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9 毫秒
1.
作为意义和价值表述的政治象征具有提供社会记忆、寻求政治认同整合意识形态和实施政治社会化四种文化功能,中心目标在于对政治权力的合法性论证和辩护。政治象征须在不断的重复运用中达成其文化功能。它们既是政治过程的一种持久动力因素,也是观察不同社会政治特性的重要文化因子。  相似文献   

2.
佤族文化符号群依存于佤族社会特定的文化生态系统之中,是具有个性特征的佤族传统文化的集中象征。以木鼓为中心的文化符号群是佤族传统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标识,是佤族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浓缩,是佤族文化最具典型的代表。佤族文化符号群既包含精神文化象征符号群,也包含物质文化象征符号群,这两个层面的文化符号群大多以木鼓为中心。木鼓中心符号群的存在形态有着不同的类型,同时,其结构是动态的,因之,其象征意义和功能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既有共时性之相对稳定性,也有历时性之嬗变。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解读,可管窥佤族社会文化变迁之一斑。  相似文献   

3.
象征人类学把文化当成象征符号体系加以探讨,主张人类学研究的主要目标不是探索人类文化的发展规律,也不是揭示文化和社会的功能结构,而是对文化意义的探索和解释。该学派代表人物道格拉斯认为,象征仪式实际上是服务于社会现实秩序和道德秩序的一种构建,仪式意义是特定社会文化环境所赋予的;特纳提出象征符号不仅是意义的载体,而且直接参与或促成社会行动;格尔兹把文化看成由人定义和操作的符号体系,倡导从象征体系来解释人类行为。尽管在象征人类学内部有着上述不尽相同的理论观点和研究取向,但在研究宗旨、研究范围,以及研究方法方面有着作为一个学派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4.
政治历史和政治神话中的“王者”、“核心”即是被神圣化的政治象征人。神化对象存在四种分析类型,时空隔离是神化的基本法则。政治象征人的历史演绎逻辑反映了政治变迁和政治特性,因而也是社会—政治过程的持久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常认为性别研究指涉的仅仅只是关于男人与女人的关系问题,其实不然,性别问题实际上从根部与社会文化精神的走向、知识谱系的建构相纠结,因为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符号,或者说是一个由符号组成的象征系统,其意义就包含在一系列的符号结构及其互相关联中。性别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象征符号,它实际上内在地、本源性地决定了社会文化系统的运作与意义。性别研究实际上提供了一条回望20世纪中国文化/文学现代性诉求的独特路径。  相似文献   

6.
理论范式和现代性议题:一个情感社会学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建构性因素,是生产一种社会秩序的一个核心的元素。情感深深植根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网络中,其生成和固化有着深刻的社会制度烙印。情感既构成了人们行动的原材料,又构成了人们进行交流的符号象征和社会交流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法律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法律文化是一定社会条件共同作用的产物,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社会政治架构为其奠定了政治基础,社会整体文化氛围为其创造了文化环境。法律文化具有历史延续性、群体性和相互兼容性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该文主要从政治象征的角度,考察“辫子”作为一种政治符号在明末到民初这一特殊时段所承栽的象征意义,以及它在构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社会认同中的作用。全文分为三个部分:一、考察“辫子”被“政治化”及其“去政治化”的过程;二、“辫子”在不同的政治思想脉络中所呈现出的不同意义;三、“辫子”作为个人权利的象征在清末民初是如何被运用的。  相似文献   

