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大学本性及其与大学教师本性之间的关系.指出大学教师本性的流失.必然引起大学本性的流失.提出了保持大学教师本性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2.
大学定位是当前政府、高校与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著名高等教育学者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认为:“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流行什么就迎合什么。  相似文献   

3.
西方“教师教育大学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通过对大学与教师教育关系的历史考察,分析了“教师教育大学化”提出的背景和内涵,在此基础上,梳理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关于“教师教育大学化”的不同观点,即“大学化”、“反大学化”和“合作伙伴关系”。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作者认为综合大学在教师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提出了大学与教师教育的两种结合模式:1)在大学内设置相关院系和学科中心;2)大学与外部机构合作开展教师教育。  相似文献   

4.
洪堡的大学理念的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堡认为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大学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完人”,而大学要培养“完人”,就必须把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由科学而达至修养”。洪堡的大学理念不仅振兴了德意志民族,深刻的影响了世界大学的发展,而且在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今天同样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实践性是大学德育的本质属性,这是由人类思想理论的实践本性、德育自身的性质特点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的养成规律所决定的。应该借助整体性的理论视野还原大学德育的实践性本质,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效果几个方面深化人们对大学德育整体性特征及其实践本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蔡元培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研究高深学问是大学的本质特点。故认识大学当从高深学问始,研究大学教学也要抓住“高深学问”这个关键。一什么是高深学问?目前人们对之还没有一个清楚的界定,大家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对“什么是高深学问”引用最多的是布鲁贝克在他的《高等教育哲学》中对高深学问所作的说明:高深学问即是或者“还处于已知与未知之间的交界处”,或者“虽然已知,但由于它们过于深奥神秘,常人的才智难以把握”的那些学问。布鲁贝克虽然从两个方面描述了这些学问的“高深”特征,但仍然认为“所谓‘高深’又是极为含混不清…  相似文献   

7.
大学的魅力     
上过大学的人都有两个出身:第一出身是父母,第二出身就是大学。大学是什么?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有言:“所谓大学,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是一生精进之钥匙,是精神品味的酿造者,是人生态度的醍醐灌顶。大学不是什么?大学不是象牙塔,不是只传播知识的地方,不是最后一场学业,不是短暂春梦,不是教育产业最大的一块蛋糕。孔子时代传授人道的学堂与中世纪欧洲传播宗教的场所远非今天大学的概念。《人类1000年》一书中如此描述现代大学的诞生:“那些12世纪校园里的小伙子们永远也想象不出他们在创造着什么。12世纪,…  相似文献   

8.
大学使命:大学的定位理念及实践意义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何谓大学理念?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世界的总体看法,是人们关于大学世界的基本观念,它包括人们对大学是什么,它具有什么使命、发挥什么作用这样一些大学基本问题的价值判断和识别。简括地说,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这一本体所持有的基本看法和对大学本身的理性认识,它是大学各种教育理念中最基本的理念,是引发或构建其它教育理念的基础理念或元理念。因此,大学理念在认识大学的问题上具有本体论的意义。 众所周知,所谓本体论它“是整个哲学中最抽象的研究领域,主要探索万事万物的起源、本原、本质及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动力。”〔1〕…  相似文献   

9.
真理本性和实践检验之管见蔡英田真理本性和实践检验是密切联系着的,对真理本性的理解直接涉及到对实践标准的理解。有一种观点认为,真理的本性是符合性即认识和客观事物相符合以及符合到什么程度。我认为这一提法是值得商榷的。首先,我们看一看真理的本性。什么是真理...  相似文献   

10.
大学的真谛     
大学(university)在中世纪产生时,就是一个具有行会性质的由学者组成的社团。博伊德和金指出:“按‘大学’一词的原意,只不过是为了互助和保护的目的,仿照手艺人行会(gid)的方式组成的教师或学生的团体(或协会)”。在中世纪,作为学者社团的大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其一,大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学者的社团。起初,学者的社团在中  相似文献   

