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音乐传达感情的最基本手段是模仿,音乐之所以能够“表情”,是由于音乐对人的某种情绪进行模拟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论声乐艺术的独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洁 《教育艺术》2006,(9):34-34
歌唱是一门感情艺术。人的情感是人的一种心理过程。这种心理过程的运动状态,主要表现在声音的力度(强或弱),速度(快或慢)和音色的变化上。歌唱是演唱者通过对声音的强弱、高低、长短、明暗的控制来表现歌曲的喜怒哀乐等情感的过程,而纯声音,节奏,旋律尽管可以产生悦耳动听的效果,但不表现作品的情感内容,就不是真正的艺术。黑格尔认为情感是音乐的独特表现,是音乐与主体内心生活的桥梁。他指出:“一切各不相同的特殊情感,灵魂中一切深浅程度不同的欢乐、喜悦、谐趣、轻浮、任性和兴高采烈,  相似文献   

3.
王莹 《成才之路》2009,(11):70-70
声乐是音乐艺术的一种,它从一个较高的音乐审美角度来表现声音。它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发声过程,而是通过情感情绪的变化来表现声音的,所以大家听到的众多的声乐作品让人感觉美不胜收。正因为人类是有感情的高级生物,情感左右声音的变化,声音又是情感的体现,才让人有美的感受,才让人们从情感的角度去对声乐演唱进行审美。这是声乐演唱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4.
浅谈音乐欣赏与情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欣赏音乐中,首先对音乐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其次要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这是在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当然,欣赏者的欣赏能力各不相同,每个欣赏者都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生活经验来体验乐曲所表达的感情。欣赏者的感情是否能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音乐的进行而起伏、变化,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就是对音乐中所表现的感受有所体验了。这种理解认识只有融注于感受性的体验之中,才能真正有助于音乐欣赏。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音乐感受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学生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自身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这一点,笔者认为在高考艺考声乐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在实际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相似文献   

6.
人的表情     
我们人有思想,有感情,内心的情感在脸上表现出来,就有了各种各样的表情。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感觉就是人们常说的乐感,是指在听觉体验上音响及其艺术表现的敏锐和准确的把握力。目前,考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音乐感觉尚不够理想,致使影响教学的进展和声乐技能的提高。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狄德罗说:音乐感觉的培养是“由于反复的经验而获得的敏捷性”。因此,良好的音乐感觉的培养是长期学习和钻研的结果。在教学中,它以理解声乐作品为感性认识的基础,它是塑造生动的音乐形象,使作品具有逻辑性的重要条件,是获得声情并茂艺术效果的必要前提。音乐感觉是人的音乐素质的重要内容,音乐感觉的…  相似文献   

8.
唐太宗的音乐观分作两个层面。其一是音乐认识论。由于他不懂得音乐表现人的感情,更不懂得音乐以其特殊的语言来表现感情,就认为音乐作品本身不带悲苦欢乐的情绪,而是作为作品接受者的人,由自己心情的悲苦欢乐而赋予作品以情绪的。这便无限夸大了接受者的主观认识能力,从而取消了作品自身质的规定性。其二是音乐社会学论。由于他不懂得儒家功利主义音乐观,不懂得音乐同政治、社会、风俗等的关系,就认为音乐作品同国家的兴亡、社会的治乱没有什么关系。他的音乐认识论,是音乐社会学论的理论基础;音乐社会学论,是音乐认识论向社会生活、政治活动的必然推演。音乐对于唐太宗来说,还是一片盲区。  相似文献   

9.
孩子们之所以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手舞足蹈,源于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儿童恰恰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他们难以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和体验,而音乐中强烈的情绪对比、鲜明的感情描写正抒发了儿童的内心世界,孩子对音乐天然的热爱和向往,对我们当父母的发出了信号:每个孩子都需要音乐,每个孩子都有接受音乐的愿望和要求。因此,音乐启蒙教育在孩子的童年时光显得尤为重要。年轻的父母们不妨试试以下方法来培养孩子的音乐细胞:  相似文献   

10.
声乐是人类按照一定的方式用声音美来表现人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的意志和希望。是以人的身体作为乐器,在大脑神经的指挥下,协调有关肌肉做有效运动后,产生出来的具有强烈感情色彩、有明显高低长短强弱变化的、非自然状态的音乐。是以声音为主表现人类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我们这里说的中西方声乐主要说的是中国的民族唱法与西洋的美声唱法,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形成有其历史语境,有其自己的特点。大众文化既产生了正面效应,同时难免又带来了负面效应。前者表现为消解文化等级秩序,满足大众精神需要,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文明质量;后者表现为导致了人的单向度和人格的片面化,导致了媚俗化,摒弃了文化理想,还导致了无深度性,从而消解了人性的深度。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终极的目标是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并最终实现人自由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强调社会发展要实现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本质就是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而存在的艺术美具有四个方面的功能:满足人的情感需求的功能,建构人格、塑造个性的功能,开启人的智慧的功能,提高人的审美水平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李白通过对征妇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摹写和刻画,既是当时客观现实的反映,更是传达李白主体意识和思想的一种载体:一方面凸现了诗人自我的一种悲剧性生存状态———等待,等待被人发现和赏识的被动无助的生存处境,抒发了其怀才不遇的愤懑;另一方面表现了广大人民为战争所承受的无尽痛苦、无助、悲凉甚至死亡,深刻反思了战争的悲剧性本质;由此彰显了李白对于生命本身厚重而博大的悲悯精神。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从深层影响社会职业技能和人类学习。传统的知识和技能分类已不符合信息时代的变化,学校教育中课程内容和形式应有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关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两个伟大发现之外,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三大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地位要有新认识,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要有新理解,对贯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举措要有新思考。这既是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包括人的需要的满足、能力的提高、素质的提升、社会关系的丰富、自由个性和主体性的充分发展等丰富内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要求当代教育通过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丰富完善教育内容、实施宽容教育、建构终身教育体系的教育实践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高师声乐课的改革要从转变教育思想入手,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采取小组课与集体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加强听赏训练,增加中学生音乐教材分析课程等具体措施来实施。  相似文献   

19.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过程中,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和运用.低碳经济,的宗旨是在不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要求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我们应该看到,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非常大的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障碍和挑战.抓住机遇,克服挑战,逐步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  相似文献   

20.
媒介经历了从口语媒介、印刷媒介、广电媒介、数字媒介的变化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与技术在交互的程度、距离和形态等微观方面上影响着人对技术的适应性。在宏观上,人对技术的认识经历了从工具观,向更广的活动观、文化观、社会观和混合观转变。这是一个反复的回归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应该避免空泛的技术,而应该将之放到一个更为平衡的视角来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