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当家长们面对“90后”——中国最年轻的一代。或许会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就在您身边,也许就是自家的孩子;陌生,是因为父母们常常觉得太不了解这些孩子,他们的所思所想似乎和父母隔着一个世纪。  相似文献   

2.
李倩 《考试周刊》2009,(44):197-198
竞争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竞争也日趋激烈。“90后”们有着极强的竞争意识。作为教师,应该理解并肯定这一代孩子的竞争意识,同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孩子在竞争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腰里别着iPod,手上拿着双节棍,身上穿着当下最“潮”的哈伦裤,摆出一个除了同龄人谁也看不懂的造型,突然冒出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足以让听者错愕半晌——这就是王云飞,一个典型的90后孩子,一个成绩优秀追逐潮流的少年。  相似文献   

4.
大头 《家庭教育》2009,(3):34-35
家长“备课”是孩子发展的需要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家长不用像现在这样操心孩子的学习。那时,社会竞争的压力还没有这么大。如今,人才竞争的年龄段前移,从大学移到中学,从中学移到小学。甚至移到幼儿园。在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大环境下,绝大多数家长都为孩子的前途忧心忡忡,于是让孩子上大学成了多数家长的唯一选择。尽管这种选择并不完全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实际,也不完全符合每个孩子的实际,但是片面的高期望值仍然是家长教育孩子的动力和杠杆。  相似文献   

5.
幼儿教育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两者在幼儿教育中至关重要。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00后”幼儿的教育略谈浅见。 一、给孩子正确的家庭教育 (一)家庭气氛影响孩子性格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电脑》2010,(7):73-73
“90后”,可能代表一个时代,一个群体,又或者,我们共同的拥有,我们是“90后”,穿越世界的孩子,我们微笑,以最真诚的呼吸,串起年华,连起青春。  相似文献   

7.
张献军 《广西教育》2010,(35):38-39
☆案例一:以创办班级文学刊物为触媒,凝聚众人的智慧,点燃学生的创造激情,让班集体在团结协作中焕发活力,让孩子在实践中收获知识、快乐和幸福……  相似文献   

8.
徐丹 《辽宁教育》2009,(9):23-24
让幼儿园的孩子顺利进入小学接受教育的有效衔接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但时至今日,我们的小学入口教育工作仍然是一个没有根本解决的问题,孩子不能很好适应小学生活和学习的现象有增无减,"幼教与小教两层皮"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做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孩子普遍被称为“90后”。他们是新中国的第五代.成长于全面改革开放的世纪之交,生活条件优越,成长过程中备受宠爱。目前,大多数“90后”正值中学及小学高年级阶段,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心理上的早熟与幼稚、矛盾与失衡等成长问题频额显现,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90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状况更加复杂,更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通过研究探讨,积极地加以引导.使“90后”成为身心健康、品学兼优、人格健全曲一代青年。  相似文献   

10.
跟“90后”学生相比,“00后”孩子生活环境更优越,眼界也更为开阔。这些孩子活动能力很强,自信心也比较足,但遇到需要他静下心来倾听、观察、表达的时候,却非常不定心:自己发言完了就不听别人的发言;没听清楚要求就举手发言;说话不完整;  相似文献   

11.
韩芳 《早期教育》2000,(6):40-40
孩子弄坏玩具时,与其训斥,不如帮助修理。孩子不喜欢读书时,与其强迫孩子读“正经书”,不如引导孩子看些“画书”。孩子在墙上乱写乱画时,与其说“不许乱画”,不如引导孩子在本子上写写画画。孩子有不同意见时。与其不分青红皂白武断反对,不如耐心听听。  相似文献   

12.
最近,有网友在论坛发帖称:一些家长一直在讨论要不要给孩子买个窃听器手表,以此掌握孩子的一举一动,确保孩子的安全。而在上海,某小学有多个孩子佩戴了带有远程监控功能的手表,学生还没放学,教师上课说的话就进了家长朋友圈。许多家长给孩子购买这种产品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保护孩子"。"保护孩子"是一个非常美丽而充满正面效应的理由,许多针对孩子的粗暴介入,都是在这个美丽的理由之下进行的。事实上,孩子也有着自己的隐私,保护孩子也包括了保护孩子的隐私,以上演"窃听风云"的方式保护孩子,反而可能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到教  相似文献   

13.
“90后”的问题“富二代”、“官二代”究竟怎么形成的呢?除了家庭教育问题外,还有诸多社会因素。由于这类家庭的父母都比较忙,家长很少了解子女的思想和学习问题,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很少。这些孩子不少被寄养在亲戚家里,父母成了“经济后盾”的代名词。家长以为,这种方式能让子女过上比普通人更为优越的生活,同时还可以弥补父母因教育缺失而带来的心理愧疚。  相似文献   

14.
周末,朋友们坐在一起聊孩子的教育问题。有的说孩子太爱玩电脑游戏了,怎么说都不听,真是头疼死了;有的说孩子爱看电视,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写作业;有的说孩子爱在外面跟小朋友一起玩,吃饭的时候都喊不回来。凡此种种,好像每个孩子都害了一种顽固病一般。看我默不作声,众友人纷纷将目光投过来,好奇地等着听我儿子得了哪一种  相似文献   

15.
要想做成功的父母,就应当先了解自己的孩子,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让自己的孩子做一个有助于社会的人!  相似文献   

16.
邓放芝 《教师》2008,(13):6-7
教育孩子热爱劳动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一项重要责任,因为孩子将来一生的幸福,都是靠他自己的劳动去创造。“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天下每个父母都有的心愿,但我们不能让孩子成为高分低能的人,要摆正劳动的“位”,使劳动成为孩子的习惯,使劳动成为孩子生存的能力,让孩子品到劳动的“味”。  相似文献   

17.
一位叫洪兰的台湾人,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一直在美国教书。1990年,他回到台湾教书,其子也回到台湾插班读小学三年级。然而,令洪先生意想不到的是,孩子参加第一次月考,竞然每科都不及格。洪先生十分惊讶,便把卷子拿来细看,发现标准答案非常死板。  相似文献   

18.
教育孩子热爱劳动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一项重要责任,因为孩子将来一生的幸福,都是靠他自己的劳动去创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每个父母都有的心愿,但我们不能让孩子成为高分低能的人,要摆正劳动的位,使劳动成为孩子的习惯,使劳动成为孩子生存的能力,让孩子品到劳动的味。我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上学与放学的时候,  相似文献   

19.
窦海芳 《家教世界》2014,(Z2):110-110
<正>回忆刚参加工作时,我也曾学着经验丰富的老师像案例中这样哄孩子,但是如今的我再看"望远镜"这一法宝不禁会发笑,因为孩子天真无邪对什么都信以为真,利用孩子的天真给孩子这样的紧箍咒实在算不上是教育者的高明。分析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初衷都是相同的,希望孩子在家在园一个样。为了避免孩子出现行为的两面派,让孩子真正做到在家在园一个样,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还记得1992年8月.《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带给我们的震撼吗?77名日本孩子来到了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题为“草原探险”的夏令营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的孩子输得一塌糊涂: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日本孩子病了仍坚持走到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