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玻璃管倒立前为什么要在管中灌满水银? 答:给管灌满水银,才能使管中的空气无“占脚之地”而被全部排出管外.管子倒立在水银槽中后,管内水银柱上方才会形成真空(此处压强为零). 2.为什么要用大约1米长的玻璃管? 答:由于大气压大约能支持76厘米高的水  相似文献   

2.
测定大气压的简单装置,两端开口的均匀玻璃细管一支,横截面积为S,长为Q。装有水银的水银糟一个,深度为h,米尺一把。实验时,将玻璃管竖直插到水银糟底,此时玻璃管的气压是大气压强P_0。然后用手指封闭玻管上端,提起玻管离开水银糟,留在管内的水银柱高  相似文献   

3.
人类很早就知道空气的存在,但对大气压强的认识却比较晚.大气压强的大小,是1644年由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的一个著名实验测定出来的.并发明了气压计,表明大气压可用水银柱的高度来量度.为纪念这一科学成果,将他做的实验命名为托里拆利实验.托里拆利实验如图1所示,实验过程为;用一根长约1米的一端开口的玻璃管,玻璃管中灌满水银,用手指封住开口端,倒插在盛有水银的水银粮中.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就等于大气压强的大小.为什么玻璃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有以下几点原因:一、由于玻璃管原来装满水银,倒插入水很…  相似文献   

4.
问:怎样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出大气压的值? 答: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然后用食指堵住管口,倒插在水银槽中,移 开手指,待管内水银不再下降时,用刻度尺测出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h,根据公式p-ρgh求出高 为h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因为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相等,这样就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问:为什么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就等于大气压强? 答:实验中管内上方是真空,而管外水银面受大气压强作用,支持管内水银柱,因此管内的 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值.  相似文献   

5.
托里拆利是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在物理学方面的最大贡献是设计了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证明了真空的存在,并第一个准确地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一、实验器材长约一米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玻璃管、水银、水银槽、刻度尺等.二、操作步骤在玻璃管中灌满水银,将管口用手指堵住,并将玻璃管倒立于水银槽中后放开堵管口的手指,使玻璃管竖直在水银槽中,待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不再下降时,用刻度尺测出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cm.简记为“灌~堵~倒~插~放~竖~测”三、注意事项1.实验所用的玻璃管必须洗净并干燥…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由于玻璃管内水银柱上方是真空,这时压在水银槽内水银面上的压强有两个,一个是管外大气的压强,另一个是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如果管外大气压大于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这时槽内水银在大气压作用下将被压进管内,使管内水银柱升高.如果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大于管外大气压,管内水银柱将下降进入水银槽内.只有当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管外大气压时,管内水银柱就不再上升或下降,所以大气压等于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当大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时,P。一76厘米汞柱一Pgh—13.6X10’千克/米‘Xg.8牛…  相似文献   

7.
一、用粗细不同的玻一或弯曲的玻璃管做托里拆利实验,其结并,引和吗,答;相同.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的原理是:大气压强支持着管内水银柱,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就等于大气压,而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户一Pga,只跟水银的密度产和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h有关.跟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和形状无关.二、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把玻璃管慢慢往上提,水银柱的高度是否变化?当把玻璃管完全提高水银槽时,管内水银会漏掉吗?答:不变化.只要大气压不变,水银柱的高度保持不变,只是在玻璃管不断上提的过程中,上端真空部分的长度不断增加;当玻璃管下端…  相似文献   

8.
一些同学在解答有关大气压强的习题时,常常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审题不细例1某同学在不变的大气压下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将一装满水银的玻璃管倒插入一横截面积不大的水银槽中,水银稳定后,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兀厘米.如图1所示,现将玻璃管逐渐倾斜,则管内水银面将:()A上升;B.下降;C.不变;D.无法判断.错解因为外界大气压不变.所以在玻璃管倾斜讨箱中.管内水银柱高度不变,即水银面不变,本题的答案应选C.分析上述解法审题不细,只考虑到大气压不变,没注意到本题中所给的水银槽横截面积不…  相似文献   

9.
分析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先用水银灌满玻璃管(玻璃管长度大于760mm),将玻璃管里的空气全部排出,再用手指堵住玻璃管开口的一端,然后将其倒立过来,慢慢地将开口的一端浸入水银槽里,再移走手指.  相似文献   

10.
实验操作技术在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增强演示实验的效果方面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以下几个演示实验的操作技术介绍如下。1 托里拆利实验由于大气压随海拔高度而变化,一般的地方实验结果应在74cm水银柱以上,但很多教师的实验结果只有70cm左右。其原因主要有:水银倒入玻璃管中后气泡未全部排出,或是手指操作不当带入空气进入管中。排出水银管中的气泡方法有:玻璃管注入水银后留1cm左右的空隙,再用手指堵住管口,让装有水银的玻璃管慢慢倒转,使管壁上的小气泡合成一个大气泡排出,最后再将水银灌满(管口要留有一个球形的水银滴)。或者用漆包线…  相似文献   

