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报刊评论栏目以其专业性和权威性受到体育爱好者、专家、运动员及教练员的广泛关注.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及受众需求的提高,其在评论模式、内容设置、评论风格等方面均需做出与时俱进的优化升级,以提高影响力和传播力,寻求更优的发展路径.因此,如何开辟我国体育报刊评论栏目的优化路径,提升其传播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评论本体属性对独立品格的要求新闻评论的本体属性也对新闻评论者的独立品格提出了要求。要厘清这一问题,有必要掌握新闻评论的根本特性。一是新闻评论依赖事实的新闻性。新闻评论,顾名思义就是评论文章中涉及的事实具有新闻性,这也是新闻评论区别于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根本属性。新闻评论所选用的事实需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只有这样针对事实所发的评论才有针对性,才有说服力。选择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实作评论,是写好一篇评论文章不可少的基本前提。新闻评论依赖的事实主要有以下几类:新近产生的事物、新近消亡的事物、新近发现的事物、新近变动的事物、新的经验和新的问题等。二是新闻评论传播的时效性。所谓新闻评论传播的时效  相似文献   

3.
正评论是党报的旗帜、灵魂、统帅。区县报的党报属性,决定了评论在发挥思想引领、抢占舆论高地、强化"喉舌"功能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近两年,重庆市《渝北日报》积极激发评论在舆论引导中的"内生动力",通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推出了一大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评论力作。区县报如何进一步提高评论的质量,扩大评论的影  相似文献   

4.
在微博全新的交互模式面前,传统网络评论的舆论引导功能或有可能面临弱化,但曾获得中国新闻奖的品牌栏目——红网"红辣椒评论"频道却在评论内容建设、作者队伍培养、栏目优化设置以及整合传播渠道等方面走出了独具魅力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孙雪雨 《视听》2022,(2):126-128
学者达尔格伦的"结构、再现、互动"三维度理论为分析微博评论区的公共性提供了框架.微博评论区的嵌套式传播在结构上颠覆了传统媒体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媒体再现公共议题的权利被分化,普通用户在评论区的讨论可能会倒逼新闻生产,从而设置新议题.微博评论区的技术手段既是用户与媒体、用户与用户互动的基础设施,又是建构意见交互场域的前提条...  相似文献   

6.
新闻评论是党报核心竞争力所在。面对蓬勃发展的新媒体格局,地方党报新闻评论如何谋求新的发展动力以提升自身影响力和传播力?本文认为,只有坚持服务大局,加大新闻评论力度,积极发挥评论"品牌"和评论集群相互支撑效应,才能彰显地方党报评论的旗帜作用和引领力量。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4,(9):23-27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发展困境,也促使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革新。央视《新闻1+1》的系列专题节目从结构、语态和传播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将"平行逻辑"引入到节目内容的结构中,形成了多元的、融合新媒体属性的"碎片化"内容单元,同时还融入了大量的视听性元素,以人性化的视角和个人化评论,在满足观众收视期待的同时,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突围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作为报纸的旗帜与灵魂,评论历来是党报新闻工作的重点,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舆论引导作用。在新的舆论格局下,党报评论如何传播权威声音,是党报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对2016年《人民日报》评论版进行内容分析,从"选题类型"、"选题倾向性"、"作者来源"等几方面分析其传播权威声音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评论是党报的旗帜和灵魂。区县报的党报属性,决定了评论在发挥思想引领、抢占舆论高地、强化"喉舌"功能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近两年,《渝北日报》积极激发评论在舆论引导中的"内生动力",通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推出了一大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评论力作。区县报如何进一步提高评论的质量,扩大评论的影响,肩负起唱响主旋律、发出好声音、凝聚正能量、营造好氛围的重任?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传媒化生存时代,尤其是自媒体发展壮大之后,因为其信息传播的病毒式扩散,自媒体拥有者很可能成为新的舆论领袖。自由化的传播模式,无需经过专业编辑的过滤,加上自媒体本身具有的多重传播模式立体交叉的属性、强大的互动交流功能和即时有效的传播,不仅打破了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垄断的局面,并且"反议程"的作用也愈发明显。网络专业编辑如何在此环境下对信息进行即时把关和有效的舆论引导将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陈邵桂 《当代传播》2012,(5):92-93,102
《湘江评论》是毛泽东在五四运动时期创办的湖南省学生联合会机关报,传播先进文化引导一批知识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总结先进文化在近代中国传播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如何传播"的问题,是先进文化在近代中国传播第三阶段的重要媒体。因此,《湘江评论》在中国近代文化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广播,从其传播介质特征说,是以声音实现传播效果.广播新闻评论则更应突出以话传神、以听动心的影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以"聆听有思想的新闻"这样广告式的语言强调其新闻与传播的特征,可见受众不但要"听清楚"新闻,还要从新闻中"听出来"思想,广播新闻评论则更应让受众"听明白"观点.听觉的要求首先是悦耳,其次是赏心,让点睛的话语赏心悦耳,也就成了广播新闻评论的基本要求.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如何做到赏心悦耳,写作时如何考虑让听众"听明白"观点?  相似文献   

