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书芳 《新闻战线》2015,(4):155-156
刑事诉讼案件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其传统表达形式主要是为了彰显司法正义,给予民众有限的知情权,该正义是看得见的。随着传媒文化的渗入,媒体将刑事案件的传播作为吸引人气的重要手段,并且致力于宣扬社会正义,该正义存在于舆论空间之中,是看不见的。传媒文化舆论对刑事案件的影响很大,可能造成"舆论审判"等现象,对刑事诉讼过程造成一定的压  相似文献   

2.
影视文化作为文化意识形态之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影视作品中所传达的平等正义、诚信友爱、尊老爱幼等理念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但在近些年的影视作品中,却呈现了引人思考的瑜瑕互见现象。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媒体是社会正义之心理氛围和文化环境的建构者,它深刻地影响着公众对于国家行为正义与否的判断。本文以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为立论依据,认为在"棱镜门"事件中,媒体应明晰国家利益与社会正义的关系。以国家利益为借口掩人耳目、隐瞒权力滥用、置公民隐私权于不顾的做法有悖于媒体看护公众利益的天职,无助于社会正义之现实环境的建构。媒体可通过自我监管、强化正义观念、规范编辑加工手法、深化专业主义来建构社会正义的媒介环境,实现社会进步的边缘突破效能,进而维护社会正义的现实环境。  相似文献   

4.
王笛 《档案管理》2017,(4):14-17
文章首先提出社会正义的取向问题是档案正义必须解决的问题.其次从档案留存的初衷不是维护正义、档案工作者的职责不是维护正义两方面论述了档案正义不能成为档案管理的工作准则;从档案正义理论依据不可靠、档案正义驱动力不足两方面论证了档案正义无法成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方向.文章认为,有关"档案与社会正义"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正义无法作为档案工作的法则和档案事业的方向标被提倡.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赋予了网民极大的话语权和个人抗争意识,但随之伴生的负面影响也是存在的,"贱文化"的盛行便是在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里滋生的一种负面产物。本文分析了"贱文化"的发展历程、"贱文化"滋生的原因、"贱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认为"雅文化"始终会占主流。  相似文献   

6.
文化明星的"群殴奇观"是消费语境下当代文化传播最具时代意义的症候之一。本文认为,"群殴奇观"凸显的是对文化明星从"文"或"讲"到人身的全方位围攻,而强烈的非理性色彩和媒介的大力炒作,终使它变成了精英圈层强加给文化界的"文化暴政"。它反证着在我国建立理性、民主的社会主义文化传播生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道格拉斯·凯尔纳的"媒体奇观"概念为依据,以"电视文化奇观"为研究对象,对其"现代神话"的本质进行分析,认为其具有策划性、消费性、符号化与类型化的特征,并阐释了其在当代中国出现的社会语境.  相似文献   

8.
王平 《东南传播》2021,(1):95-96
在文化自信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本文尝试对"三农"短视频走红的乡村文化自信培育意涵进行一定的探析。研究认为,"三农"短视频的主体性参与方式、积极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田园生活景观呈现、慢生活理念以及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等,有助于乡村文化自信的培育与重建。另一方面,研究也认为,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文化自信的培育尚需要多方面社会力量的配合、支持、规范和引导。尤其是当前在鼓励、促进大众参与的"他助性"培育机制和文化传播系统的构建方面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9.
林林 《兰台世界》2016,(18):38-40
近些年来,随着对档案文化研究的逐步开展,档案的文化性和教育性日渐显现,如何让档案成为"活"档案,使其在社会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问题,渐渐引起档案同仁的关注与重视。笔者认为,进行档案利用功能拓展,深度挖掘档案文化内涵是档案成为"活"档案的有效途径。本文试图从档案文化、档案文化内涵以及如何深度挖掘档案文化内涵等方面,让档案成为"活"档案的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对于"韩剧"而言,对其工业行为、文化操作的研究似乎比文本研究更为贴近。在研究方法上,文章认为韩剧现象与米歇尔.福柯关于话语构成的论述完全契合。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体育类电视节目的文化内涵设置、文化建构、文化表达的分析,认为体育类电视节目对文化重塑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体育类电视节目整体上呈现出大情怀与正能量、爱心助力与践行公益、对舶来文化本土创新的文化内涵;通过传统文化的现代呈现、奥林匹克文化的怀旧呈现、地域文化的景观呈现的方式建构了不同形式的文化;并通过融合传播、体验传播、人际传播等方式对节目的文化进行了表达,实现了体育类节目从"娱乐至死"到"文化重塑"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威廉斯对文化的定义 雷蒙德·威廉斯在<文化的革命>一书中,追溯了从工业革命直至当代"文化"一词的内涵发生的变化,他同意利维斯的意见,即认为文化传统的最精致的部分体现在语言和文学中,但他不同意利维斯所说的全部文化遗产都由语言和文学承载.威廉斯认为利维斯夸大了文学的作用,威廉斯在书中写道:.对于文化这个概念,困难之处在于我们必须不断扩展它的意义,直至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几乎成为同义的."①  相似文献   

