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出版物国际交换是促进图书馆外文文献资源建设,推动不同文化互通互鉴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北京图书馆出版物国际交换业务档案的梳理,分析并总结了新中国成立至中美建交三十年间北京图书馆与美国文化机构进行出版物交换合作的内容与特征。梳理并总结这一特殊时期中美出版物交换的历史实践,对明晰未来出版物国际交换工作的战略方向,推动新时期中美人文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出版物国际交换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献搜采的有效补充渠道,对于丰富收藏,完善馆藏体系具有独到精妙之处。面对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新形势,出版物交换也必须突破传统工作模式的桎梏,不仅在交换文献范围上有所拓展,更应在用户服务领域焕发生机。以国家图书馆出版物交换工作为切入点,探讨了出版物交换工作在目前开展资源交换的同时,适度开展出版物与书目数据捆绑交换的可行性,分析了数据捆绑交换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张玮李伟 《图书馆》2017,(3):101-105
我国政府出版物海外传播工作存在相关概念缺失、无效信息杂糅、馆配商利益驱动不足等难点。海外部分国家图书馆,如美国国会图书馆、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在本国政府出版物国际交换方面均有相关实践。结合我国政府出版物市场的特点,中国国家图书馆政府出版物国际交换在文献来源和范畴界定上摸索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模式,并证明了图书情报机构在政府出版物海外传播过程中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开放性的优势。综合国际相关经验和我国实际国情,建议政府应设立政府出版物官方机构,出版物交换主体应重视订立交换协议,图书情报机构要积极探索数字环境下的政府出版品交换模式,政府出版物国际交换应恪守国家保密原则。  相似文献   

4.
一、工作概况科研单位通过图书馆以本单位的出版物与国外对口单位进行出版物的交换与赠阅工作,有重要意义。通过开展交换与赠阅,不仅可以了解国外信息、促进学术交流,同时还可以帮助图书馆扩大资料来源,特别是能获得一部分有参考价值但不能通过进口渠道获取的学术性资料。当然这样做也可为国家减少一些外汇支出。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图书馆于1978年开始向国外有关科研单位寄送赠阅出版物,并着手开展出版物国际交换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5.
基于高校图书馆赠书与交换工作的实践经验,文章分析探讨了新时期国内高校图书馆赠书与交换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中山大学图书馆的实践以及对高校图书馆整体了解出发,提出具体的对策和设想,以促进赠书与交换工作的发展,更好地为在校师生服务,同时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6.
出版物国际交换的发展现状与我国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蓬 《图书馆杂志》2003,22(5):38-40
1 历史与现状出版物国际交换是图书馆相对独立自成系统的一项工作,似乎不直接与采、编、典、流等流程发生联系,但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地位却是不可取代的。它是国际科学技术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图书馆收集一些稀缺书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中苏两国的出版物交换工作肇始于1949年,出版物交换不仅促进了中苏两国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同时也加深了两国文化的交流共融.受不同历史时期中苏两国关系的影响,中国国家图书馆(时北京图书馆)与苏联各图书情报机构的出版物交换工作经历了四个主要发展阶段并总体呈现出合作机构类型多样、双边合作积极有为、交换内容全面务实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国际书刊交换在高校图书馆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分析了当前国际书刊交换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正> 国际出版物交换是世界各国之间科学文化合作的一种形式,它不仅促进国际间科技情报交流,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而且在图书馆藏书建设中,是补充藏书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专业图书馆来说,充分发挥国际交换在藏书建设中的作用更为重要。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已深有体会,现将工作情况进行介绍,以便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期刊国际交换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基于多年的实践经验,阐述了当前高校图书馆开展国际期刊交换工作的作用,提出了与国外学术机构开展国际期刊交换活动的原则、途径、方法以及具体的工作经验与体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出版物国际交换赠送具有降低信息不对称、促进双边政治互信与文化认同的重要功能,其对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机制已受到各界关注。[研究设计/方法]以中国国家图书馆2008-2020年的图书海外赠送交换数据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为样本,构建出版物国际交换赠送对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计量模型,探索出版物国际交换赠送对于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机理。[结论/发现]中国出版物国际交换赠送可以显著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出版物国际交换和赠送每增加1%,中国流入东道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增长0.128%和0.096%。中国出版物国际交换赠送有助于扩大来华留学生数量,提高文化认同,推动双边经贸联系,发挥吸引对外直接投资流入的中介效应。[创新/价值]探究了图书馆资源为视角的对外经济合作交流促进机制,丰富了文化输出与对外直接投资关系研究的深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连续出版物国际交换在馆藏建设中的作用,对当前连续出版物国际交换工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扩大工作内容、完善交换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高校图书馆非正式出版物的收集与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馆在采集非正式出版物时,应坚持基础性与前瞻性、共同性与差异性、文献资料与实物资料相结合的原则,制定校内呈缴制度,以社会捐赠为主,辅以馆际交换与网络搜集。对于非正式出版物的整理,高校图书馆应该在对资料进行初步分析与规划的基础上确定整理目标,制定并及时更新、调整元数据著录方案,建立完善的资料管理制度,从而确保非正式出版物收集与整理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外文期刊资源建设薄弱,是我国高校图书馆面临的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利用期刊的国际交换。是解决该问题的有利契机。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对期刊国际交换的研究和运作,克服经费短缺的不利影响.不断提高外文期刊资源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5.
谈谈我馆的国际书刊交换和赠送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资料交换是指图书馆与其他文献信息单位之间直接或间接开展交换.达到交流学术思想、互通有无、补充馆藏的目的。近年来,经费紧张问题一直困扰着高校图书馆,直接影响了馆藏的增加及文献信息的交流与更新,烈而影响到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为了摆脱这种困境,我馆积极开展了国际书刊交换和赠送工作,使它成为补充外文书刊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具有以下几大优点。  相似文献   

