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远工程质量的提升,取决于教师能力的提高。理念提升,能力滞后,由生存危机转化的发展压力增大、教学整合能力欠缺是目前项目学校教师能力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采用Delphi法,将农远项目教师能力划分为学习能力、教学能力、协作能力,并分别对所包含的能力结构要素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基于农远工程实施过程中河南省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实际状况,从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地方教育部门要加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力度和实效性、学校要建立信息化教学的环境保障和激励机制三方面提出了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韩怡 《考试周刊》2011,(69):146-147
农远工程的关键在于应用,而开展应用的主体是学科教师。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直接决定了农远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农村中小学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很大部分的知识都是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获取的,所以,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关键资源。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是农远工程顺利开展的保障。本文通过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现状分析,提出了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赣南地区“农远工程”运行过程遭遇到了许多困难导致运行效果不佳,主要原因在于忽视了项目学校微观运行机制的建设.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找出这个微观运行机制的核心问题是教师的贡献能力的提升和发挥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培训、激励机制和经费支持等方面成为建设“农远工程”微观运行机制时需要考虑的三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影响“农远工程”实效发挥的诸多因素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起着瓶颈制约作用。为了进一步推动“农远工程”的落实,必须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特别是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至关重要。而实践是一条有效运经。  相似文献   

6.
“农远”教师培训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是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开展的最后一年,进入2008年以后国家农村远程教育进入重视提升教育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教师培训的可持续发展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现阶段农远发展的需要是教师培训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提,农远教师发展的新特点是教师培训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关于农远教师培训可持续发展及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等方面研究的缺失是农远工程教师培训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必然。  相似文献   

7.
国家从2003年到2007年,利用5年时间在全国农村中小学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简称“农远工程”。该项目面向中国的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学生.旨在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作为农村教师,我有幸参加了辽宁省“农远工程”应用教师培训班。通过学习和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获得了一些体会和认识,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权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8.
回归生态的农远工程教师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教师培训的状况,是农远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国家教育系统、农远工程、农远工程项目学校是农远工程教师培训系统的外部环境保障系统,教师培训系统内部受到内隐性、外显性因子的共同影响.从宏观层面上增强外部保障系统的理解与研究、中观层面开放学校管理、微观层面以提升教师能力为核心的优化方案是保证农远工程教师培训系统生态持续平衡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农远工程已经由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向教学效益阶段转化,说课活动是农远教师提升教科研素养、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之一.农远教师说课实践中存在着一些具体问题.基于对说课问题的思考与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工程搭建的农村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城市与农村、穷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在理论层面上的共享。对整体提升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农远工程涉及面宽、点多,操作的技术性较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而言,存在一个全新概念的渗透和内化的过程.农远工程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资源应用、设备维护和更新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影响着“农远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从2003年实施以来已经有7年的时间了,现在已经在农村中小学广泛推进,但是教育软件资源针对性不强、不契合农村教育教学实践的情况对农远工程的深入发展构成一定阻碍,对此文章提出开发本地社会教育资源以促进农远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地发挥农远工程效用。  相似文献   

12.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期刊论文内容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04年至2008年2月191篇关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文章进行了分析,梳理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研究倾向和发展趋势,发现了研究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为接下来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研究工作提供几点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农远工程"的实施对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当前"农远工程"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提高"农远工程"的应用效益,需要建立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加强教师培训;投入资金保障"农远工程"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4.
农远工程教学应用症结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远工程的深层次推进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该研究的目的重在探索农远工程教学应用的症结。研究采用了调查研究法,收集的数据来自于五个不同省份的市县。该研究认为,创新的信息化教学理论、模式与方法的缺失是农远工程教学应用症结的内因;过高的硬软件技术门槛是农远工程教学应用症结的外因;由农远工程本身引发的多种"两难关系"是农远工程教学应用症结的衍生。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农远工程资源应用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资源应用是发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效益的核心,也是瓶颈。寻找农远工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的最佳时机和契合点,形成有效的实践应用策略,是突破农远工程资源应用瓶颈的关键。文章分析了农远工程教学环境下资源应用的现状,分别提出了农远工程三种模式环境下的资源应用策略,探讨了保障资源应用效益的条件和措施,并就本地化区域资源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现状与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教育部主持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与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主持的农村远程教育共同构成我国当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本文介绍了当前农村远程教育中各个工程的具体内容以及所采用的媒体,最后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当前农村远程教育所体现出的两大特点并对当前农村远程教育提出了三条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远程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管理、帮助为主导的。本文通过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影响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因素及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和成因的分析,就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城市推送的"优质教育资源"与农村教育教学之间不适配是当前"农远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农远工程"教育资源开发要结合农村教学的实际过程、乡土文化资源的特点和农村师生的实际需要,遵循资源开发的"开放性、适应性、活动性"原则,采用以"活动"为中心的师生非正式开发和以"课题"为核心的小组正式开发方法,把乡土文化作为特色农远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以适应当今新课程改革和民族文化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梅英 《中学教育》2010,(8):20-23
“农远工程”效益评价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概念使用问题、标准定位问题、评价时机问题、评价主体问题。在研究中必须将涉及的概念界定清楚并根据研究问题的实际合理运用,纠正片面强调设施应用效益的评价观,正确把握评价时机避免操之过急脱离实际,并在效益评价中实现相关利益主体的合理归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