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境教学在思政课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当今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作用日益凸显。情境教学主要通过设计具体、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针对情境内容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涵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新突破,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寓‘身’、寓‘思’、寓‘情’"等路径,构建情境教学新时空,促使核心素养走向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情境教学,用李吉林的话来说就是“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情与全面发展的辨证关系出发,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情境教学的核心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它是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的完全否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特定对象类的三种属性一固有属性、特有属性和偶有属性,比较分析了“活动”“教学”“学习”等三个概念后,运用种差加邻近属概念的下定义方法,揭示了“活动单导学”的本质: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一、语文课堂教学理性精神的缺失 扈中平教授认为,教育活动的主观性、价值性、难以重复性是教育的人文性存在的理由,教育活动的客观性、必然性及普遍性则决定了教育具有科学性。教育的科学性是需要理性精神来实现的。“理性是作为与情、意相区别的‘知’的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通过概念、逻辑把握对象的普通本质和规律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刘晓华 《早期教育》2011,(12):32-34
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幼儿在韵律活动中欢乐、愉悦的积极情感,使幼儿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体验成功和增强自信,享受韵律活动带来的乐趣。我园近年来深入研讨了情境教学法在小班韵律活动中的运用,主要采用了"实物情境是基础,突出一个‘巧’字""音乐情境是重点,突出一个‘美’字""语言情境是关键,突出一个‘趣’字"三个策略来发挥音乐情境在小班韵律活动中的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情境教学就是“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情与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出发,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情境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找出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泯  耿文强 《地理教育》2024,(2):10-12+21
通过创设主题情境实现深度学习是地理教学长期关注的课题,其有效实施有利于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重知识、轻素养;重结果、轻过程;重接受、轻思辨等问题。本文结合“成土因素”的教学,探索深度教学理念下的主题情境创设路径,即通过“以‘生为中心’确定情境创设主题”“以‘目标导引’串联教学活动环节”“以‘任务驱动’促进学习能力进阶”“以‘多元开放’推动师生协同发展”等路径实施,使学生经历活动有指导、任务有挑战、精力与情感高投入、认知高水平的深度学习过程,最终获得有意义的学习结果。  相似文献   

8.
“当前‘缺情’是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比较普遍突出的问题,也是制约政治课教学取得重大突破的‘瓶颈’。”“缺情”使政治课教学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播”或者说“知识记忆”的层面上。由于学生学而无情,故而导致他们苦而厌学、苦而强学,完全违背了学生主体要求,政治课教学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实践表明,成功的政治课教学离不开一定的情境设计。好的情境,能使政治课教学达到以情感人、以德育人、以理服人的目的。那么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设计情境呢 ?我认为教师起码要做到以下三点:   教师创设情境所选的材料要有代表性,要新颖…  相似文献   

9.
我校根据年级教学特点,制定了情境教学模式。李吉林老师说:“所谓情境教学,就是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情与全面发展的辨证关系出发.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要创设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及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我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浅谈对数学情境教学模式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以“细胞的能量‘货币’ATP”教学为例,阐述单元教学设计应根据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内容要求及学习质量标准,梳理概念体系,制定单元学习进阶目标,创设基于真实情境的学习活动与任务,参照SOLO分类理论设计多元评价活动,促进学生提升解决真实问题能力,发展生物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徐水龙 《中小学电教》2013,(Z1):102-103
情境教学是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情与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出发,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概念——情境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学生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是人为创设的教育环境、人际环境、活动环境,渗透着教育者的意图,富有教育内涵、美感的充满智慧和乐趣的空间。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为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有效条件。本文从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美感情境、目标情境四个方面阐述了学习情境的创设策略,以期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中起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许隽妮 《亚太教育》2020,(1):182-182
著名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再创造”教学理论,他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实行‘再创造’,‘再创造’应贯穿于数学教育的全过程。数学是一种活动,必须在创造数学中学习数学”。本文梳理了“再创造”教学理论的文献,将其与数学概念教学结合,提炼了“再创造”教学模式下数学概念教学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3.
费浩芳 《现代教育》2023,(8):17-22+33
语文核心素养为本的单元统整教学,旨在通过情境任务、活动实践和动态评价等支架搭建,探寻单元课文最优化进阶融通式实施路径。本文以统编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整中单篇课文教学设计为例,通过“单元解构·情境创生:从‘孤立’走向‘融合’,指向关键能力培养”“活动开发·任务赋能:从‘知识’走向‘素养’,亲历实践过程转化”和“评价分析·证据设计:从‘学习’走向‘学评’,诊断核心素养达成”三条路径,通过梳理单元语文要素逻辑线、编织学习实践进阶网、创设情境支架任务轴、构建动态化评价链等策略,展开单元视域下描写类单篇课文的实践路径探究,从而达成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化学实验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线,通过"‘脱酸素剂’成分的检验"这一真实问题情境展开教学设计,以期帮助学生在问题中活动,在活动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开启了政治课向活动型课程转变的征程。专家提出"课程内容活动化"与"活动设计内容化"相兼容的课程发展方向,明确了实践活动型课程的着力点在议题创设。李吉林在《情境教学精要》中指出:情境教学是通过创设优化情境,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从情境教学立场看,议题教学属于情境教学范畴。因此,创设议题要以情境教学为指导。李吉林在《"意境说"导引:构建儿童情境学习范式》中发展了情境学说,提出了"意境说":"‘意境说’中‘真、美、  相似文献   

16.
现在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不发生教学。互动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积极参与,意味着相互构建,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新课标“要求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生’、‘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17.
《语文学习》2010,(5):45-45
4月7-8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语文“活动式”教学课题组主办、语文报社和安徽省中语会协办、安徽师大附中承办的“‘活动与教学品质的追求’高峰论坛暨‘语文报’名师大讲堂”在安徽芜湖举行。全国中语会理事长苏立康女士作“活动与教育生长”的报告,指出语文教学的高品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全面多样的主体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8.
体验 ,指外界事物、情境所引起的“我”的内心感受、体味或亲身的经历。体验是人的独特的心理功能 ,也是人获取经验、品味人生、形成观念、走向成熟的重要途径。因此 ,“体验”成为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几个概念之一。新课改强调了以“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丰富经验”为总目标之一的综合实践活动。认为“所有这些素材(指课程素材)的教育意义是潜在的 ,只有通过学生个人的经验才能够被激活得以彰显。……原先在被迫接受的‘学习’活动中处于边缘位置的情感、体验也将获得与理智同等的地位” ,“课程不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一项特殊的认识活动,更是学生在诗意地言说中实现完满人格塑造的过程。可是透过浮华的公开课冷静地审视我们的现实教学,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成了‘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这一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着,特别是农村中学表现  相似文献   

20.
陈秀征 《天津教育》2013,(16):28-30
语文教学中,“教什么”是决定课堂效益的重要因素,而教师的文本解读是确定“教什么”的先决条件.一、教师文本解读的内涵和意义文本解读,“用‘文本’取代‘作品’”,强调的是文本的自足性和读者阐释的开放性,文本的意义有待于读者的理解.“用‘解读’取代‘欣赏’”,强调的是文学阅读活动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