16.
文献资料交换,就是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有关单位之间相互赠送文献资料,用以补充各自藏书的工作。文献资料交换不仅是一种补充馆藏的重要手段和渠道,而且是馆际协作和情报信息交流的重要进径之一。笔者想就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同行。一、图书馆开展文献资料交换工作的必要性1.文献资料交换是采访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文献资料交换不仅是对订购的补充,而且是和订购同等重要的采集方式。采访部门开展交换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采集内部出版物。内即文献资料多以期刊、通讯、参考资料等连续  相似文献   

17.
作者结合本馆与台湾几所高校图书馆进行期刊交换工作的实践,论述了两岸高校图书馆间开展期刊交换工作的意义、可行性,以及建立期刊交换关系的方法、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短简的回顾与十年的成绩我馆国际出版物交换始于1978年。从1978年6月美国国会图书馆建议与我馆建立出版物交换关系开始,迄今已有十年了。今天我们已与遍布四大洲的美国、苏联、英国、日本、澳大利亚、荷兰、芬兰、加拿大、朝鲜、香港等十个国家和地区的48个各种类型的图书馆与学术机构建立了正  相似文献   

19.
高校图书馆出版服务是学术交流的创新模式,研究国外高校图书馆的出版实践,有助于促进我国高校图书馆更好地开展出版服务。以国外高校图书馆的出版途径为基础,对近五年《图书馆出版名录》涉及的各项出版物类型进行数量对比和趋势分析。鉴于国内外出版物管理制度的不同,结合我国出版机制的现实情况和基本国情,探析适合我国高校图书馆出版服务的出版途径和出版物类型,并提出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出版服务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李咏梅 《图书馆》1998,(4):33-35,42
本文阐述了国际交换的特点及其在图书馆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国际交换的重要性;笔者又结合从事国际交换工作的经验和体会,简述了四川联合大学东区图书馆(原四川大学图书馆)的国际交换现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