11.
初二物理教学中,在讲大气压强一节内容时,为了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这一事实,可以通过往钢笔中吸墨水和扣在水中的脸盆从水中难以提起来等一些常见的现象来说明。但是,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做好课本第123页图5—39的实验,让学生相信大气压存在的事实。可是,由于这一实验的成功率较低。为此,我们用下面的实验代替。材料:长约20厘米,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一支,广口瓶和水杯各一个,橡皮塞一个,酒精灯,铁架台和带红颜色的水。操作过程:先将玻璃管插入橡皮塞中,再用橡皮塞塞往盛有约10毫升水的广口瓶并予以密封。然后点燃酒精灯将广口瓶加热至瓶中的水沸腾为止。此时要尽快用食指堵住玻璃管的上端开口,迅速将其倒置于盛红色的水杯中,就可以明显看出红色的水沿着玻璃管上升,状如喷泉。分析其原因是由于广口瓶被加热后,瓶中压强变小,因而红色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就顺着玻璃管上升。经过做了这个实验,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理解加深,记忆牢固。这样,也使学生对后面讲到的“马德堡半球”的实验,虽然没有亲眼看到,也会确信不疑。 总之,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实验,创造条件完成实验,使学生直观地从实验中学习,理解物理规律。  相似文献   

12.
1,用麦秆可以把敞口瓶中的水吸到嘴里,水是“吸”上来的吗?答:不是的.确切地说,应是被大气压压上来的.用嘴吸麦秆时,吸走了麦秆中的空气,麦秆中气压减小,因此在管外大气压的作用,水就通过麦秆进入嘴里.2如图二所示,U形玻璃管两边水银面为什么不一样高?答:因为玻璃管左边是开D的,液面上受到大气压的作用.而右边是封闭的,液柱的上方没有受到大气压的作用,大气压和右边管须对右边液住的压强差支持了(hi-hZ)这段水银柱,所以玻璃管两边水银面的高度就不一样.3.在托里拆利实验中,不论管子是否倾斜,管中水银柱的竖直…  相似文献   

13.
问题1 当灌满水银的玻璃管插入水银槽松开手指时,玻璃管中的水银柱为什么会下降?  相似文献   

14.
“大气压测定”一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液体压强的公式、连通器、大气压强等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实践证明,本节教材若按课文的论述进行教学,学生普遍对大气压测定的原理感到比较抽象、难理解。所以,在演示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之前,教师可补充演示以下二个辅助实验,(作为过渡性实验)以帮助学生对托里拆利实验的理解。一、取两端开口的U形玻璃管一支(可用压强计玻璃管),在管内注入约一半红水,静止时,左右管液面一定相平(如图1)。问学生为什么?(学生即能回答:同种液体  相似文献   

15.
先洗净一个透明的药水瓶、一个能套在药水瓶口的小瓶和一个玻璃缸。材料准备:实验过程:1、把药水瓶灌满水,塞进几棵水草,放在玻璃缸里。(图1)图12、往缸里倒水,使水面超过药水瓶口约1厘米。用手按住灌满了水的小瓶,将瓶倒置进玻璃缸,套在药水瓶口上。注意在套的过程中,应该等小  相似文献   

16.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课堂上适当地引入一些课本上没有的、带有一定趣味的小实验,对促进学生学习新知识很有好处.如在讲“大气压”一课时,我首先利用一段两头开口的细玻璃管,用手堵住一端,将水灌满,然后提问:如用手堵住两端,慢慢倒过来,再将堵住下端的手松开,管中的水会流出来吗,此时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开始猜想、议论,都想看看到底实验结果如何.当发现管中的水并没有流出时,学生感到惊奇接着.我提出问题:若不把管子倒过来,而是将上端捂住,下端松开,管子  相似文献   

17.
教学《热空气》这一课时,为了增强演示实验的直观性,我设计制作了热空气上升演示器这件教具,演示效果比较好。在一米多高的玻璃管中小纸轮在热空气的推动下,不仅飞速旋转而且在旋转中徐徐上升。当升到管的顶端时就在顶端仍旋转不止,非常有趣。 制作材料: ①废日光灯管一个;②装麦乳精的圆铁盒一个;③细铜丝(漆包线)一根;④细钢丝小弹簧一个;⑤一寸半长铁钉两根;⑥薄铁  相似文献   

18.
一、填空题-l.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实了的存在,而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的大小,一个标准的大气压等子_厘米高汞柱产生的压强,约合__Pa.2.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如果把玻璃管倾斜,则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长度将__小玻璃管若向下再深插一些,仍保持管竖直状态_,则管内水银秃主离液面的高度将犷… D.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2.某彩色电视机屏幕的面积约为0.2时,屏幕受到的大气压力最接近下列娜个数值A2.02xl矿NB念。抓1六C一2.02/响“一2侧3.关于大气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维黛撰热幸黯/压、不同4.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办法除去糖汁中的水分,…  相似文献   

19.
托里拆利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数值,但我认为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上面并不是真空. 这个实验是这样做的:向一个一端开口的长玻璃管内注满水银,用手指堵住开口端,倒转玻璃管放进水银槽内,然后松开手,玻璃管内的水银柱就会下降,到一定程度就停止.课本上讲此时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上部是真空,而我认为不是这样. 我们在“热现象”中学过蒸发现象,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  相似文献   

20.
初二物理“大气压的变化”中“沸点随气压改变”一段,安排了图11—11的实验。这个实验直观地告诉学生:同种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随气压减小而下降.这个实验成功地让学生知道“其然”。笔者设计了如下实验补充说明了“所以然”。 取一烧瓶装大半瓶水,然后用一块橡皮膜做一个手指大小的气球,大小以能从烧瓶口案进为宜.然后将小气球拴在一个小石块(或小铁块)上,一起从烧瓶口塞进去。小气球与小石块一齐沉入水底。然后在瓶口塞上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玻璃管的瓶外部分安有橡胶管连接两用气筒。然后让学生观察: (1)不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