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钦  张勇 《声屏世界》2006,(1):33-33
记者的直觉就是对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特征、状态,直接、完整、快速地作出反应,揭示其藏匿的新闻价值的一种心理活动能力。它是新闻采写中主客体互相联系的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是记者新闻敏感的具体体现形式。直觉除了能帮助记者直接迅速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之外,还能够使记者抓住具体的新闻事实穷追不舍。当记者对某一个问题专注地思索和研究达到梦寐以求的境界时,他的头脑中就会建立起许多短暂的联系,架起许多临时的线路,各种可能性在大脑中徘徊,多种相关信息被调动起来,达到一触即发的状态。记者一旦受到外界事实的启发,就…  相似文献   

2.
张溪 《新闻窗》2007,(6):123-124
从心理学来看,直觉是人的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它指人在感受现实生活中,被某一现象所刺激,潜意识被激活,由此而产生的心理储存与瞬间感受相接通的能力。直觉一旦被运用于新闻采写的过程中,就变成了新闻记者特有的一种心理活动,即记者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生活事实的特征、状态作出直接的、完整的、  相似文献   

3.
记者的首要工作是选择新闻题材,捕捉新闻题材,而选择、捕捉新闻题材实质上是记者对进入自己认识范围内的生活事实有没有新闻价值的判断。新闻价值的大小是衡量新闻题材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尺度。所以确定与捕捉新闻题材的过程也就是记者用新闻价值规律去筛选生活事实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陈媛媛 《新闻前哨》2003,(12):37-38
突发事件,事发突然,出人意外,特别引人关注,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迅速、准确地捕捉突发事件是对记者能力的考验。突发事件时间、地点、性质事先无法预测,记者往往来不及准备就与它不期而遇。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在事发一瞬间对事件的反应更多的是凭借本能的直觉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5.
突发性事件新闻是新闻摄影记梦寐以求的拍摄对象,这类新闻有很大的偶然性,且常常是稍纵即逝,它的画面冲击力十分强烈,能引起受众的极大兴趣和关注,故新闻价值较高。但突发事件常常突然爆发,令人措手不及,让人难以把握,以至于不少摄影记感叹:突发性新闻是“可遇而不可求”啊!突发性新闻真是“可遇而不可求”吗?笔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其偶然性的背后有其必然性,摄影记只要留心观察,仔细分析,通过敏锐直觉判断,一部分突发事件完全是可以提前预见的。  相似文献   

6.
突发事件是指“那些突然发生、带有异常性质、人们缺乏思想准备的事件”①。它的显著特点是“突发性”,因为其突如其来且稍纵即逝,故常令人措手不及,然而由于突发事件往往具有重大的新闻价值而备受中外记者们的青睐。在对突发事件的采写中,除了深入现场、细致观察以外,直觉判断是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并常常被成功记者所提到。如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作品《歌剧明星在舞台上猝然死去》就是美国记者桑奇·戴·格拉蒙从电视直播中的一个意想不到的镜头捕捉到的新闻。1969年3月4日晚,美国电视里正在直播意大利著名歌剧《命运的力量》,忽然,男中音歌唱…  相似文献   

7.
张良君 《今传媒》2006,(4X):62-62
普利策曾经在《北美评论》上写到:“一个人的‘新闻鼻’可以在摇篮里诞生,但是他的新闻直觉却不可以是天生的。跟许多伟大的素质一样,新闻直觉需要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来嗅出和判断善恶、是非、真假、美丑、成功失败。”他所强调的是在新闻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笔在新闻事业史教学中,一直探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力求在新闻事业史的教学中,能够把传授知识和培养专业实践能力结合起来,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深感“课前播报训练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李潇  赖晓路 《新闻前哨》2004,(11):48-49
记者在从事新闻采访活动中。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自己突然被某个想法所触动,犹如电光一闪,心中顿时豁然开朗起来,于是乎,文思泉涌,落笔成趣,如有神助,就连记者本人也难以解释个中原因。其实,这种触动实际上就是记者的直觉直接作用于记者全部思维过程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在各种新闻媒体上的再现。但新闻事实,不就等于新闻。为什么有的新闻事实能够成为新闻,能够成为好新闻,而有的新闻事实,却不能成为新闻,至少不能成为有影响、即有相当价值的新闻。这里除了新闻事实本身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外,在大多场合,取决于新闻工作者是否发掘和把握了该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换句话说,我们的编辑记者是否具备识宝的慧眼。  相似文献   