11.
李富国 《陕西教育》2010,(7):108-108
“一个世界一流强国,不可能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应该是全世界优秀青年学者们的聚集地:凡是在这里学习的人.都会把这里当做他一辈子的精神家园。”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近日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我国大学存在的两点差距:一是在大学精神上的,包括教授、学生的精神素养;二是我们的高等教育体制.说到底还是办学自主权不够。他认为,现在大学精神有点迷失.出现了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广泛的精神虚脱。当精神虚脱后,大学就开始过分地赶时髦,成为服务站。大学应率先回归到大学本身的高尚上去,尤其是在精神层面上。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伦理本性与伦理精神前提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本文认为 :教育实体是教育共同体 ,教育共同体的人文本性的实质是伦理实体 ,教育的人文使命是伦理解放 ,即造就“有教养的人”。性善 ,是教育人文精神的逻辑起点 ,也是实现教育伦理精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蔡元培系统的大学教育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研究高深学问”是大学理想的价值取向。在他看来大学具有两项职能:一方面是“研究高深学问”,另一方面是“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2)大学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民主、自由是大学理想的氛围。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中国高等教育追求跨越式、超常规发展.而世界各国都在谈论“大学的危机”的新世纪之初.人们逐渐认识到真正深层次的、关系大学兴衰存亡的危机,乃是“大学理念”的危机。恰如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所言:“重新确定大学的理念是首要的任务。”因此梳理、明晰、匡正、确立大学理念,又成为摆在从事、关注和关心高等教育发展尤其是大学发展研究的学者、  相似文献   

15.
刘默耕老师关于自然教学,有一句通俗易懂的名言,叫做“从科学的本性出发”。所谓“科学的本性”,我想是:无论进行什么样的科学研究,都必须观察事实,掌握事实、数据,研究事实、数据,得出科学结论。自然教学怎样符合科学的本性呢?刘老师说:首先要掌握事  相似文献   

16.
大学走向社会中心与教育改革方向的正确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走向社会中心是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的基本标志 ,是迈入新世纪最值得关注的社会发展趋势。明确大学走向社会中心的深远历史意义 ,需要我们对传统的大学观进行全面更新 ,对已进行多年的大学教育改革予以深刻的反思 ,从而实现对大学教育改革方向的正确定位。大学走向社会中心与知识和学问逐渐成为社会主导的过程是一致的 ,因此 ,“高深学问”可以作为大学走向社会中心的内在根据。蔡元培认为 :“大学者 ,研究高深学问者也。”①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贝克也认为 :“高等教育研究高深的学问。”“高深学问”是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 ,…  相似文献   

17.
试论大学素质教育   总被引:61,自引:0,他引:61  
试论大学素质教育●龚放一、应变与发展:大学素质教育的缘起100多年以前,马克思曾经分析了社会化大生产对劳动者素质“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的客观要求,及其同私有制条件下人的片面发展、畸形发展之间的深刻矛盾。马克思敏锐地看到:“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  相似文献   

18.
关于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呼声早在十几年前就已出现。时至今日,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学者大体上已形成综合性大学应当举办教师教育的共识,普遍认为:教师教育模式应该从一元封闭型走向多元开放型;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是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现实要求;是对“师范性与学术性并重”呼唤的回应;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较之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至少具有“四大优势”,即学科较为齐全的优势为吸引优秀师范生源创造了条件,并为教师教育提供了学术上、人力上和物质上的补充与支持;科研力量较为雄厚的优势,为提高教师…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就是“言语课”,“语文教学”就是“言语教学”“语文能力”就是“言语能力”。因此,言语的性质也就是语文课的本性。那么,言语的本质是什么呢?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言语的生成过程就是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过程。他指出:“生成性是语言的...  相似文献   

20.
孔子教育思想的民本性因素,主要表征为其“有教无类”的平等教育方针、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和学无常师与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等。这不仅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华,而且对现代学校的教育也无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