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一、关于男少年体操运动员训练开项问题男子竞技体操六个项目中的四个器械项目,是通过运动员的支撑、挂臂、悬垂来完成动作的,这就要求运动员上肢、肩带、腰腹力量较强。尤其吊环是最费劲的一个项目,在吊环上要完成一套有难度、有质量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的竞技体操已跨入了世界强国的行列。在1981年2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我国获得了男子团体第三名。在强手云集的1982年第六届体操世界杯赛中,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李宁和童非,战胜了21届世界锦标赛全能冠、亚军苏联的科罗廖夫和马库茨等强手,分别获得个人全能冠、亚军。李宁还获得自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马和单杠五个单项第一,独得六枚金牌,创造了体操史上的奇迹,震撼世界体坛。正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美国体操运动飞快地发展起来,一些优秀体操运动员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像一流的运动员托马斯曾经夺得过单项世界冠军称号。他在22岁时就获得第十九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自由体操冠军和个人全能第六名。在1979年第二十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又取得了男子个人全能第二名和自由体操、单杠两项冠军。捷克体操专家阿·巴兹杰尔曾经在1978年世界体操锦标赛上收集了一些优秀运动员的某些训练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年全国体操锦标赛于九月廿八日至十月四日在长沙市举行。参加这次比赛的是上半年南京和成都分区赛的团体前六名,个人全能前36名,单项前六名和一九八○年全国少年体操锦标赛全能前三名的运动员。团体赛中没有规定动作比赛,而是采用两轮自选动作比赛。团体计分的有12个队,另有3个混合队,共91名运动员(男子),其中有3人未参加第二轮比赛。李月久和黄玉斌因有国际比赛任务,提前离会而未参加个人全能和单项决赛。在吊环项目的两轮团体赛中的绝大部分运动员都采用了完全相同的两套动作,只有个别运动员在第二轮中作了不大的改动。本文就这次吊环自选动作和第四届全运会作一比较,对一年来我国吊环技术的进展情况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现场调查和技术统计,对第5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男子体操吊环比赛的技术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体操运动员在吊环项目上的实力与我国体操一线队伍差距较大。根据现实状况,以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体操选手李宁一举夺得自由体操、鞍马、吊环三枚金牌,团体、跳马两枚 银牌和个人全能 铜牌,成为本届 奥运会获得奖牌 最多的运动员。 李宁1963 年3月10日出 生在广西,8岁开 始练习体操。在17年体操生 涯中,先后参加过第21、22、 23、2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第 6、7届世界杯体操赛,第23、 24届奥运会等8次世界级大 赛,共夺得13枚金牌。特别是 在第六届世界杯赛中一人独 得六枚金牌,创造了中国运动 员参加世界大赛的最佳成 绩。李宁是中国体操运动员中 获得金牌最多的人。 除此…  相似文献   

7.
我国吊环技术水平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吊环是男子体操比赛中最费力的一个项目,也被称之为“大力士”的竞争。它的技术状况从一个侧面可反映出一名体操运动员的全能水平。如我国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宁,日本运动员具志坚和白俄罗斯的体操王子谢尔博等都分别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体操比赛中获得过全能冠军,同时也都是吊环冠军获得者,所以说吊环项目是衡量一名体操运动员是否成熟的标志,本文通过对七运会体操比赛的观察统计和查阅的有关资料,分析了我国吊环技术水平的发展变化,为进一步探讨提高我国吊环技术水平的途径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8.
一、吊环项目的特点及地位1。特点:吊环是男子体操六个项目中比较困难的一个项目。这是因为吊环项目本身的固有特点——器械的活动性大所造成的。人体相对于摆动的吊环进行运动,要求运动员要有很好的控制能力,控制好自身姿态和人体与器械的协调一致的能力,尽最大努力不使吊环晃动,这样才能较好地、省力地在吊环上完成各种不同  相似文献   

9.
比赛概况第廿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于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二日至九日在美国沃斯堡举行。参加男子比赛共有二十九个国家一百五十八名运动员,其中参加团体成队比赛的有二十三个国家。我队获得团体第五名,个人全能第十一名(黄玉斌)、十三名(李月久)、十九名(蔡焕宗),自由体操第六名(李月久)、第八名(黄玉斌),吊环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几年来,跳马项目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和其他体操项目的技术水平比较起来,还是比较落后的.从十五届世界锦标赛我国女子六名运动员各单项平均名次来看,女子跳马是我国女子队最落后的一个项目(如表一).从团体总分前六名的跳马成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我国六名女运动员各单项平均名次绩来看,我国女队是在第六名从一九六三年全国体操锦标赛各项平均分数来看,亦是最落后的一个项目(如表二).虽然男子跳马  相似文献   