13.
Twitter(微博客)获得2009年"最热英文词汇"榜首荣誉,这充分说明了IT新技术对网络传播的深刻影响.对网络新闻评论而言,微博客技术带来多元的话题信息,打破了传统媒体设置议题的单一局面;在传播过程中,微博客全程全方位地提供新闻信息,有力地推动了新闻评论的多元展开,新闻评论的价值取向也日趋多元.因此,每一位微博评论者要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疏导消极、狭隘、非理性的思潮和情绪,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建构富有中国特色的传播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4.
网络评论是引导网络舆论的重要工具和武器,这是由网络的传播属性所决定的。网络评论主要传播的是观点,用观点去影响网民对某个热点事件的看法。网络舆论场公正、客观、理性的表达,需要网络评论来引导和沟通,从而使网络真正成为表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5.
《中国记者》2012,(7):30
编者按:随着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兴起,传播格局呈现出碎片化、多元化特征,在新的舆论环境中,传统媒体新闻评论是否还有优势?如何认识遇到的严峻挑战,如何适应新情况、新需求迅速转型?如何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在众声喧哗和多元声音中做到既观点正确,又以理服人?《中国记者》特组织专题"新传播格局下新闻评论的热点引导与应对",请业界和学界专家共同把脉、研讨当前新闻评论的发  相似文献   

16.
张育仁 《新闻界》2006,(1):131-132
广播新闻评论与任何一种纸媒新闻评论既有联系,又有显著的区别。那就是,广播新闻评论具有“边缘性”或者说“跨界性”的双重属性。也就是说,它同时具有电子传媒的属性,又具有文体写作的属性。如果我们要给广播新闻评论下一个定义的话,那就是:“按声音传播规律,或者口说耳听的要  相似文献   

17.
王珂 《新闻爱好者》2012,(17):35-36
当观点表达进入微博时代,微博的即时性、交互性、平等性的传播特点和快餐化、"裂变"化、大众化的传播优势,给报纸评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本文试图通过对比报纸评论与微博的传播特点和优劣,探求报纸评论在微博时代的"突围"之策,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微博融合"、"培养专家型评论员,培育专家学者专栏"、"探索评论记者工作机制"三种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党报中的"新联+评论"组合报道,担负着既传播事实信息,又传播理性信息的双重功能.如何使之更具有可读性,是应当给予认真总结和积极探索的.  相似文献   

19.
陈颂辉 《视听》2012,(5):30-32
在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的当下,单纯依靠抢速度、抢独家已经无法从容应对媒体竞争新局面,而借助新闻叙述事实,依托评论传递观点,这种述评融合的方式在新一轮的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电视媒介正在从浅层次的信息传播向深层次的信息解读转化,如何加强新闻短评无疑是值得思考的。新闻评论一直被称为"报纸的灵魂和旗帜"。相比于纸质媒体,电视评论的实践历史则短得多。电视新闻的特点在于"短平快","小言论"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媒体新闻生产过程中,作为信息传播载体之一的标题,作用往往是单向的,它高度概括或评价新闻核心要素,完成叙事或设置议题;受制于反馈的缺失,信息的抵达始终是未知的。对短视频新闻来说,综合考虑新技术、可视化、社交属性、用户反馈、平台特性等多重因素,标题可能引发“点击—转发—评论”等一系列传播的连锁反应。本文着重探讨短视频新闻标题常见形式与传播特征,并对短视频新闻标题的制作与传播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