9.
民俗是一种具有结构性、完整性和自由性的文化符号系统。"民俗"中"民"的主体是社会生活中的人,他们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的特征;"俗"是人类社会实践中的一种文化模式,它们具有多样性和自由性。人类在历史实践中创造了民俗符号系统,它承载了一定的文化内容,文化内容使符号形式具有了意义,符号形式又引导和规范了人的生命存在样式。在民俗符号系统中,内蕴了人类生命的自由创造和形式表达,它们具有文化象征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丽丽  黄群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1):110-112,116
艺术设计中的符号有很多类,政治符号便是其特殊的存在。设计中某些元素作为政治符号有它显著、独特的特征,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政治符号与设计元素一直都在进行着形式与功能的较量。设计中的政治符号在人类的历史上曾有着重要的地位,也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和作用。但是由于现今社会的多元性与趋同性,使它的功能逐渐弱化,使人们对它的研究变得更为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11.
公民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和政治发展的标准与尺度,也是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公民政治参与呈现出扩大的趋势。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衡量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更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2.
政治系统论视角下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政治体系是研究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着力点,民族政治体系与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乎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在民族政治体系内部相关构成要素之间,民族政治体系与社会系统之间在支持性输入、要求性输入、转换、输出和反馈等环节上的积极作用,能够保证民族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民族政治体系运行过程的有序性,从而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维护民族地区政治稳定。这一研究框架对现阶段如何维护民族地区政治稳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The semiotic assumption that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symbols, signals, or signs minimally entails a commitment to the position that there are two worlds, one linguistic and the ether non‐linguistic, and that they are related by some sort of representation. This essay challenges this view insofar as it purports to account for all language functions. It offers a complementary idea that emerges from the writings of Heidegger, Gadamer, and Buber: that language in spoken conversation is often constitutive, not merely instrumental and representional.  相似文献   

14.
政治宽容,从本质上看展现的是政治生活对社会生活的容纳和代表能力,体现的是政治(公共)力量对个体发展划定的空间范围。历史地看,政治宽容的具体限度标示着一个时代人本价值落实的现实边界 扬弃国家、阶级的特殊利益,在政治宽容的自我消解中实现每一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宽容的根本意蕴和实践管径,以此为蓝本,社会主义的政治宽容在其具体展开机制上必然内含深刻的历史辩证性。  相似文献   

15.
政治文化研究是西方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几乎与政治学相伴而生,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典政治学研究,但是这个阶段的政治文化研究还不具备独立形态。启蒙运动时代和19世纪的政治文化研究尽管以自然科学知识为典范,但是依然充满哲学思辨和价值规范。实证性社会科学方法的出现、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影响及西方政治实践的需要使政治文化研究在上个世纪中期成为独立的学术空间。政治文化研究在当代西方的进展表现出"回归"传统政治文化研究的特征,但是这种"回归"是一种带来丰富新内涵的回归。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审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道德陷阱,真正承担起自身所肩负的伟大使命,对公民道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科学的、有效的衔接,以调动、激发大学生的道德潜能为目标,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应具有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个性发展功能,为社会稳定、和谐、持续发展输送合格的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文化是激发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对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的新认识、新论断。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等方面都发挥着重大的功能: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功能;社会整合功能;教育塑造功能;政治合法性功能。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以文化形态为主的软实力已然成为当今时代国家间实力消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巩固与开拓:中国政治社会化的途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必须有一个浓厚的、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化氛围,这也正是中国进行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意义所在。为此,中国必须在发挥与巩固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的基础上,一方面进行社会主义政治道德的培养,使人们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另一方面,要扩展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加强对人民政治知识的教育和政治参与能力的培养。同时,在传播社会主义政治化的渠道和手段的选择上,应随时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加以开拓和丰富,综合利用家庭、学校、政府、同辈团体、工作场所、政治组织、大众传媒、互联网络等多种渠道,并使正面的、直接的、灌输式的政治社会化方式,与间接的、潜移默化的、实践的社会化手段很好地结合起来。当然,在中国,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和最大的政治组织,也要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成为社会主义主流化传播的主力军和政治社会化方向的指导。中国还需要提高全民族的基本化素质和健全各项政治社会化的法规、制度等,从而厚植政治社会化的基础,加强对政治社会化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卡西尔的符号学美学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出发,把艺术看作是一种人类文化符号形式。并赋予人功能性的定义,认为人是创造文化符号的动物,宗教、神话、语言、艺术是人类符号活动结果,是文化的不同符号表现形式。其中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符号形式之一,有其独立自主的价值。它通过能动的直观,借助感性形式,将对象世界客观化,发现符号背后的深层意味。  相似文献   

20.
中法战争之前,云南由于交通阻隔,信息不通,政治、经济和文化落后,处于封闭的封建社会中。战争后,随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在外来的压力之下,云南政府为了适应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开始变被动为主动地引入和借鉴西方的制度文明。政治制度、军事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和警察制度的引入对云南社会发展进步的影响最为深远巨大,它加快了云南社会向近代化转型的进程,是云南向西方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