11.
通过录像统计和文献资料法,对第3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吊环比赛前8名运动员的起评分、比赛成绩、成套动作难度和编排及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世界优秀男子吊环运动员成套动作的编排特点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在动作难度的使用上主要以D组以上高难度的摆动到静止力量动作与4个以上由静止到静止用力性动作的直接连接来获得加分;成套动作的连接编排趋于加长;成套动作的难度和完成质量尚有提高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从第十九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电影和录像来看,吊环也和其它项目一样,确实有了很大的发展。它的发展,除表现在“直臂前、后大回环”的技术已被绝大多数运动员较好地掌握和下法的创新以外,更主要表现在动作连接——尤其是摆动动作与静止用力动作连接——的创新上。我国赴第十九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考察团介绍了在吊环比赛中所出现的八个“难新动作”,就说明了这一点。这八个“难新动作”是: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七八年上海国际体操邀请赛于1978年6月16日——20日在上海市万人体育馆举行。参加这次邀请赛吊环比赛的有七个国家(朝、日、加、埃、法、罗、中)八个队(中国有二个队参加,各国组成的混合队未算在内),共48名运动员参加团体賽吊环项目自选动作比赛和18名运动员参加全能决赛以及10名运动员参加吊环单项决赛。这次国际邀请赛是建国以来在我国举行的最大的一次国际体操邀请赛。虽然有些队没有派出最优秀的运动员来,但是参加这次吊环比赛的运动员还是具有较高水平的。他们包括有  相似文献   

14.
一、选题依据(一)我国体操运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是我国先进的体育项目之一。我国女、男子体操运动,先后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1979年,我国体操运动员告别国际体坛18年后,第一次参加了在美国沃斯堡举行的第2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嗣后,在1980年第5届世界杯、1981年第2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1982年第六届世界杯、1983年第22届锦标赛和刚刚结束的第23届奥运会体操比赛中,我国体操运动员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国体操运动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是国际体操界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劲旅。  相似文献   

15.
奥运风     
第23届奥运会于1984年7月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山东有4名运动员参加了4个项目的比赛。体操运动员邹利敏获得体操男子团体亚军,为山东获得第一枚奥运奖牌。这届奥运会是新中国第一次正式组团参加夏季奥运会,本届奥运会与邹利敏一起参赛的另外三名山东运动员是男子举重运动员马文广、女子铁饼队员焦云香和男篮的王海波。当时在男子体操团体比赛中,邹利敏作为主力队员,获得了团体亚军。其他三名运动员都没有取得奖牌。  相似文献   

16.
弄清完成复杂力量动作的合理技术和研究其教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研究体操全能各项目中的力量练习,选择吊环是最适宜的。这既与器械的特点,又与完成动作的要求有联系,力量和专项力量耐力的水平对完成吊环动作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培养高级体操运动员的实践证明,体操运动员掌握的力量动作越好,他就能更快地学习新动作,比赛中的成绩也就越稳定。  相似文献   

17.
★1986~1992年,六年间,我国游泳健儿共获得8个世界冠军;8个世界亚军和两个世界第3名,2人3次打破两项世界纪录。 ★1986年我国游泳运动总体水平仅列世界第17位,有17人在17个项目上进入世界前50名,其中进入前20名的选手仅4人;1992年我国游泳运动的总体水平进入世界八强,有43人18项排在世界前50名,其中进入前10名的运动员有11人。如  相似文献   

18.
吊环是我国体操运动项目中开展较晚的一个项目,1954年全国十三城市体操比赛中才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从历届全国体操比赛吊环成绩和运动员所掌握的动作来看,技术发展的速度是相当快的,绝大部分运动员的自选动作的难度,不仅符合规则的要求,而且有不少运动员已掌握了世界先进技术和高难动作。但是也发现有一些运动员在比赛  相似文献   

19.
一、概况廿一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于1981年11月23日至29日在莫斯科举行。参加男子比赛的有33个国家,171名运动员,27个成队,比上届锦标赛增加了四个队。中国队出场成员是:童非、李月久、李宁、李小平黄玉斌、彭亚平。童非、李宁、李小平,分别获全能第四、六、七名;李月久、李小平分别获自由体操、鞍马并列冠军;黄玉斌获吊环第二名;李宁、童非获单杠第五、八名;童非获双杠第六名、吊环第四名;彭亚平自由体操第四名。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自七十年代以来,世界体操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新动作、新编排层出不穷。但是,到目前为止,在所有的体操比赛中,所有的项目都有转体动作,唯独吊环除了下法以外,没有转体动作。不少同志认为,由于吊环器械活动的特点所限,运动员不可能在吊环上做转体动作。这就大大限制了吊环技术的发展。为了突破这一局限性,开创吊环技术发展的新途径,使我国体操运动早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在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反复试验,于1981年3月18日在江门市业余体校体操队首获成功,使向后大回环转体180°成悬垂后摆的新动作,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