生命源于太空、彗星、火星等。这些并非无稽之谈。没有宇宙尘埃,地球上就可能没…  相似文献   

18.
地球真的“发烧”了,今年的天气异常炎热,致使世界各地发生了许多自然灾害:巴基斯坦的特大洪水灾害;中国的四川、贵州舟曲的洪水灾害;俄罗斯持续一个多月的森林大火等等,给人类造成了极大伤害.其罪魁祸首就是二氧化碳等造成的“温室效应”.  相似文献   

19.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20.
在自然灾害对社会影响日趋严重的背景下,要求社会减灾方式的多元化。分析了民间组织参与灾害管理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在灾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加强民间组织参与灾害管理的能力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