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教育民主思想的发展,教育公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残疾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在行使和享有教育权利与教育资源上是否受到公平的对待,反映了一国的民主化程度。本文站在教育公平的视野下,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以及教育环境三个不同层面来探讨残疾人高等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2.
残疾人体育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残疾人体育教育公平作用的论述,更加深入地认识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做好残疾人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从改善残疾人生存状况、促进和谐社会构建、推进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等三方面论析残疾人体育教育公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郭强 《文教资料》2013,(20):99-100
教育公平是一个社会、国家和所有民众所追求的最基本价值观。在众多类型的教育中,特殊教育的公平问题更应该受到大家的关注。本文着重从残疾人高等教育在我国发展的现状、政府政策支持情况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能够有效改善残疾人高等教育整体状况的对策,提出保障残疾人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代红 《民族教育研究》2007,18(3):126-128
从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与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的高度上看,关注残疾人,让每个残疾人接受特殊教育,具有极为深刻的意义.让残疾人从小受到特殊的教育,帮助他们实现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才能体现教育均等、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5.
以国家相关政策为指导,从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配置两个维度对我国残疾人教育公平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义务教育阶段仍有近三成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未能入学,不同残疾类别的儿童受教育机会不均衡,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人的入学机会公平性较低;残疾人教育资源的配置存在城镇多、农村少,东西部相对多、中部凹陷,特校多、普校少等不公平状况。今后,应完善残疾人教育的相关法规,提高残疾人义务教育普及率,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加大残疾人教育投入并合理调整经费支出结构,以促进残疾人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6.
教育公平视野下残疾人高等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正义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教育公平直接关系到公平正义的实现.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滞后影响了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合理有序地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社会公正是社会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残疾人教育公平与公正是社会公正中的应有之义,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近些年来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在社会公正观视域下实现对残疾人教育的公平与公正,应进一步提高对残疾人接受教育的重视程度、实质性地实现对残疾人教育的增权、有效地平衡教育资源、大力发展残疾人职业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8.
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公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残疾人高等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残疾人高等教育中存在的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教育投入不足、考试招生和资助政策不完善、专业和课程设置单一、无障碍环境建设薄弱、残疾毕业生就业或继续深造困难较多等问题,提出调整残疾人高等教育政策价值取向、健全教育管理体制、加大教育投入、加快专业课程和无障碍建设、落实就业优惠政策等对策建议,希望能促进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公平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9.
对残疾人教育公平而言,其最有力的保障是法律政策中的制度性措施."残疾人事业五年计划(规划)"作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主要政策,截止到目前,从"八五"到"十三五"共出台了六份五年计划.文章运用N-vivo对上述六份政策文本中教育部分的规定进行分析发现:残疾人的教育目标从数量要求、体系的建立到之后质量和权利的强调;校内正式教育一直深受重视,残疾人教育外延的重要性削弱;通用措施涉及的范围增多,要求不断提高.其背后的残疾人教育的政策话语从个人能力走向社会融合,从形式公平过渡到实质公平.  相似文献   

10.
残疾人教育事业关乎国计民生,从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来看,目前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已取得一定成效,残疾人教育水平获得较大提高,但依然存在一定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残疾人教育质量,实现社会公平,促进可持续发展,文章从我国残疾人受教育现状出发,提出部分解决方案,有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推动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育公平可分为教育机会、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的公平,我国残疾儿童教育在上述三方面均存在令人担忧的问题。在教育机会上,与普通儿童相比,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学前教育入学率相对较低,辍学率则高于普通儿童;在残疾儿童内部,不同残疾类型、不同性别、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残疾儿童之间也存在受教育机会不均衡的现象。在教育过程上,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质量较低,残疾儿童教育师资比较薄弱,残疾儿童受教育质量难以保障。在教育结果上,六年级以后残疾儿童在校生人数急剧下降,残疾儿童职业教育发展非常薄弱,造成了教育与就业之间的断层。所以说我国残疾儿童教育公平事业还面临诸多挑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2.
尽管我国在残疾儿童教育公平进程中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教育不公平现象依旧严峻。1170万残疾儿童迫切需求教育公平,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顺应世界文明进步趋势等方面揭示出:全社会都要关注残疾儿童教育公平,没有残疾儿童教育公平就谈不上整体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3.
让更多残疾儿童接受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要前提。本文通过分析指出日益完善的政策与法律、法规体系为更多残疾儿童接受教育提供了保障;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经费逐渐增加,为更多残疾儿童接受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经济基础;不断提高的入学率和就学率标志着残疾儿童教育公平进程不断加快;特殊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层次不断提高,为更多残疾儿童接受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师资源。  相似文献   

14.
考试的起点、过程和结果公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照教育公平理论发展从形式公平到实质公平的价值参照,对考试的起点、过程、结果的公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多角度反思教育考试的程序公平背后可能隐含的实质不公。  相似文献   

15.
教育公平是一个独立的发展目标——辨析教育的公平与效率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教育公平从社会正义、平等、自由、人权的价值中产生,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发展目标。我国教育理论界过于关注教育的公平与效率之争,是经济领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口号泛化的结果,也与我国“财政视角”的教育改革路径有关。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应当具体分析,其冲突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在义务教育阶段,公平与效率是高度一致的,但在入学机会问题上,主要是公平、公正的制度和政策设计问题,与效率无关。  相似文献   

16.
The major thesis of this article is that the current effort at school reform unfolding throughout much of the industrialized world ‐‐ the so‐called school restructuring movement ‐‐ offers considerable promise of enhancing educational equity for students. After describing the evolution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equity, three powerful ethics undergirding current attempts to highlight equity values in education are described. The bulk of the article then unpacks the dual strategy for enhancing equity that is embedded in the restructuring movement: (1) the rejection of the central pillars of schooling, such as behaviorally‐grounded models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at have had deleterious effects on at‐risk students; and (2) the provision of an alternative infrastructure for schooling that expands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for historically disenfranchised youth.

  相似文献   

17.
美国《残疾人教育法案》:法理、实践及其公平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20世纪晚期美国国会通过的《残疾人教育法案》,结合美国特殊教育实践,尤其是特殊教育实践中发生的具体的法律争议和相关措施,评介美国社会追求残疾学生教育公平的实践过程,这一过程包含残疾学生鉴定、残疾学生教育、残疾学生服务和残疾学生治疗。美国残疾人教育公平的理念与实践,有助于启发我们进一步关注残疾人教育,对促进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进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女性的教育参与,体现出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的社会价值,体现出为女童发展树立榜样的教育价值,体现出女性潜能全面开发的发展价值。调查发现,乡村女教师人数在教师总数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但县镇学校女教师所占比例大,乡村屯学校女教师所占比例小:乡村女教师担任学校领导职务的人数少,即使有,也多担任学校中层干部或副职;女教师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充分,教育参与意识弱,参与能力有待提高。为提高乡村女教师的教育参与度,应当从法律、政策、社会文化以及教育资源分配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