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练习1中安排了口语交际《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我尝试着利用这节口语交际课,借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的见闻与感受,通过发动学生进行生活资源、网络资源和情感资源的整合,实施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情感。在师生课前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讨论、角色扮演、出小报等方式,了解祖国大家庭的少数民族,树立民族团结意识。一、课程预设为了上好这节口语交际课,我先做了课前调查,  相似文献   

2.
<正>一、谁遗忘了我们的传统文化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练习一"的口语交际内容为"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初见这个口语交际内容,笔者心中不禁窃喜,因为我校流动子女比较多,在我班三十几位同学之中,外省市的占到三分之一,其中有七八个是少数民族,有布依族、苗族、壮族、朝鲜族等。我想这节口语交际课如果让这些少数民族的学生介绍自己民族的风俗,一定比查找资料更加直观有趣。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通过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分享课余生活的快乐。2.引导学生交流时把话说清楚、说明白,态度自然,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入交际话题1.谈话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学生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的孩子们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景。我们也有自己的课余活动,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乐趣与大家分享。2.揭示交际话题。师:我们这节口语交际课就来举行一次“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说一说你们的…  相似文献   

4.
刘春香 《小学生》2011,(1):13-14
1口语交际教学为何轻评价 前不久,我听了一节三年级的口语交际课《有趣的动物世界》。上课伊始,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了一个小游戏——《猜猜我是谁》。教师播放公鸡、猫、狗、牛、羊的叫声,让学生根据听到的声音猜猜它是什么动物?学生猜出这些动物后.  相似文献   

5.
侯九凤 《辽宁教育》2003,(1):115-116
<春天的发现>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节口语交际课.本课的内容是:让学生走进春天,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心灵去感受美好的春天.为了在这节口语交际课中能较好地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我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出发,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倾听、应对和礼貌交际,学习热情、大方地进行口语交际.为此,我设计了3个口语交际情境.第一个是介绍自己收集到的关于春天的资料;第二个是以小组为单位,评选优秀的讲解员和听众;第三个是汇报评选的结果,并说出理由.下面就是我对本节课的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6.
下午,第一节是品德与生活课,我让学生做了“夸夸他”的卡片,并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张优秀的卡片贴到教室后面的墙报栏内。第二节是口语交际课,我灵机一动:何不以上节课的内容为话题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呢?  相似文献   

7.
当今时代是一个现代传声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一个人如果不能用言语很好地表现自己,不能很快地对别人的说话做出反应,势必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因此,我认为《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是非常适应时代要求的,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责无旁贷的。基于人类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口语交际这一认识,我在认真上好每一节口语交际课的同时,更重视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首先,重视口语交际良好习惯的培养。在学生刚入学时,我注重了两个习惯的培养:一是坚持说普通话。无论是课上还是…  相似文献   

8.
王波 《海南教育》2009,(1):66-66
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是个新的教学形式.如何上好这一崭新课型.对大部分语文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认为口语交际必须将教学视角投向学生的语言训练.让发展语言能力成为口语交际的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9.
“口语交际”作为新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教师和学生都有了认识和要求上的提高。而要真正促进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要在口语课上进行学习探索,更应将其融入到每一节语文课上,不要让孩子为了交际而交际。  相似文献   

10.
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是个新的教学形式.如何上好这一崭新课型.对大部分语文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认为口语交际必须将教学视角投向学生的语言训练.让发展语言能力成为口语交际的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11.
口语交际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具体生动的交际情境、交际活动的设置和开展,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及口语表达的一种课型。这种课型完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基础,所以,要想上好口语交际课,激发学生已有的经验与生活十分重要。而这次有幸观摩了几节口语交际的赛课,我从赛课教师们讲的口语交际课中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2.
明天口语交际课的教学内容是"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我不禁想起了去年教学这一内容的情景:学生们课前已搜集了资料,准备得充分的学生还能丢开资料介绍,准备得不够充分的学生则捧着资料读。别人介绍的什么,大多数同学不感兴趣。读的人读得冗长,听的人昏昏欲睡,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介绍一个民族,成了"走过场"。我想,这样的口语交际,学生"倾听、表达与交流"的能力能得到锻炼吗?那一节课一直压在了我的心头。  相似文献   

13.
《春天的发现》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节口语交际课。本课的内容是:让学生走进春天,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心灵去感受美好的春天。为了在这节口语交际课中能较好地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我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出发,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倾听、应对和礼貌交际,学习热情、大方地进行口语交际。为此,我设计了3个口语交际情境。第一个是介绍自己收集到的关于春天的资料;第二个是以小组为单位,评选优秀的讲解员和听众;第三个是汇报评选的结果,并说出理由。下面就是我对本…  相似文献   

14.
庹先德 《湖南教育》2002,(18):48-49
《爱吃的水果》是小学语文第二册口语交际训练材料,内容是让学生说自己喜欢吃的水果。本课配有一幅图画,设计了两个问题。“图画”体现了本次口语交际训练的主题,“问题”明确提出本次训练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本次口语交际课可通过具体生动的交际情景、交际活动的设置和开展,很好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及口语表达水平,依据新大纲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要求,特作如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爱吃的水果》这一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让学生围绕本课主题组织语言进行口头表达,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规范学生口头语言的使用;培养学生良…  相似文献   

15.
赵隆艳 《青海教育》2010,(11):26-2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可以说这个目标的提出既向教师和学生发出了新的挑战,又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但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单靠每周一节的口语交际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了口语交际教学,以激发学生主动、积极的交往情绪为基础,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为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下面就本人的一些认识拿出来与同行共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正>《难忘的第一次》是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要求学生收集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与同学进行交流,通过交流第一次经历的真实感受或得到的启示,告诉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我们面对第一次困难和挫折时怎样克服,在一次次的经历中让我们逐渐长大。这节口语交际活动课经历以下过程。一、充分准备,确保交流实效口语交际课效果的好坏必须建立在充分的准备基础之上。首先让学生读懂口语交际要求:自己经过很多的第一次,哪一个留  相似文献   

17.
案例不久前,学校大队部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课外实践活动——变废为宝,就是让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小制作。我借此机会上了一节口语交际课,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小制作并相互交流经验。以下记录的是课堂中的一个片断。  相似文献   

18.
【设计理念】“看望生病的同学”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课,属于“交往”系列之一,是小学生在日常交往中必然会遇到的事情。学生通过这类话题的学习,应该具备这样的本领:在同学生病时能送上问候,并能代别人转达问候。口语交际作为一种生活交往活动,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教学时教师应模拟生活实际,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生动有趣的口语交际演练,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口语交际,在听与说的双向互动中,培养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交际欲望,让学生学会当同学生病时能送上问候,…  相似文献   

19.
杨丽梅 《教育导刊》2003,(8):118-119
A.接到任务 5月28日我校要进行科研成果汇报活动.我将要承担一节"口语交际"课.我很兴奋,能参加这样的汇报课是一件很荣幸的事,虽然口语交际课对我来说是一种新事物,但我还是很乐意地接受了任务.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我和潘校长及同级老师最后商定口语交际课课题--《水果》.可是口语交际课到底怎么上呢?我请教同级老师,他们都认为和说话课差不多.接下来,我按照这一思想认真备课,准备试教.  相似文献   

20.
上个星期,我们班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口语交际课———当一名小记者,去自由采访。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很多天了,但我还经常想起这节课给我们带来的乐趣,从中我真是受益匪浅。老师叫我们自由地选取角色,然后“记者”提问,被采访的同学应答……在四人小组热烈的讨论后,王老师第一个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