13.
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是基于对少数民族如何在文化转型的社会求得生存这一问题的深刻思考,而后这一概念逐渐发展深入,被认为是国家层面上推动文化发展与繁荣的理论前提。在地方视域内,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富有个性的传播实践所体现出的本土文化自觉,能够起到加强人与地域的互动、强化文化认同、建构城市文化形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重在论述图像传播研究与文化转向之间的关系。详尽阐明了当今图像研究兴起的重要背景——"文化转向"的内涵:是以视觉为中心的转向,视觉事物成为文化建构中的关键,图像成为传播知识和建构文明社会的重要媒介,建构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想像及认知/想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被重新发现的"图像"的作用、地位和本质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最后就图像与文本的关系进行了阐释。本文认为,图像已成为现代传播中一种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和途径,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生产力,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一种有效的工具和文化力量。开展图像文化传播研究,对构建和谐社会,强化传播效果,拓宽文化研究的领域等方面都将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9,(4):45-51
本文通过对美国、加拿大两国潮汕移民的深度访谈,借助文化力理论和福斯特的阐释模型,分别从语言、生活习惯、人际关系和价值观四个维度,考察作为中国地方文化的潮汕文化在欧美社会实现有效跨文化传播的路径。本文认为,实现积极而有效的跨文化传播必须在提炼和优化本土文化的外显性符号层面下功夫,同时要重视海外华人社群,尤其是其中具有特定便利和优势的传播主体人群所发挥的作用。本文进而指出,在日常文化表征层面,对"地方性"的强调则可以凸显出文化的活力和魅力,令海外受众有更加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选择和认同。  相似文献   

16.
记者:盛局长,您好!您曾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档案机构要大力彰显文化特色,实现向文化属性的回归。那么,您认为综合档案部门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呢?盛晓奇:档案作为特殊而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和记录传承载体,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和传统意义上的"资政工具",同时也是存储社会记忆、  相似文献   

17.
金铃 《湖北档案》2014,(7):19-22
正一、何为档案文化自觉所谓"文化自觉",是借用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他认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可见,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具有时代价值,体现了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现实诉求。时代背景催生的文化自觉就是文化的自我顿悟、文化的自我反思、文化的自我批判、文化的自  相似文献   

18.
王锰  陈雅 《图书馆》2018,(12):67-73
"治理"为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能提供新思路。文章梳理国内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以及文化治理主题的文献,总结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点,并指出其中的不足。文章认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与"治理"融合,在适应外部情境的变化、实现多主体协调、促进社会驱动与公众驱动共同发展、理顺服务的多元驱动模式与激励机制的逻辑关系、应用新的实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才能拓展和深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的文化观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文化的视角观照图书馆,认为图书馆是一种文化存在,图书馆是文化的图书馆。以文化为视点,阐述藏书文化是图书馆文化的逻辑起点,文化传承是图书馆的核心功能,人文关照是图书馆的价值取向,"书人合一"是图书馆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20.
全球首富、微软的老板比尔·盖茨曾写了一本描绘"正在发生的、将要发生的信息高速公路未来新蓝图"的书,叫做《未来之路》。他认为:"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将提供各种信息服务,我们会通过各种平易近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