10.
新闻事实:内涵与外延的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媒体新闻传播理念的更新和新闻传播技术的改进,新闻事实在内涵与外延上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有了新的界定。新闻事实既包括最近发生的新闻事实,也包括曾经发生的新闻事实、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将要发生的新闻事实、可能发生的新闻事实,还包括一些没有发生的新闻事实。  相似文献   

11.
新闻策划是对一个单体新闻事实或一组系列新闻事实进行的符合新闻规律的一种谋划,目的是采用最合适的新闻手段,获得最好的传播效果。就一个新闻事件来说,又可以分为可策划部分和不可策划部分。不可策划部分是新闻事实,在新闻事实发生之前,编导和记者不能制造新闻;当一个新闻事实发生之后,不能改变新闻事实,不能改变新闻的基本要素。可策划部分是指新闻的内容取舍和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2.
赵黎 《新闻爱好者》2012,(15):92-93
至少在20年前,新闻事实与新闻策划谁是新闻之魂这个问题,根本就不能称之为问题,当时的新闻从业者对新闻策划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在新闻实践中进行运用,新闻事实是毫无争议的新闻之魂。而在今天,各种各样的新闻策划大行其道,甚嚣尘上,就连对新闻策划不甚了解的普通市民都能对新闻策划指指点点,于是这才有了新闻事实与新闻策划谁是新闻之魂之争。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对新闻事实与新闻策划有全面的认识。说到新闻事实,就要弄清什么是新闻。所谓新闻,公认的定义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是决定新闻重要程度、  相似文献   

13.
记者在采写新闻的时候,往往只注重对新闻事实的采访,而忽视对新闻背景材料的了解,写出来的新闻显得单薄,没有深度。大家知道,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即用最典型的新闻事实迅速地传播给广大读者(听众或观众)。然而,新闻事实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一定的环境下发生的。也就是说,每一个新闻事实都包含一定的背景材料在内,而有的背景材料虽不是新闻事实本身,却起着衬托和说明新闻事实的作用,在新闻表达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新闻写作中,用好背景材料对于更好地交待新闻事实、写出有深度的新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交待背景…  相似文献   

14.
新闻敏感与科学灵感、文艺灵感相似,既不同于逻辑思维,亦有别于形象思维,钱学森先生称之为灵感思维。作为一种特殊的认知方式,其亦有自身的特点:直觉、联想、质疑、发散等多向思维模式。新闻敏感作用于新闻报道的全过程,但主要体现在对新闻事实的发现和判断过程  相似文献   

15.
对新闻中的价值认识和事实认识有时是不统一的,受众在关注新闻事实的同时,更多的是关注新闻价值,媒体在关注新闻价值的同时更多的是关注新闻事实。这往往容易给人造成错觉,好像对新闻的认识都少不了价值认识和事实认识这两方面。实际上,事实认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主体面对的价值客体主要是新闻事实,而接受主体面对的主要是新闻文本。由于文本世界是对事实世界的反映,所以它们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在理论的抽象层面,它们具有的新闻价值属性理应是一致的。但新闻文本与新闻事实有  相似文献   

17.
理性之美:新闻语言的不懈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语言是新闻报道的物质外壳,它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新闻以再现事实为主,但有许多新闻作品又离不开说理,因此新闻语言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一种理性的色  相似文献   

18.
一条完整的新闻的形成,从寻找新闻选题开始到选择新闻角度、挖掘新闻深度,再到表达新闻事实,记者需要经过一系列认识和反映新闻事实的环节。前几个环节属于记者对新闻事实的认知过程,新闻表现则是将前面的认知成果外化的过程,它需要记者用新闻作品的形式对新闻事实进行再现,当然其中也包含着记者对事实的继续认识。  相似文献   

19.
从理论上讲,新闻价值应该包括新闻事实的价值和新闻文本的价值,而大多数学者所说的"新闻价值"仅仅是新闻事实的价值,这是有悖于新闻价值理论的.新闻事实的价值和新闻文本的价值这两个方面正是本文所要论述的.  相似文献   

20.
杨保军 《新闻传播》2005,(10):20-21
新闻本质上是一种事实信息,新闻传播者的本职首先是传播事实信息。在传播状态中,新闻(报道)是对新闻事实的反映,是对新闻事实信息的传播,是对新闻事态变化的符号再现。新闻把客观事实作为本源,把对事实本身面目的呈现作为第一目标,把与事实对象的完全符合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