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资本可以投资与开发,对促进大学生创业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开发的内涵为自我效能、成功希望、乐观品质和坚毅韧性。素质拓展训练、设置课程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基地实践孵化是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开发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2.
心理资本是个体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或心理能量。综合我国近十年有关教师心理资本的研究发现:教师心理资本结构包括教师完成教学的任务、工作以及事务相关的心理资本和与人际关系、人情世故相关的心理资本。针对不同群体的教师心理资本现状研究基本能反映特定教师群体心理资本的特点及规律,可归结出直接、间接、调节及中介等4种主要的教师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主要围绕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坚韧性等心理资本构成要素提出开发教师心理资本的对策。认为可以从幼儿教师心理资本的现状、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以及干预研究等角度进行相应的借鉴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心理资本是职校生幸福生活的前提,开发心理资本促进职校生成长成人成才,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当今职校生心理资本现状不容乐观,存在水平偏低、各维度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主要原因是职校教育功利化、心理教育问题化、教育管理简单化。职业学校要实施积极职业教育,优化心理教育目标,丰富心理教育形式,拓展心理教育内容,注重职校生职业心理资本与教师心理资本的开发,引导职校生自主开发心理资本,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它包括四个要素——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坚韧,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构建了以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坚韧为主题的初中生心理资本开发系列心理课程,并进行了课堂实践,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心理资本。  相似文献   

5.
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积极心理状态。开发心理资本,有助于大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心理健康发展,就业能力的提高和职业可持续发展。针对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对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的策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立足于幼儿园职初教师心理资本现状,探索在互助共赢中实现幼儿园职初教师心理资本个性化增长的开发目标,以幼儿园职初教师心理资本整体与自信、乐观、希望、韧性四要素为开发内容,以强调积极性、追随常态化、关注体验性、彰显个性化为开发原则、以常态追踪、临床诊断、作品分析、自我内省为开发方法,以个别化实战剖析与团体性体验成长为开发路径,从而构建出幼儿园职初教师心理资本开发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采用本土心理资本量表,对随机抽取的186名职校教师进行测量,结果显示:职校教师的心理资本水平较高,且人际型心理资本水平高于事务型心理资本水平,但在人口学变量上,女教师、工龄6~10年的教师和月收入3 000元以下的教师心理资本水平较低。因此,综合心理资本开发的PCI模型,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对职校教师心理资本进行开发的方法,以促进教师的工作绩效,保障职业教育高速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心理资本是个体积极的心理能力,可测量、可干预、可管理和可开发。在校期间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资本进行管理和开发,有利于就业成功率的提高。高校就业心理辅导从关注已然的病态心理状态转向积极、健康心理资本的管理和开发将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9.
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开展高职生心理资本的开发研究势在必行。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开发和提升,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高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在综述相关心理资本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发现关于高职心理资本的研究文献缺乏,然而目前已具备高职生心里资本开发研究的基础和环境。要研究高职学生心理资本的结构、特点及团体干预等有效开发策略,探索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资本课程与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心理资本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是促进人的发展进步的心理资源,是超越财力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存在。心理资本对乡村好教师培育的价值在于国家层面、学校管理层面、教师层面。心理资本视角下乡村好教师培育的困境在于政府部门对心理资本的认知不到位、传统文化影响下对心理资本价值的忽视、教师的素养体系建构中心理资本的缺位、乡村好教师培养理论中心理资本研究的不足。心理资本视角下乡村好教师培育的策略:观念上重视乡村好教师心理资本;行为上加强乡村好教师心理资本的养成;制度上将心理资本视为乡村好教师重要品质;理论上加强乡村好教师心理资本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