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根植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就需要使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通过对生活问题的解决来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从而实现数学学习过程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2.
《小学教学参考》2006,(11):38-3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中组织数学学习。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走进生活数学的自由王国,感受生活数学的魅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小班化课堂让生活走进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生活情境、生活需要入手,让学生学习的内容从自己的生活中走出来,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提出自己的数学思考,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粤活中处处有数学。  相似文献   

4.
一、数学教学由知识化向生活化、实践化转变,树立大数学观 新课程标准对生活所蕴含的数学教育价值和学生生活经验予以了相当的重视和关注,深刻地体现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想。数学学习从根本上来讲是与生活相联系的,数学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不可能也无法把数学学习封闭在课堂内,切断它与广阔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充分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数学材料,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的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尽可能增加学生数学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从数学能力来看,它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而不是认识的。过去,  相似文献   

5.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减少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作为一名教师就应当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生活,新课程呼唤生活化数学,让学生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应用意识,培养学习创新意识。强调数学抽象(即生活问题的数学化)和数学应用(即数学问题的生活化)这两者的辩证结合,对于数学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的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要实现这一目标,最基本的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掌握、运用数学,在过程中体验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是我在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的一个思考。数学教学生活化。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生活是数学发生,发展的沃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把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数学,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地发展,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本人对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9.
李平  郑喜顺 《吉林教育》2005,(12):18-18
1.数学内容的“生活化”。数学内容生活化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和“数学”交替中体验数学,在“退”和“进”的互动中理解数学。通过“退回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现实的素材,积累直接经验,把生活常识、活动经验提练上升为数学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数学素养,同时又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0.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和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他们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中是如何让数学贴近生活,让数学服务人生的。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在人类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中产生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只有体现这一精神,学生才能感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是必需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才能联系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才能体会到数学本来就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同时还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的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  相似文献   

13.
数学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在教学时应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数学,让学生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身边的生活问题,就达到了我们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要让学生易于接受数学,乐于学习数学。我们在数学中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合理的生活情境,突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独立思考,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自主完成对知识的构建,使学生能从生活背景中感知数学,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4.
数学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自己对生活中数学现象的解读。书本数学是生活数学的一种提取,是给学生学习生活数学提供一种视角。搭建一座平台,丰富多彩的世界应当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背景。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现在学生天天与数学打交道,却对生活中的数学熟视无睹,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对此,如何让学生在获取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不知不觉地感悟数学的真谛便成为了广大教师不断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数学是有着实实在在、生动活泼的生活背景,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会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为此.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主动参与的数学实践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感受和体验;让数学回归生活,回归自然。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的兴趣与信心。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材中多数的单元都有一些涉及“生活数学”的内容,这些具有生活味道的内容及一些“生活问题”,能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学习生活,磨砺人生。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服务人生”的无穷奥妙。  相似文献   

18.
芮阿琴 《云南教育》2001,(21):29-30
新大纲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努力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内驱力。为了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可在一些课的开头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数学生活的氛围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尽快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如在教学“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人手.让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中来学习知识,让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这样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进而乐此不疲地学习。  相似文献   

20.
钱景 《考试周刊》2012,(68):65-65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问题的教学是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本文试图通过教学实践研究,探讨如何在中专数学课堂中体现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