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我成为学生那天起,一直到我成为学生的老师这二十多年中,我常常会看到这种情景:教师严厉地在说,学生低头不语。“作业怎么做成这样?”“就是上课不认真听讲,不然能不会吗?”“这么简单的题目也不知道,老师讲了多少遍了”这是我们老师常说的话,也是埋怨学生不会的理由。但是却很少有人透过这种现象分析其内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说实在的,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5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著名数学大师丘成桐说过:"数学并不枯燥,而是我们把它教枯燥了"·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教学中,若能恰当地引用诗词,使数学课堂多一些文化气息,不仅可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陶冶情  相似文献   

3.
裘高飞 《考试周刊》2011,(15):213-213
在上思品课《信守承诺》后,一位同学问我哪里有《厚黑学》的书,我问他:"看这本书干什么?"他说:"能学会圆滑地待人处世。"我很惊讶地对他说:"你相处的都是同学啊?"他长叹一口气说:"现在班级关系也很复杂哦!"我顿时无言。  相似文献   

4.
发第二单元数学试卷时,我发现蒋家鑫同学拿到试卷看了一眼分数后,立即将试卷塞进了抽屉里,愁眉苦脸地趴在了桌子上。这是他连续第二次考试不及格了。看到这情景,我对同学们说:"在第二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不懂就问,知识掌握得很好,  相似文献   

5.
李福 《广西教育》2012,(5):75-75
他,数学成绩"惨不忍睹",我班名副其实的数学"老末"。其学习行为如下:上数学课时,他会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不听讲,不开动脑筋,发呆如一根木头。上课时当我习惯性地走到他身边,轻轻敲敲他的桌面或是摸摸他的头,提醒他上课要认真听讲,多和同学探讨交流时,  相似文献   

6.
展广玉  路琨 《贵州教育》2011,(21):28-28
事件周一的班会。由团支部书记主持,最后几分钟总结上周情况时。团支部书记问:"哪位还有事情要讲?"只见劳动委员站起来说:"这几天早晨打扫卫生区的同学迟到的较多。"天气渐渐变冷,有些学生可能难以抵制热被窝的诱惑,不愿起床。我问:"是哪些同学迟到?"劳动委员说:"我都记在这里了。"  相似文献   

7.
曾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那是在教学《做一片美的叶子》一课时,我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轮读到第二段,班上一个平时不太举手的学生高高地举起了手,嘴里还不停地喊:"老师,我!老师,我!"我微笑着向他点了点头、他站起来,清了清嗓子,开始朗读.他感情充沛,在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把文章所表达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赢得了同学的热烈掌声,我也高兴地鼓起掌来.我想他一定理解了课文,想借机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就笑着问他:"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他一改刚才信心十足的模样,畏畏缩缩地说:"讲……讲……"他一脸茫然,像做错了事似的低头拨弄手中的书.  相似文献   

8.
作报告     
总经理作了一个长达一小时的报告。后来他问写报告的秘书:"怎么回事?我不是说过我只想讲15分钟吗?" “对不起,我打印了4份……”  相似文献   

9.
"尊重学生"很容易说,但做到位实属不易张汉林:赵老师,您好!最近我们一起听了几节"同课异构"的初中历史课,您的感受如何?赵亚夫:坦率地说,有两点感觉一是"同课"但没有"异构",反倒觉得这些课很雷同;二是除了用历史教科书上课外,历史特色不够突出。张汉林:我也有同感。虽然老师们都在努力,但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仍有工具化味道,自主学习好像就是自学,合作学习也比较机械对这些现象您怎样看?  相似文献   

10.
《少先队小干部》2010,(1):37-39
我上课还是比较专心听讲的.也都能昕懂。可是,一做起作业来。老担心出错,就银慢。特别是考试。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我们班的不少同学.往往只用半个小时甚至20分钟就做完了.可我常常结束的铃声响了还有题没做,当然考不好。美琪姐姐,您能告诉我怎么办吗?  相似文献   

