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班为单位分层整群抽样,选取娄底市高校200名体育专业大学生针对饮食保健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学生的饮食保健常识非常缺乏;对吃早餐等态度欠端正;不良的饮食行为习惯普遍存在。提示加强体育专业大学生饮食保健知识,端正饮食保健态度,改善不良的饮食行为习惯迫在眉睫,并建议以培养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健康保健意识为目标,开设一些有关饮食保健、营养学相关的课程与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2.
女大学生心血管系统机能状态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专业女大学生心血管系统机能状态。采用定量负荷实验,抽测和分析2000级体育与护理2个专业女生。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女生心功能指数明显优于护理专业女生,而血压变化两之间无显性差异。因此,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应多参加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素质,保证健康。  相似文献   

3.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自信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河南大学的114名体育专业大学生和126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自信程度进行了测量和比较,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体育运动、爱情关系、外表、社会程度作用和总体自信水平上显著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运动对男性大学生的影响较为深刻,体育专业男生在体育运动、学业表现、爱情关系、外表、社会相互作用和自信总分上均显著优于非体育专业男生;体育专业女生在体育运动方面自信水平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女生,在自信的其他维度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江西地区9所大学1000名体育专业毕业生的体育保健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体育保健理论知识掌握较好,尤其对营养保健、保健常识掌握较好,但体育保健理论与实践能力出现了不协调现象。影响毕业生掌握保健技能的主要因素为:学习体育保健的态度消极;实践机会少;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程度低等。  相似文献   

5.
对高校女生体育教学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当前的高校女大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不高,这是造成女大学生身体素质较差的主要原因。为了有效增强女大学生的体质,体育教师应掌握女生生理、心理特点,根据女生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组织教法,并注重对其进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是学校体育的核心,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关键,体育保健是人们对生命健康的新观念,它对终身体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对大学生进行终身体育保健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加强体育保健——终身体育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女大学新生课余体育锻炼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通过问巷调查法以及因子分析法,对女性大学新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状况进行了解,找出影响女大学生新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7大因子,分别是体育知识因子、个体客观条件因子、个体意愿因子、心理因子、体育锻炼习惯与技能因子、外部因子.设施因子,并且提出要充分重视可以控制与改善的因素,引导其发挥积极影响;注重对体育知识尤其是运动保健知识的传授,大力宣扬“健康第一”观念,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气氛。  相似文献   

8.
中学女生体育教学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女生是一个在生理和心理上有着一定特征的群体,因而如何根据女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女生厌学的原因等来开展体育教学是激发女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基础,也是提高女生健康水平、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体育保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大学生体育保健知识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影响大学生体育保健知识状况的因素.主要结论:基础教育严重滞后,大学生主观上缺乏学习体育保健知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大学教育缺乏保障,社会渠道传播力度不足.提出了健全与完善基础教、提高学校重视程度、加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材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西北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及归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西北地区高等院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及其形成和制约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高校大学生有体育锻炼习惯者所占比例在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院校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且非体育专业一、二年级本科生有体育锻炼习惯者比例高于三、四年级和研究生,并有显著性差异;2)西北地区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项目多集中于大众性、简单易开展的项目,男、女生在选择上有差异,男生主要锻炼项目排在前三位的是乒乓球、篮球、足球,而女生前三位主要是散步,羽毛球,跑步,许多新兴的运动项目并没有在学生中得到广泛开展;3)喜爱体育运动是高校大学生有体育锻炼习惯者维持锻炼习惯的主要因素,而缺乏时间,体育设施不完备,无运动氛围是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1.
女大学生对体育专项课的心理倾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献资料、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对女大学生体育专项课心理倾向的调查分析,揭示了女大学生对体育专项课形式持肯定态度;运动项目的选择具有明显的女生生理、心理特点;多数女生参与专项课选择了间接动机,而课程的评价倾向于技能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石伟铮 《体育学刊》2001,8(6):31-32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和掌握浙江省在校大学生健康意识与保健行为的现状:学生对自身健康状况感觉良好,对有关健康的议题有较高的关心程度;但自我保健知识缺乏,意识淡薄,保健措施差,存在着认知水平与参与的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传统体育保健课是为那些身患慢性疾病和某种原因不能参加普通体育课学习的学生而设置的特种形式的体育课。随着社会体育、竞技体育的蓬勃发展,体育保健知识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必备的一项知识。针对大学生体育保健课教学现状,研究了相应的教学对策,并采取一些教学手段和方法,改进了体育保健课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高校女生公体课教学是女大学生接受体育教学的最后阶段。根据女大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及其规律,本文就当代女大学生对体育课教学的参与情况,影响女大学生公体课教学的心理因素分析,如何选择体育教材内容,合理安排运动量,强调个性发展,培养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分析,与同行蹉商,共同为体育教学改革效力。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高校公共体育开设体育保健学课程进行研究,提出在高校公共体育课开设体育保健学课程的思路,旨在使学生在医学知识基础上,加深对体育的理解,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保健知识,从而使他们走上社会后能够进行科学的自我健身和对全民健身提供科学指导,真正形成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全民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16.
中山大学学生健康意识状况与体育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山大学326名本科生的健康意识和体育行为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体现认知、情趣和意志3个方面,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仍然停留在认知层面,对健康的关注和投入与对健康的认知存在不相符合的现状;而且由于性别不同,男女学生的体育行为有不同的表现;影响大学生体育行为主要有6个主因子:兴趣爱好、项目价值、参与、满足感、个体发展、体育项目认知,这6个因子既互相影响,又互相作用,决定了大学生的体育行为。  相似文献   

17.
软式排球以极强的健身性、趣味性受到各年龄段体育爱好者的欢迎,现已纳入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我们通过在高师女生中进行的教学实验,证明这也是一项深受喜爱的集娱乐与健身为一体的运动项目。 女大学生是高校体育教育中的特殊群体之一,她们对体育课的要求,不仅仅限于掌握体育技能,而是向着更高的精神层次发展。享受体育快乐是她们的首要期盼,其次是希望通过体育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为了激发女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其体育意识和行为习惯,在高校女生中,选择简单 易行,适合其体 质,满足生理和心理需求的体育娱乐健身项目…  相似文献   

18.
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温州大学体育非师范专业19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当前的体育非师范生面临压力以积极应对方式为主;(2)男生在积极应对因素上显著高于女生;(3)来自城市的体育非师范生在积极应对因素上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体育非师范生;(4)经常运动的体育非师范生在耘极应对因素上显著高于不经常运动的体育非师范生;(5)独生子女在积极应对因素上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6)不同年级段在采取应对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江洪  李继华 《精武》2013,(17):12-13,15
目的:探讨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运动女生,经过集训对运动女生月经的影响。方法:准备参加比赛的四个项目的运动女生,集训期分别记录自身训练前.中、结束后的月经状况,同时进行心理预测与普通女大学生比较。结果:参加训练的运动女生月经异常率高于对照组普通女大学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期集训中与集训前有显著性差异(P〈0.001);停训半年后与集训中比较,有差异(P〈0.001);停训半年后于与集训前比较,不显著(P=0.076)。结论:集训对运动女生月经功能有影响,使运动女生月经异常患病率高,这种影响不是长久的。适当的运动量不影响月经功能紊乱,对女性生殖健康不会造成器质性病变。但教练员要对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的卫生保健重视起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对高校女生体育教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女大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但很多院校女生体育课教学内容却同男生一样,而影响了女生体育教学效果,如何根据女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施教,在分析研究影响女大学生上体育课心理因素的基础上,就女生体育课的选择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运动负荷安排,促进女生个性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