11.
一堂"自己选择好成绩"的主题班会课上,班主任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在我们周围,有的同学成绩好,有的稍差一些,请大家分析一下,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什么?"学生们思考一会儿后,学习方法、个人智商、认真听课、勤奋练习、教学水平等各种答案争相辩论。班主任不置可否,却讲起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农村出生的小孩叫小华,从小很调皮,经常欺负村里的小孩,还糟蹋村民的庄稼,是大家眼中的"坏孩子"。后来小华上学了,没有小伙伴陪伴的他与书为友,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练习,很快小华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乔慧引 《班主任》2013,(10):27-28
程泽,我的新一届一年级小学生。开学不久我就发现他聪明伶俐,课堂上非常活跃,总能把问题回答得完整、准确,于是我让他担任学习委员。程泽对工作也非常认真,做事干脆利索,在班里很有威信。这样的学生在老师眼里都是优秀生,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却发生在他身上。一天,我突然接到程泽妈妈的电话,电话那边是带着哭腔的诉说:"乔老师,您说该怎么办啊?程泽又把您判过的作业撕了!  相似文献   

13.
宋辉 《成才之路》2012,(18):25-25
一位哲人曾说过:"播下一个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这充分说明了习惯的重要。为此,我们学校也提出了"好习惯成就好人生"的办学理念。在十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现在好多的孩子不会听讲,课堂上常常会有许多"我行我素"孩子,有时你问他老师说了什么,他们会全然不知。 么,如何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呢?一、教会孩子如何去听讲我们常常对孩子说  相似文献   

14.
班上有个叫小强的孩子,上课听讲习惯不好,而且经常与同学打架。我想和他的家长好好交流一下,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共同帮助小强改掉缺点。我请小强转告他妈妈到学校来一趟,没想到他赶紧央求我:“老师,您千万别让我妈妈来学校,老师我求求您,行吗?”  相似文献   

15.
课堂听讲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很关键的环节。如何提高听讲的效率呢?答曰:专心致志。同样是45分钟的课堂,不同的学习态度所产生的效果大不相同。一个课上专心听讲的同学,他的思维能紧跟着老师走。学语文他有味地咀嚼奇文妙语;学物理,他能被绝妙的物理试验撩拨得拍案称...  相似文献   

16.
蒋光宇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1,(12):7-I0002
魏书生老师到外地讲学的时候,有位青年教师问:"魏老师,您说,钱梦龙和您教语文的方法,谁的更好?"魏老师说:"对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我一定要说,而且是发自内心地说,钱梦龙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我真心诚意地向他学习,学了十几年了。他是我的前辈,比我父亲的年纪还大。"青年教师说:"不,魏老师,我们认为相比之下,您的这  相似文献   

17.
"老师,我的一个手镯不见了。"课后小萌一脸烦恼地对我讲。"你放哪儿丢的?""铅笔盒里。" 上课时,我对全班学生讲:"同学们,小萌的手镯不知被谁拿了,希望这位同学玩一会后,再悄悄地还给她,别让她着急。"我这样讲,是给偷拿的同学留情面,希望他知错能改。下午一到校,小萌就急冲冲地跑来说:"老师,我的手镯找到了。"我眼前一亮,"在哪儿?""在女厕所的便池里,  相似文献   

18.
1.教师"讲"与学生"学"的关系。
  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教学现象是:教师精心备课,上课精心施教,课下认真批改作业,辅导学生,问题是在整个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关心的侧重点是自己上课讲了多少?自己的教学任务完成了没有?还是能将教学的备课重点放在学生在课堂"学"了多少?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有没有真正的进步,思维能力有没有得到发展?基于这两种思想指导下的教师的教学行为世界然不一样的,前一种教师会想当然的认为只要我认真上课了,我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后一种教师会不停地思考:我这种教学设计符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的课堂上学生是不是发自内心的会了。  相似文献   

19.
拔书     
大家听说过拔河吧?嘿嘿,今天我不讲拔河,我要讲"拔书"。 课堂上,老师把两本大小相同的书一页一页地交错着叠起来,问同学们:"谁能来把这两本书拔开?"首先上场的是小杰,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太小儿科了吧?"他用力一拔,呀!两本书像连体婴儿一样紧紧相连。"咦!那么轻而易举的事儿,小杰居然还拔不出来?  相似文献   

20.
采访妈妈     
今天,我突发奇想,决定做一个小记者,采访妈妈。首先,我问妈妈:“妈妈,您会跳绳吗?”妈妈信心满怀地说:“当然会。”她的语气很轻松,仿佛跳绳像喝水那么简单。然后,我问:“那您一分钟能跳多少下?”妈妈一边洗菜一边回答:“以前,我一分钟能跳一百多下。可现在,嘿嘿……”妈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年纪大了,又有螳发福,恐怕连跳三十下都做不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